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南华
核心提示
三江汇合之处,生机盎然。
仅仅几年时间,嵊州市三江街道从一个城郊接合之地,建设成繁荣的现代化新城。今天的三江街道,不仅经济建设欣欣向荣,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驾齐驱,发展充满活力,也已成为嵊州市新的政治、文化、商贸和宜居中心,展现出无限魅力。
三江街道负责人表示,杭台高铁和金甬铁路穿越辖区,为三江街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今天的三江欣欣向荣,明天的三江更加辉煌!
激活发展潜能
三江街道历来是嵊州市工业经济重地,传统产业和现代新兴产业并重。今年,街道克服疫情影响,聚力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实现工业经济逆势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3.04亿元,同比增长24.28%,其中6月份增速29.3%,居嵊州市同层面首位。
厨具是嵊州市重要传统产业,也同样是三江街道的重点产业。近几年,街道整合厨具龙头企业资源,强创新、塑品牌,行业影响力大大提升。雅士林、奥田、佳歌等一大批厨具品牌异军突起,上半年销售增速均超60%。
浙江奥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厨具企业,2008年开始走创品牌道路。一方面提升产品质量,走年轻化道路,不断改进外观和工艺,适应当下消费群体口味,还首先提出蒸烤一体集成灶概念,深受欢迎;一方面不断运用各种营销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从一开始传统的代言人推广,到如今运用数字营销手段,直播、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传播做得风生水起。
三江街道辖区内另一家厨电企业金帝,与老板电器、京东商城合作,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为嵊州市30强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机械电机是三江街道又一大产业。街道大力支持机械电机产业智能化改造,机电行业竞争力大大提升。据介绍,辖区三分之一规上机电企业数字化改造投入年均增长超50%,其中迪贝电气、天盛机械等超200%,耐特驱动研发新产品,两年产值翻三番。
浙江迪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嵊州机电行业的龙头企业,2019年底开始立项进行智能化改造,去年下半年以来加快改造进程,截至目前已投入7000万元。据介绍,这次改造硬件和软件全方位推进,引入全自动生产线,建造一个20米高的智能立体仓库,打通生产线,后勤管理也实现了数字化。公司负责人信心十足地表示,全部改造完毕,迪贝电气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必定会有质的飞跃。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嵊州市行政中心等单位入驻,三江街道已成为嵊州最高首位度核心区和地标性新城区,为此街道适时调整了产业布局,实行“优二进三”政策,优化二产,拓展三产,逐步淘汰环境污染大、效益低的行业,引进发展一些生产性服务性行业,提升抗风险能力。
国银智创小微企业园是“优二进三”的一个典型。该园区前身是一家领带企业,后来进行全面改造,成为一个创业乐园,聚集了嵊州主要的电商平台,引进了诸如工业设计、创业培训这样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园区可进驻企业70家左右,目前入园率达到80%,剩余的也在积极洽谈中。
提升城市能级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7.23亿元,增速810.64%,城市建设再次取得辉煌成果。”近几年,三江街道不断提升城市能级,构建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图景,已成为嵊州市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现代化新城。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能级提升的一个重要内容。到今年上半年,三江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已全线完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改造中,三江街道尤其重视民生设施的改善提升,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今年3月中旬,老小区盛都花苑北区15个单元全部新加装电梯,这是绍兴市首个加装电梯全覆盖小区,一时引起各方关注。加装工作从启动到竣工不到一年,非常顺利。更让小区居民高兴的是,相比其他加装电梯的老小区,盛都北区加装费用要便宜不少,政府给予了补贴,街道也进行了“奖励”。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人士说,盛都花苑北区的“加梯”做法,为今后的“加梯”工作提供了样板。
这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南进,嵊州的商业中心也逐渐南移,三江街道已然成了人气聚集之地。这里有嵊州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吾悦广场,有最大的书城新华书店,还有大大小小的商业消费场所,一个崭新的消费商圈已经形成。更令人兴奋的是,商圈还在不断扩大,质量在不断提升。
在剡溪南岸,一幢高楼拔地而起,这便是建设中的开元名都大酒店。该项目集高星级商务酒店、高档写字楼及精品商业于一体,主体建筑规划高度超180米,将成为嵊州市新的地标建筑,也是嵊新两地第一高楼,建成后将大大提升嵊州市城市形象和营商配套环境。
