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宏超
构筑精神家园
承接悠远的上古历史,召集四散的民众,引起广泛的关注……一场庙会竟有如此魅力。它是绍兴南部山区民俗类非遗项目——舜王庙会,以祭祀舜帝为中心,集神话传说、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经贸活动为一体,构筑起当地人的精神家园。
以柯桥区王坛镇舜王庙为核心的地区,流传着虞舜故事,每到金秋时节的农历九月廿四,这里迎来舜王庙会,与周边区域的祭祀活动一道,绵延成势。
去年举行的舜王庙会整整热闹了一个月。启幕仪式在舜王庙举行,专题片播放后,《八仙请寿》《三十六行》《白神会》等庙会戏呈现在古戏台上。锣鼓喧天,声浪阵阵,台下观看的人们挤挨在一起,踮起脚,高仰头颅。他们有的是周边村民,有的是文史爱好者,不少人专程从沪杭等地赶来参与。
接下来,传统的祭舜大典在舜王庙大殿举行,现场气氛肃穆雅静,鸣铳过后,嘉宾们依次献上五牲福礼,敬香祭酒,并诵读祭文祭拜舜帝,以此方式传扬舜帝的水德孝行。祭舜大典结束后,舜帝巡游从舜王庙开始,途经肇湖村、沙地村、越联村、青坛村等地,最后回到舜王庙。这个过程被称为巡会,或巡游。庙会的影响遍及绍兴南部山区,延伸到上虞、嵊州等地。
舜王庙殿宇宏伟、雕刻精湛,建筑重建于清代咸丰年间,重修于同治元年。更早的记载,要追溯到南朝《述异记》里的文字:“会稽山有虞舜巡狩台,台下有望陵祠”,相传建于南朝梁时期。南宋《嘉泰会稽志》载:“虞舜庙在县东南一百里二十一都,太平乡舜山之阳。”所载与如今庙宇的位置基本一致。
当地人认为上古帝王舜,在会稽山区“象耕”,“天降嘉禾”。因而,绍兴南部山区共有大大小小超过30座舜王庙,它们成为传说故事的安放之地。有庙才有会,也逐渐演绎成一年一度的盛事。
绍兴庙会众多,为何舜王庙会历久弥新至今仍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绍兴市虞舜文化研究会会长、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俞婉君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舜作为上古时期部落领袖,本就具有极高的声望,在绍兴南部山区民众心中深受崇敬;其次“重孝”的理念,一直以来是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舜德孝方面的故事世代流传,广为人知,影响深远;再者是当地百姓物资交流的需要,各村村民聚集在此交易货物,同时竞相展示各自实力。
重现旧日繁华
舜王庙会,在清末民初达到顶峰。1926年,日本摄影师樱井一郎目睹了双江溪舜王庙会热闹的场景。台下人群是黑压压一片,建筑二层走廊上,也站着不少观众。他站在角落,一次次按下快门,记录了正处在巅峰时期的舜王庙会。三天三夜通宵的盛会,有祭祀、巡会、表演,也有商品流通、货物交换的集市。
俞婉君告诉记者,当时庙会巡会范围东到今柯桥区的王化、宋家店,上虞官杨、庙下一带,西至诸暨枫桥,南及今嵊州的谷来、马溪一带,遍及百余个村落。其影响范围遍及今上虞、诸暨、嵊州等区(市、县),波及杭州、上海等地。观看者、迎送者数以万计,队伍绵延几十里山路,持续时间也有三五天之久。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庙会仍留存完好,影响周边近70个村落。1958年后,庙会以物资交流会的形式存在,传承处于濒危状态。
好在当地民众的信仰绵延不绝,一到农历九月廿四,他们还是会自发地祭祀“舜王大帝”。而说到庙会的恢复,必须提到一位关键人物——已故绍兴文史学者、浙江大学教授俞日霞。
作为土生土长的王坛人,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他,曾亲历舜王庙会的辉煌。俞婉君是俞日霞的女儿,她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听奶奶和父亲讲当年舜王庙会热闹的场景,自己也喜欢前去看热闹。”
1962年,俞日霞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之后从事历史方面的学术研究。他退休后回到绍兴,难忘桑梓之情,用3年多时间专门调研虞舜文化,走访今柯桥、上虞、嵊州和诸暨四地的56个村110多位老人,收集大量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故事。
在此基础上,他对舜王庙历史等进行了研究,自费出版《绍兴虞舜文化研究》。也是在以他为首的当地乡贤推动下,王坛镇政府积极配合,传统祭典在2005年得以恢复,2007年恢复巡会,同年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注入新的生机
舜王庙会恢复后,几乎每年都有新变化。其中,2010年成立的绍兴市虞舜文化研究会成了推动庙会复兴的主要力量。该组织是专门从事虞舜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社会团体,汇聚了专家学者、传承人群等各方力量,全面承担起了舜王庙会的记录、建档、传承、研究、宣传等方面工作。首任会长俞日霞2014年过世后,由他的女儿俞婉君担任会长,完成父亲“传承文化,复兴庙会”的遗愿。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目前的舜王庙会已经是绍兴的一张文化名片。祭祀、巡会等环节越来越有人气。巡会队伍保持在1000人以上。参加庙会人数逐年提升,目前已达到10万人的量级。信仰的力量依然贯穿其中,并适当加入艺术娱乐的成分。
巡会过程中,人群队伍排列有序,精致的服装和饱满的精气神,体现着这场盛会的规格与组织者的辛勤付出。目前,舜王庙附近的97个村庙成为传承基本单位,划分为5个片区,片区与村庙扮演着传统的“社”与“会”的角色,原原本本地恢复旧俗,原汁原味地呈现文化。
绍兴市虞舜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陆菊仙告诉记者:“我们在队伍管理上采取片长负责任和项目负责制,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以往巡会的队伍难免参差、凌乱,现在则是统一有序,热闹之中又带有仪式感。”看到这样的场面,参与者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传承中有创新,这6个字可以概括近年来舜王庙会工作的亮点。”俞婉君告诉记者,舜王庙会积极引入年轻力量,与绍兴文理学院等高校合作,增添了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
以去年举行的舜王庙会为例,除传统仪式外,还举行了国风集市、快闪舞蹈、微短剧创作、电影周、摄影大赛等系列活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此外,年轻学子的参与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那些流传千年的故事,曾被大山阻隔,而今通过他们的宣讲,进入社区,为更多民众所知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