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荣
绍兴这块富庶的土地,历史上却曾经是潮起潮落之地。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来到越国。他所看到的情况是:“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我国早期的地理著作《禹贡》在土地划分中,将越地列为“下下”等。但也就是这片土地,到了东汉之后却很快成为了富庶的鱼米之乡,这样的转变离不开被尊为“鉴湖之父”的马臻。
鉴湖又称镜湖、长湖、大湖等,位于东汉时会稽郡山阴县境内。《水经注·渐江水》称:“湖广五里,东西百三十里。沿湖开水门六十九所,下溉田万顷,北泻长江。”鉴湖效益巨大,自古闻名海内外。但令人悲愤和痛心的是,马臻建立水利伟业却遭诬陷被杀,铸成中国水利史上千古奇冤,也留下了沉痛的历史教训。
据考证,马臻为茂陵人,茂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东北,马臻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家族的后代。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后汉书·马援列传》记其:“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身。”马援不但战功卓著,还倡导兴修水利。
马援生前受到梁松等人的打压,死后又遭到梁松之流的诬陷与迫害。这是一段记入《后汉书》的历史冤案,不但影响深远,而且这对两家的后代也产生刻骨铭心的不解仇恨。也预示着梁松家族对马援后人的忌恨与迫害必定要延续下去。
马臻传承了马氏家族忠诚国家、刚正不阿,国家和百姓利益高于一切,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同时也继承了马氏家族擅长兴修农田水利的杰出智慧和能力。
马臻到会稽为太守后,肩负前任太守未竟事业,以会稽之大发展为目标,毅然主持兴建鉴湖。因此也引起更大的移民和淹没房屋、坟墓,增加劳役等问题,当地也必然有既得利益受损害者对其极度不满。
据我们研究,因为筑鉴湖,当时有14万余亩农田淹没,2万居民需异地安置,年减产粮食2100万公斤,此外还要动用1年之内日均5000人的劳动力。更严重的是,政府官员中的马臻反对者,以及梁家在地方的势力,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诬告马臻。经周密策划,阴险地以瞒天过海的手段,在政府掌管的户籍簿上抄录已死亡人之姓名,以这些死人之名告状到朝廷。主要罪名是马臻贪污政府皇粮和财政收入,筑湖淹没当地百姓土地、房屋和祖坟,激化社会矛盾。时任朝廷大将军的梁商、深得顺帝宠幸的梁皇后把此事直接告到顺帝处,于是马臻被传唤到京城。对会稽地区不交纳或少交给中央财政税赋和粮食的事实,对当地因土地淹没造成的损失,马臻难以辩白;此外更有“实名”举报。于是顺帝一怒之下,下旨斩杀了马臻,很快,梁冀的堂弟梁旻去会稽接任太守。
由于朝廷正直官员为马臻申辩,会稽正义之士替马臻诉冤,朝野反响强烈,顺帝也感到杀马臻很不妥,便派人去会稽调查事实真相。新任会稽太守梁旻便策划把政府的户口簿交给了朝廷来使,经来使核实都是在之前已死亡的人的姓名。
而真实的原因是,梁冀的堂弟梁旻到会稽新任太守,要办前辈梁商主谋的、与梁家有世代宿怨的马援后代马臻之案,自然不会提供对马臻有利而对梁商不利的证据,也不会去追究诬告主谋和组织人的责任。而当时梁冀在朝廷主政,他也不会去深究父亲办的案子,顺帝也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淹没住宅与坟墓及告状都是事实,但会稽郡毕竟只是国家的一个郡而已,马臻太守不过是二千石(dan)官,杀也杀了,查也查了,再查也有皇帝错杀之错。
就筑鉴湖本身而言,也没有人说不对,鉴湖依存,效益已在不断显现,时间一长,朝中也就无人再提起此事。正史是不会记载此事的,有不便写、不好写、不能写的原因在其中。
直到孔灵符在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在会稽任太守,这已经是距离马臻筑鉴湖300多年以后的事了,他到会稽后,看到鉴湖效益巨大,见到一些地方史料记载,听到民间相传马臻被杀的冤情,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于是他收集整理史料,在所著《会稽记》中以简短的文字记下了鉴湖的建筑时间、规模、形制、效益,以及马臻被杀的缘由。
马臻大概在哪年被杀?公元140年马臻主持修建鉴湖。“创湖之始,多淹冢宅”,那“多淹冢宅”之时应在公元140年鉴湖蓄水之后。如此,则马臻被诬告和问罪被杀也应在公元140年之后,最大可能是公元141年。这一年主管全国农田水利的司空郭虔的职务也被免去。
绍兴偏门外的马臻庙自唐以来多有破败和修葺记载。在马臻庙大殿东西两壁,绘有32幅清代壁画,主题为马臻与鉴湖水利史,其中马臻治水的伟大功绩,以及梁冀家族的阴谋诡计,马臻被冤杀,都形象生动地予以展示。
马臻为兴民利,含冤被杀,会稽人们没有忘记马臻。据民间相传,当年马臻被害时,百姓愤愤不平,冒着生命危险,暗地不惜重金将其遗体运回会稽,万人痛祭,并葬于郡城偏门外的鉴湖之畔。唐代在山阴的东、西鉴湖边建起两座马太守庙,表明了政府和民众对马臻主持筑鉴湖的功德已有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形成共识。北宋嘉祐元年(1056),仁宗封马臻为“利济王”,此为宋代皇帝对马太守的高度评价。农历三月十四日,民间年年祭祀。马臻墓前有石坊,中柱正面有联:
作牧会稽,八百里堰曲陂深,永固鉴湖保障;
奠灵窀穸(zhūn xī意为墓穴),十万家春祈秋报,长留汉代衣冠。
昨天,是农历三月十四日,民间相传为马臻生日。谨以此文纪念!保护好鉴湖遗存,保护好文化资源,坚持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实现“稽山青青鉴水流长”的生态环境,是今天对马臻太守最好的纪念和伟大精神的传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