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对全党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新的重要要求,为我们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做到学史增信指明了努力方向。
信仰是精神支柱。我们的信仰来自马克思主义“行”。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深刻改变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中国,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信念是奋斗航标。我们的信念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也厚积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它立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信心是力量源泉。我们的信心来自中国共产党“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找到了正确道路,提供了行动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而赢得胜利,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而走向成功,化解各种矛盾难题而铸就辉煌,靠的就是坚定的信仰、必胜的信念和强大的信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回顾和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我们深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展望未来,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不会减少,必须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推动我们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是我们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精神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学而信,是为了学而行。真信才能笃行。对党员干部来说,学史增信,不能只停留在头脑中,而是要把“增信”成效转化为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实际行动,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学史增信,贵在学与悟上下功夫。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要学习党的百年历程,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更加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史增信,贵在学与实上下功夫。要坚持学党史和办实事紧密结合,以坚定信念努力为民造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要通过党史学习,深刻认识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为民造福的信念,以坚定信念为动力,立足岗位为人民服务,切实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妥难事,办成实事。
学史增信,贵在学与新上下功夫。要坚持学党史和开新局紧密结合,以坚定信念践行知行合一。明理、增信、崇德、立行,落脚点是立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最终目标是开新局。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要通过党史学习,深刻铭记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坚定继往开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信念,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要切实把党史中的宝贵营养,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政治素养和能力水平,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奋斗之路,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的伟大征程中增长才干、添砖加瓦、再立新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