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提升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而在学习强国推出的《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中,很多处谈及“调查研究”,“调研”更是高频词汇,出现数百次。由此可见,他对调查研究的重视可谓是一以贯之。事实上,他在浙江的工作史,就是一部对浙江全省的“调查研究史”。就习近平同志如何身体力行地践行“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的调研原则,笔者作了一些思考。
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习近平同志曾说过“黄土地哺育了我,红土地培养了我”,因此他对基层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的感情,这也是他能够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到群众中去,接地气、摸实情,调研和指导工作的根源所在。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心系群众,关注民生,对于扶贫工作尤为关注,面对“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情实际,他着力解决山区人民和海岛人民的发展问题,全省交通不便的山区、矿山、海岛以及贫困地区,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脚印,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通过走进田间地头,走进老百姓家里,和老百姓拉家常,和老百姓谈心交心,听取他们的反映、建议和想法,习近平同志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战略举措和政策安排,竭尽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事项。
实,就是作风要实,轻车简从,简化公务接待,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当县委书记要走遍全县各村,当地市委书记要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各县市区。”以“八八战略”的提出为例,从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初到浙江,到2003年7月10日他完整提出“八八战略”,9个月时间里,他到各地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时间是61天,占工作日的32.6%。到2004年初,他的足迹已经遍及浙江的各个县(市、区),有些地方还去了多次。而且,在调研过程中,时常有突发情况发生。比如说,有一年夏天,习近平同志带队赴丽水调研途中,坐的中巴车空调坏了,他硬是拒绝了随行人员的换车安排,坚持坐着“蒸笼车”到达目的地,即使满身是汗,也并未在意,而是立刻投身到当地的调查研究中。而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细,就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后的1个多月时间里,他一直在浙江各地跑,了解和熟悉省里的情况。白天调研、视察,晚上查阅市志、县志,了解各地的历史沿革,把情况掌握得很透。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当地的同志给他提供地方志,提供有关材料。他曾说,调查研究就是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情况,掌握一个地方的特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几次召开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虚心向他们请教,尽力缩短自己的“学徒期”。针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局限性,他强调调查研究的对象要有足够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他自己在调查研究时,既到基层调研,又到机关调研;既调研群众,又调研干部;既解剖典型,又了解全局;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调研,又到困难群众较多、情况复杂和矛盾尖锐的地方调研。而且调研的重点往往放在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特别困难的地方。
准,就是不仅要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怎么才能做到准呢?追根溯源,在调查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上,就要有针对性,要有明晰的主题,带着问题下基层调研,才能事半功倍。他曾说:调研选题就像搞科研,选题选好了就向成功走出了一半,古时打仗之前都要到庙里烧个香,算一算,看看吉利不吉利,这是纯迷信的,但我们在调研之前也要算一算,评估一下题选得好不好,不能胡乱选。他指出,调查研究“要围绕中心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决策,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只有“文当其时”,才能“一字千金”;只有“生逢其时”,才能“谋当其用”。2003年上半年,习近平同志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专题,至少开展过11次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三农”工作、海洋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县域经济、重点工程等,还率团赴上海、江苏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
效,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做到出实招、见实效。为确保调研的有效性,在调研方法上要尽量多样化。他开展调查研究时,除了继承过去调查研究的好方法,还提倡结合新的学科理论、新的调研方法、新的调研工具等进行调研。他还要求党员干部在具体实践中,根据调查任务和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结合起来,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多管齐下,提高调研工作的效率和调研成果的质量。另外,视野上必须宽广开阔,既要预见潮流和大势所趋,又能看到“风起于青之末”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调研中,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精准分析和研究,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症结所在,反映事物的全貌和特征,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在调研基础上形成建议时,必须兼顾需要和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