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学佩:上过战场的“救命外婆”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5月1日晚上7点,朱学佩老人准时坐到电视机前,拿出笔记本和笔,认真收看新闻联播。看新闻、读报纸、做剪报、写学习心得是朱学佩每日的“功课”。

朱学佩出生于1934年,今年已经87岁的她满头白发、身材娇小。她曾上过前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地救护;曾奔赴广西,同血吸虫病斗争多年;也曾在儿科坚守二十余年,拯救了无数孩童的生命。

走进朱学佩家中,就能看见一份入党誓言,屋内的柜子里陈列着入伍通知书、军功章、医学书籍等。朱学佩的笔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又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退役军人,如果祖国召唤我,我依然可以上前线。”笔触有力,话语铿锵。

没有枪高的战地医护者

1951年的绍兴街头,贴满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兵宣传标语,年仅17岁的朱学佩带着弟弟到武装部报名参军,却差点因为个子矮小而被拒之门外,好在朱学佩态度坚定。没多久,朱学佩和弟弟胸戴大红花,坐上了开往北方的列车,来到山东野战军第五军医中学学习。

当时,学校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荒原。朱学佩和同学们从清理茅草做起,做砖坯、烧砖块,建起了一所学校。“时间紧迫,我们只用了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学习了战地救护三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1年12月,朱学佩在志愿军战歌声中来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受伤战士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被凝固汽油弹烧伤导致皮肤溃烂五官变形,战争的残酷深深触动了朱学佩的内心。第一次看见面部严重烧伤的伤员时,朱学佩眼泪止不住地流,“一开始我也害怕,但他们刚得到救治就问我,什么时候能再上前线?他们没比我年长多少,但从不怕牺牲,我也不能怕。”

从战场回来后,朱学佩来到苏州第七军医中学学习,一年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专业。此后的几年,她在图书馆度过了大半时间,学习了大量医学专业理论知识。

坚守广西25年的全科医生

1958年3月8日,对于朱学佩来说是一个最特殊的“三八”妇女节。当时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担任护士长的朱学佩接到上级命令,与500名医务工作者连夜启程奔赴广西。“要在5年内彻底消灭血吸虫病。”朱学佩回忆道。坐了3天3夜火车,又坐汽车沿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翻过海拔2000米的大山,步行60公里,她们才来到了疫情最重的一个村子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更艰苦、更漫长的“战役”在等待着他们。

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山区,少数民族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整个村子不论男女老少,个个四肢如柴,肚子大得像十月怀胎的孕妇,村里一个劳动力都没有。”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朱学佩还历历在目。血吸虫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要想根治就得先对村里的患病情况进行了解。摸排是第一步,朱学佩和队友们需要对百姓的粪便进行检查,但有些村民不理解。“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我们只好一次次上门解释,有的村民家甚至要翻山越岭好几次才能到达。”

经过5年的努力,朱学佩和队员们终于战胜了血吸虫病,她也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成长为一名全科医生。不过,她并没有得到片刻休息。“我们又接到指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于是,朱学佩和丈夫徐云决定留在广西继续“战斗”。这次,他们的任务是为当地组建卫生院、培养卫生员及赤脚医生。

徐云是位中医,他结合广西丰富的草药资源,就地取材,和朱学佩一起成立了首个中医免费门诊,帮百姓解决没钱看病的困难。他们还在广西田阳县五村建立了首个村级外科门诊,成功完成了阑尾炎、肠穿孔、剖腹产等多例外科手术。

25年间,朱学佩为当地培养了百余名卫生员和赤脚医生。当村级卫生院能正常运转后,两人便继续“转移”,靖西、田阳、五村、田东、新洲等山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病患家属口中的“救命外婆”

“从医多年,经常接触到各种疑难杂症,人命关天,我们都得救。”朱学佩回忆起自己在广西抢救一名病危产妇的经历。那天晚上十点多,卫生院门外传来急促的声音:“救命,快来人!”朱学佩走出门外,只见黑夜中五六个人抬着一个椅子直奔过来。

原来孩子生下来时,产妇的胎盘没有脱落,一直血流不止。朱学佩一探脉搏,产妇已经十分虚弱,处于休克状态。“送到县医院已来不及,必须马上输血。”朱学佩自学的血型检验派上了用场,经检验产妇是B型血,朱学佩与另外两名医护人员恰好和患者血型相符。加上亲属,大家共抽取了2000毫升的血输给患者。

输血后,产妇脸色有所好转,但胎盘仍未脱落,仍在继续出血。眼看输液瓶中的血在慢慢减少,情况十分危急。这时,朱学佩想到在大学图书馆曾看过书中一篇《徒手剥离胎盘》的文章,便大胆地提出这一想法。

时间就是生命。“经过消毒,我把手伸入产道。”由于产妇生育过多个孩子,胎盘与子宫黏连严重,剥离十分麻烦,朱学佩一直小心翼翼。近一个小时后,胎盘成功剥离。后来当地百姓得知这件事,生产队就组织了20多名民兵成立了“输血队”,来保证外科手术用血的需求。

1983年,朱学佩回到绍兴,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婴儿室工作,退休后又返聘8年,其间救治的儿童患者不计其数,病患家属亲切地称她为“救命外婆”。朱学佩退休后,也常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主动为社区居民、企业工人、农村农民免费体检诊病,不少社区村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我要像白求恩大夫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朱学佩斩钉截铁地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