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电工老张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校园随笔

上虞区春晖中学

金相尧

前段时间,朋友圈都在转发校领导在欢送会上给老张颁证书发红包的照片。老张再次成了我们春晖的“网红”。作为一名临时合同工,退休时能享此殊荣,这也实在难得。

老张是学校招聘的专职电工,负责学校日常的电力维护,至今年4月退休,在春晖工作了足足20年。

第一次见识老张,大概是在他来春晖工作不久后的某个夏日的午后,全校各班正开足空调马力复习迎考。突然,一声爆响,整幢楼断电。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就听楼下有人惊叫:“着火了!着火了!”大家冲出教室,只见一楼配电房的气窗口正冒着滚滚黑烟,隔着玻璃见有火苗正呼呼上蹿。大家都没经历过这种场面,有些不知所措,慌乱中有喊快打119的,有喊先报告校长的,但就是没有敢进配电房扑火的。大家都在观望,在等待,在议论。一片混乱中,只见老张拨开人群,大步上前,蹬开大门,屏住呼吸,冲进屋内,拿起灭火器,对准火苗,一阵喷扫,拉下闸刀,跑出屋外。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围观的师生一阵一阵地为他鼓掌,那一刻,他成了全校师生眼中的英雄。

第一次领教老张的技术是有一年冬天,学校高压配电房的一台设备发生了故障,导致全校停电。学校向电力公司求救,答复说应该由设备厂商负责维修的;联系厂商,答复是三天后来维修。三天!这没电的三天怎么过?情急中,领导想到了老张,问他是否能修。老张仔细查看了设备,答应一试,考虑到当时自己虽已通过考试,但那张从事高压电操作的高配工证却尚未到手,加上未经厂商授权,万一厂商事后怪罪,需要领导为他担责。得到领导当场拍板后,老张毅然出手了。当校园的路灯亮起的那一瞬间,全校沸腾了。

让老张声名外扬的是河西生活区地下电缆爆断的那次。电力公司的抢修队来查了半天,未找到故障源。老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午夜,他独自一人把沿途的电缆窨井盖挨个移开,趴在井口,探下头去,一口一口仔仔细细嗅,终于,在一处窨井口,他嗅到了一股熟悉的焦味,凭着职业的敏感,他断定是此处有电缆烧断了,再放下钩子一根一根地去提电缆,果然,烧断的那根电缆线被提了起来。他一骨碌跃起,连夜叫回抢修队,抢在食堂做早餐前换好了电缆。事后,抢修队领导向老张伸出了聘用的橄榄枝。

的确,不少同事也都曾问过老张,凭他的技术为什么不去外面赚大钱,却蜗居在春晖赚点小钱。老张坦言,自己也曾有两次提出过辞呈。但第一次提出后,当时的潘校长亲自出面挽留了他,倒不是因为校长答应给他增加了点工资,主要是因为潘校长是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样一位有头面的校长诚心诚意地挽留他,他觉着自己很有面子,即便工资低一点,但被领导尊重的感觉却是用钱买不到的。第二次是在潘校长退休之后,本打算暑期改造完老校区的空调线后走的,不料有天下午,分管后勤的杨副校长带人来他宿舍特地为他安装了一台空调,说是那么热的三伏天,他的宿舍又朝西,白天干活辛苦,装台空调,晚上就可以睡得舒适些。他说自己的眼眶当场就湿润了,而事后他才得知,那空调竟是杨副校长自掏腰包为他买的,价钱是当年老张3个月的工资,而当时杨副校长自己宿舍也还没装空调。老张说,自那之后,他不敢再提辞呈了。

老张有精湛的电工技术,更为学校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难题,但他没有因此而自命不凡,学校临时派他做些杂活,他也从不推辞。别的不说,单说疫情期间吧,每天的早、中、晚,总见他身穿防护服,头戴面罩,肩背药桶,左手捏着开关,右手拿着喷枪,从教室、到寝室、到食堂,一幢一幢地跑,一层一层地喷,一间一间地洒。我有时遇上就取笑他说:“老张啊,你堂堂一个高级电工,怎么干起这种低级的农活来啦?”老张笑道:“我是名电工,不是说我只能做电工,不能做别的。上班时间,做啥不都是一样做?更何况,在学校里打消毒水,比在烂田里打农药轻松多了。”我被老张这话折服。对比自己,平时学校分派些学科教学之外的工作,譬如周末到校门口参与车辆管理之类,心里总是有些不情愿,觉得自己是名专职教师,怎么能像个保安似的去管车呢?哎,得向老张学习!

其实,老张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着实不少,譬如他那套“睡前想一想”的工作习惯,就很值得我们学习。他说每晚入睡前,总要将白天干过的活再仔细想一想,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有没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及时回顾,及时弥补,消除隐患。我想,这不就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吗?难怪老张的技术会受人尊重。对比我们的教学反思,恐怕还没有老张的主动自觉。

老张回家前夕曾对我说,春晖工作20年,赚的钱虽不多,但受到的尊重倒是不少,作为一名临时合同工,也够心满意足了。回到家里,他一定要把学校颁发的那张“光荣退休”的荣誉证书挂到堂前的屏风中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