另外,蓝光锦城商业中心、风情美食街等项目进一步稳固了三江街道的商业中心地位。更难能可贵的是,三江街道建设商业中心时十分注重文化元素,增加商圈的温度。
位于兴盛街与迪贝路交叉口东南侧的中国·越剧艺术城,是全国首座越剧文化品牌文商旅综合体,越剧演出和交流-越剧文化-越剧旅游-越剧创意产业-越剧生活-嵊州老底子生活-嵊州新的生活方式,一切以越剧元素为精神内核,打造了一个戏剧与城市高度契合的文化生活空间。“中国·越剧艺术城的投入运营,标志着三江街道文商旅融合新型消费圈全面形成。”三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认为。
广受关注的杭台高铁已迎来静态验收,年底前将开通运营,三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台高铁嵊新站及高铁新城站前核心区都位于辖区内,这对街道发展和建设而言又是一个利好。据悉,为保障杭台铁路顺利通车和高铁新城开发建设,三江街道积极履行属地责任,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G527国道嵊新段58亩土地的征收和高铁新城核心区11家企业的征迁。
随着杭台高铁和金甬铁路的建设,嵊州处于省内四大都市区的“金十字”交通枢纽位置,建设“四港”联动枢纽之城成了嵊州市“十四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工作。三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积极主动接轨沪杭甬都市圈,全面融入“306090长三角通勤网”,放大发展半径,拉大城市框架,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建设文明高地
最近,两部越剧大戏引起广泛关注,一部是《核桃树之恋》,另一部是《刘阮归来》。两部大戏均取材于三江街道辖区内人物,经过戏剧创作后,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事迹,让观众深受感动,回味无穷。
三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既要富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更要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这两部大戏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原创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讲述了王荣浩和王贤琴的爱情故事。王荣浩和王贤琴夫妇是三江街道仙湖社区原仙人坑村人,王荣浩为了祖国的核事业,不得不与妻子长期分居。1970年,他从四川带回三颗大核桃,与妻子在门前的院子里一起种下。71岁那年,王荣浩因胃癌去世。两人没有小孩,唯有如今已枝繁叶茂的核桃树,一直与王贤琴相伴。嵊州市决定把这个感人的故事搬上舞台,三江街道积极配合,深挖素材,不断丰富内容。经过前期的剧本创作、排演等,《核桃树之恋》于今年1月16日首演,后来又晋京演出,成为全国唯一一部献礼建党百年的越剧舞台剧。
之后,三江街道又适时打造了“核桃树之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感受其精神力量。
而《刘阮归来》的创作与眼下的抗击新冠疫情形势十分契合。“刘阮遇仙”是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三江街道是故事发源地,也是主人公刘晨、阮肇兄弟的故乡。《刘阮归来》讲述兄弟俩为抗击瘟疫,舍弃美好生活,甘愿返乡悬壶济世,历尽千辛万苦,演绎了医者仁心的人间大爱。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为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三江街道于今年出品《刘阮归来》,被人民日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
城市不断扩大,人口日益增多,为营造温馨有序的生活环境,三江街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运用“红色元素”,打造“红色阵地”,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的社区自治模式,形成了“一社一品”的特色。
江晓社区的“五xiao”工作法深受社区居民好评。据介绍,“五xiao”为“晓”“小”“效”“笑”“孝”五个谐音字,分别代表不同含义。“晓”是倾听居民心声,知晓居民难题,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小”是小手拉大手,小家和睦,大家文明;“效”是高效服务居民;“笑”是微笑服务,真情对待工作。社区负责人介绍,他们紧紧依靠“五xiao”,定期或不定期推出一些活动,在方便居民的同时,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程度。江晓社区成立仅一年多,却已获得了“绍兴市和美家园社区”“社区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省级示范点”等荣誉。
同样的,江南社区的红色物联会、江悦社区的商圈党建等,无不运用红色基因建设和管理社区,成为嵊州市的样板。三江街道负责人表示,目前三江街道“五星和美”社区比例达62.5%,年底争取实现100%。
另外,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等工作中,三江街道也用足红色力量,大力实施党员认领任务和志愿服务积分制,累计发动党员、“邻舍+”志愿者13000余人,带动近10万群众参与,在嵊州数智文明创建督查和城郊环境专项督查中均名列第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