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展新型基础测绘服务数字绍兴建设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雅安村实景三维模型。

定位导航,坐车出行,浏览数字博物馆……据统计,人类活动中有80%以上的内容都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

测绘与地理信息是关乎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民生保障的基础性事业。2020年全国国土测绘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新时期测绘工作应牢牢把握“两服务、两支撑”的根本定位,即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撑各行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8月29日是第18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活动主题为“规范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国家版图知识,展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服务城市建设、自然资源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绍兴市公务地图集。

市政府关于绍兴市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的批复。

绍兴古城一张图展示平台。

绍兴古城一张图。

政策解读篇

2021年6月7日,自然资源部出台《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和《测绘资质分类分级标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2020年12月31日,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新规落地,必将进一步优化测绘市场营商环境,激发测绘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测绘事业长足发展。

1.《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及《全国测绘资质专业标准审查实施细则》解读

新测绘资质管理政策以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为测绘单位纾困减压为重点,主要在4个方面进行大力改革:

一是压减测绘资质类别等级。将测绘资质由甲乙丙丁4个等级压减为甲乙两个等级。测绘资质类别等级总数由138项压减至20项,压减幅度达85.5%。

二是下放甲级测绘资质审批权限。除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保留在自然资源部审批外,其余9个专业类别的甲级测绘资质审批权限均下放至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三是合理降低准入门槛。突出测绘资质专业属性,取消没有法定依据的前置考核条件,降低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非常用贵重装备考核要求。

四是压减审批时限和材料。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继续实行“不见面”审批,大力推行测绘资质电子证书。

2.《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解读

修订后的《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分为总则、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息公布及修复、结果应用、责任追究、附则七章,共28条。明确了测绘资质单位及测绘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征集内容和征集途径。将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信用等级分为A级(优秀)、B级(良好)、C级(中等)、D级(较差)、E级(差)5级。对信用等级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信用等级按照信用信息计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后得出。同时明确了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公布频次、公布途径、信息查询渠道,并对信用信息修复及异议处理作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对A级信用测绘资质单位及测绘从业人员的鼓励措施,D级及以下信用测绘资质单位及测绘从业人员的惩罚措施。

绍兴市2021年1∶2000地形图更新范围。

基础测绘篇

近年来,我市通过有序推进年度基础测绘项目,基础测绘成果逐年丰富和完善,强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数字化改革。

1.圆满完成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

2021年7月底,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的《绍兴市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获市政府批准并正式印发,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嵊州市和新昌县也同步完成本辖区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测绘地理信息管理职能相应调整,新的职责和新的体制环境下,基础测绘工作将本着“两服务、两支撑”(即“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撑各行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定位,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管理和精细化治理提供全空间、立体化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支撑。

2.优化升级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

测绘基准是地理空间信息的起算依据和测算基准,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2020年,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项目,复测GNSS点155座、水准点291座,更新精化绍兴市厘米级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1个,优化绍兴市高精度现代化测绘基准服务体系,保持了绍兴市大地控制网的现势性和准确性,为全市建设、交通、规划、水利、资源勘测等领域提供精准的空间定位基准。

3.统筹推进1:2000地理信息资源年度更新

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工作,是加快数字绍兴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摸清自然资源家底、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重要支撑。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浙江省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实施方案》和《浙江省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技术规定(2020版)》要求,我市在统筹建设6个区(市、县)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对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采用不同的更新模式,在尽量节省财政资金前提下保证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每年更新一次。此外,创新实施重大要素DLG动态更新机制,实现数字线划图数据动态增量更新。

4.全面核查省级测量标志信息

为进一步加强测量标志保护和管理,全面摸清我市省级测量标志基本情况,今年我市组织开展了全市省级测量标志核查工作,流程包括测量标志外业核查、点位拍照信息采集、信息填报和成果质检校核等。经过核查,全市共有省级测量标志389个,其中GNSS点49个,水准点284个,三角点55个。掌握全市省级测量标志数量、分布及完好情况,将为更好管理维护标志打下基础。

5.逐年丰富绍兴实景三维基础数据

实景三维,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行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的数字虚拟空间,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信息化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底。自然资源部提出将在“十四五”时期开展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省自然资源厅也在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三维浙江”地理实景建设总体设计和实景三维建设技术体系。我市自2018年起谋划部署“实景三维绍兴”建设,逐年充实丰富包括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激光点云等实景三维成果数据库,目前全市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已累计覆盖城市建成区784平方公里,新昌县完成机载LiDAR点云获取40平方公里。

