刘开君 求是轩
近日,市委主要领导在诸暨调研时强调,坚持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率先走出全域覆盖、上下贯通的整体智治之路。为此,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数字化改革与“枫桥经验”创新的深刻关联,着重从理念、工具、改革等维度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数字化提升。
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数字化提升是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基层治理格局的重要路径。长期以来,科层组织的管理层级要求与超大治理规模相结合,形成了“条块分割”的基层治理格局。这种“条块分割”的治理格局在提升专业化水平、推动属地责任落实的同时,也造成了基层治理中的资源和力量配置“碎片化”,甚至不同类型的政策效应相互抵消。在数字化时代,“条块分割”“部门本位”又引发了“技术壁垒”“信息孤岛”“数字鸿沟”等现象。为此,需要借助数字化工具、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识,打通“条块分割”的部门壁垒,推动纵向联动和横向协同治理,加快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基层治理格局,推动“碎片化”治理向“整体智治”转变。这个过程就是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数字化提升的过程。
要充分运用数字化理念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一是要深化数字法治改革。法治化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内容。要按照“一中六分”创新应用支撑体系要求,全面建设数字政法、数字公安、数字法院、数字检察、数字执法、数字治理等系统融合的数据平台,实现“一网管治理”。二是加快推进场景化多跨协同“一件事”集成改革。充分利用数字赋能的技术优势,打破“功能孤岛”“数字孤岛”,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一件事”改革为切入口,全面推动多层级多部门跨地区场景化协同应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领域“整体智治”水平。三是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社会治理领域制度重构。按照“1+5+2”数字化改革、“四个通办”、“15分钟政务服务圈”等改革目标,借助数字化累积优势,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壁垒,加快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内外联结”的协作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领域理念、组织、制度、流程、方式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变革。
要充分运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全面推广运用数字化工具,是全面数字化改革的基本要求。要充分运用好智慧治理中枢(“城市大脑”),加快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四级联动的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指挥体系,推动综治视联网、“基层治理四平台”、“全科网格”等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平台的技术、数据、管理深度融合,推动基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要推动育婴、教育、就业、居住、文化、体育、旅游、医疗、养老、救助、交通、家政等行业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升级,实现个人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对高层次、多样化、均等化公共服务的需求,建设场景化、人本化、绿色化、智能化的美好家园。同时,注重以实践创新带动政策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改革创新发展网上“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枫桥经验”发源地优势,着力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坚持用网络推动“枫桥经验”创新发展与用“枫桥经验”治网净网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网上“枫桥经验”,为2023年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60周年创造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一方面,要运用互联网工具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深化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矛盾化解”“互联网+群众参与”“互联网+社区治理”等应用,全面提升“枫桥经验”实践创新中的数字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抓早抓小抓苗头、源头治理和依靠群众的基本理念来治理网络社会,深化推广“枫桥式”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努力构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治理,把互联网这个信息时代的“最大变量”转变为社会治理的“最大增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