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那个男孩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黄继芳

记得那年,我担任初三班主任,班里有一位男生,叫小张。初二时,他成绩不错,也很听话。初三开学之初,他却判若两人,作业马虎,纪律松散,上课恍惚,成绩一落千丈。我与他父母电话沟通,他爸爸说,暑假期间,小张一直在家里玩手机,打游戏,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早上起不来,白天无精打采,根本没把心思放到学习上。从家长无奈的语气中,我听出了他内心的焦虑和望子成龙的迫切。

事不宜迟,我即刻找小张同学谈话。他说,感到读书没味道,萌生了厌学的念头。问及家庭原因,他说,父母和他说话很生硬,除了训斥没别的方法,还常用不屑的口气。他心里很不舒服,认为父母看不起他,觉得他不是一块读书的料。

我帮他分析了近期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他坦言,暑假期间在玩游戏,在游戏中找到了胜利的快乐。开学初,原本打算只在双休日玩一玩,可现在却每天放学都在玩,而且还乐此不疲,早把学习抛到了脑后。

我问他有没有努力的目标和人生理想?他很自卑地说他本来就很差,这些想都不敢想。我提醒他:“其实你一点都不差,只是在给自己贪玩找借口。你初二时学习挺好的,现在因为沉迷于游戏,上课没了心思,作业也是敷衍一下。现在我们把症结找到了,你想不想改正?”

他沉默了。我知道,他的内心已泛起波澜,正在做剧烈的思想斗争。我开导他:“手机里的游戏是个虚幻世界、空中楼阁,你觉得真的有收获吗?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才是真实的生活,能给自己长知识、添才干。”他还是沉默无语。我继续循循诱导:“你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就打算玩一辈子手机了?一晃,中考就到了,你还要读高中,上大学。现在玩游戏不但影响了自己的身体,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断送了自己的前途。你父母是恨铁不成钢,我们老师心里也很着急,希望能帮助你走出困境。有志者,事竟成,改掉劣习,重树信心,做一名勤奋刻苦的好学生。”

他默默地点点头,低声说:“老师,我知道了。”

我问他怎么办?光说不行,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他说,先把家里的网断掉,把手机交给父母,上课专心听讲,傍晚回家认真完成作业,晚上抽时间复习和预习。双休日可以看书、做题,背背英语单词,也可以与同学打篮球,或进行有益的体育锻炼,力争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尊重他的决定,鼓励他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希望你尽快从游戏中走出来,成为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

为了巩固谈话取得的成果,我再次与小张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希望他们对孩子的批评和教育要适当合理,既要让小张认识到错误,更要肯定他知错就改的行动。平常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孩子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张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也长吁一口气,如释重负。

谁知风云突变,一天早上,小张的爸爸焦急地打电话来,说小张不肯来读书了。难道以前的努力付之东流了?我放下手机,与同办公室的全老师和吕老师一起,心急火燎地赶往小张家。

来到小张家里,见他坐在凳子上,呆若木鸡。他爸爸站在一旁和他讲道理,看我们进去,迫不及待地和我们说,看着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成绩越来越差,心里真的特别伤心。前几天各方面表现都挺好的,上周五傍晚他妈妈唠叨了几句,旧病复发,又吵架了,然后就精神萎靡。早上催他早点上学,孩子比较敏感,又容易钻牛角尖,坚持不肯读书了。他爸爸还想和我们说些其他事情,小张不乐意了,拿起凳子就往地上砸。他的爸爸长吁短叹,他妈妈的眼眶里都是泪水。我们大概待了一个小时,见他们都在气头上,小张也执意不去学校,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我就和小张单独交流:“今天早上我去教室里望了好几次,看你的座位一直空着,不放心,所以叫了全老师和吕老师一起来家访。今天你心情不好,可以在家休息,但明天我等着你,班里的同学也都等着你,你明天来吧,别让老师失望呵!”

我又和他爸爸单独交换了想法,孩子坚持不肯去读书,就给他一个台阶下吧,让他静下来想一想,想通了,或许就好了。

离开时,我与小张约定,希望第二天看到他开开心心来学校。

可是,第二天我望眼欲穿,还是没见到他的身影。我想,孩子正处于叛逆期,挺过这一关就好了。我不希望他以后后悔,浪费了学习的黄金时间,也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因工作没做到位让一名学生流失了。那几天,我接连家访了三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天清晨,他姑姑带着他重返学校,看到他回来,我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之后,我经常和他聊天,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班级任课老师也不定期地找他谈话,让他感到老师的关爱和温暖。孩子其实很简单,迈过了心里那道坎,他的欢声笑语也就回来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认识到教育孩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见,言犹在耳。我深感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就是点亮学生心中的灯,照亮他们美好的前程。我相信只要付出了真心与真情,我们的学生就会在爱的沐浴中,珍惜当下,茁壮成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