6.不断创新公共地图产品种类

近两年来,绍兴市组织编制了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公共地图产品,包括系列地图、综合地图集、挂图、标准地图等。2020年,我市首次市县联动编纂《绍兴公务地图集》系列一套,包含市级和3区3市(县)共计7本图集。今年“七一”前夕,上虞区分局制作发行省内首套红色地图——《上虞红色地图》,献礼建党百年。其他地图编制成果还有《2020版镜湖新区招商地图》《诸暨市店口镇地图》《绍兴楼盘指南图(2020版)》《上虞区政务工作用图》《绍兴市柯桥区影像图》等,涉及公务、招商、旅游、交通和房产等多个领域。

应用成效篇

市自然资源系统借助新型测绘技术,主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成果共享节省财政资金

基础测绘成果与地理信息服务在规划、建设、交通、水利、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基础测绘累计投入3.31亿元,通过数据分发、共享,避免政府、社会重复建设投入82亿元,投入产出比达1∶24,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仅2020年,就累计对外提供1∶500地形图661幅、1∶2000地形图7734幅、0.2米分辨率航空影像成果65.53平方公里、0.5米分辨率卫星影像18791平方公里,控制点成果15个,公共地图(册)约1000份。

2.实景三维留住乡村记忆

为了留住乡村记忆,绍兴市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制作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和实景三维模型,真实记录村庄建筑原貌。自2016年以来,共计为70多个已实施拆迁村庄留下宝贵的实景三维影像,保存村庄记忆,为跃变中的绍兴留住“乡愁”。同时,在拆迁工作中利用面积测算功能,让计量更精准、确权更快捷,辅助拆迁工作的推进。

3.数字孪生赋能古城智治

2019年10月,绍兴市勘察测绘院借助新型测绘技术开发建设古城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将古城所有家底全盘纳入——包括9.09平方公里古城范围全覆盖的精度优于3厘米的三维实景、30.9平方公里地面街景数据、古城内65个重点文保单位精细单体建模、10.3万平方米室内三维激光扫描等,可精确重现建筑细节结构和内部纹理。同时,对市、区两级40余个单位、83类数据资源完成汇集建库,为文保单位(点)、历史建筑、台门等各类“老文物”编制包含名称、年代、简介等信息的“新档案”,并通过建立“一张图”展示平台及辅助决策系统,已辅助分析调查29个拟更新地块、18个重点项目决策,走出了全息打造“数字古城”新路径。

4.新型测绘创新监管模式

2019年以来,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矿管理部门借助数字化改革契机,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智能分析等现代技术,将收集的矿区内多种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形成矿山监管大数据中心,开发了绍兴市露天矿山开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山开采进度,走出我市矿山智慧监管的关键一步。其中,“实景三维数据在露天矿山开采监测中的应用”科研项目已被录入自然资源部科技成果登记系统。

5.应急测绘助力抢险救灾

2016年7月,《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应急测绘保障预案》发布,绍兴市开始构建应急测绘力量。2020年4月,《绍兴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应急保障预案》《绍兴市测绘与地理信息保障操作手册》印发,同年建成全省首家地市级测绘应急指挥中心。目前已建立以市级力量为主、各区(市、县)为补充的专业应急测绘队伍,配备多套无人机航摄系统以及无人船、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水上和地面数据采集系统,绍兴市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我市应急测绘队伍连续5年参与省(市)应急测绘演练并获得优异成绩,在2020年6月新昌县南明街道燕窠村山洪、2021年6月诸暨西部极端大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7月25日台风“烟花”带来强降雨引发的诸暨应店街镇板西村泥石流等抢险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绍兴市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简报。

撰文

周国勇

梁作前

图片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参加全省测绘应急演练。

全市“问题地图”举报网站及电话

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问题地图”举报网站:http://td.sx.gov.cn/;举报电话:0575-85140014

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越城分局“问题地图”举报网站:http://www.sxyc.gov.cn/;举报电话:0575-85133569

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柯桥分局“问题地图”举报网站:http://www.kq.gov.cn/;举报电话:0575-85689873

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虞分局“问题地图”举报网站:http://www.shangyu.gov.cn/;举报电话:0575-82213744

诸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问题地图”举报网站:http://www.zhuji.gov.cn/;举报电话:0575-87980093

嵊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问题地图”举报网站:http://www.szzj.gov.cn/;举报电话:0575-83112693

新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问题地图”举报网站:http://www.zjxc.gov.cn/;举报电话:0575-86230777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