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先生立于天地和灯火之间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202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

这一天,30位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风尘仆仆地赶到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前来参加为期3天的“鲁奖作家鲁迅故乡行”采风活动。

他们中,有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小说选刊》主编徐坤,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湖北省文联主席刘醒龙,江苏省作协名誉主席范小青,广西文联主席与作协主席东西,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他们共同的一个标签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鲁迅文学奖不是一个一般的奖项,它把我们自身的创作、事业和鲁迅的名字、鲁迅的精神深刻地、内在地联系在一起。鲁迅先生在我们的心里,内在地指引着我们。我愿意代表所有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的文学界同行们,向鲁迅先生表达最深切的敬意,像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表达最深切的祝福。”李敬泽饱含深情地说。

故乡,万千期待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发表100周年,绍兴市人民政府与《小说选刊》杂志社共同举办“鲁奖作家鲁迅故乡行”采风活动,以此致敬先生。

“‘鲁奖作家鲁迅故乡行’采风活动的消息一发布,响应者众。”《小说选刊》杂志社编辑说。

著有《大清相国》等畅销历史小说的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多年前曾到过绍兴,他对绍兴的第一感觉跟当年读鲁迅先生作品有点吻合,纵横交错的河流、高高的石拱桥,还有作为风物保存着的乌篷船欸乃,“这一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非常美。绍兴是我从小神往的地方。”

54岁的胡学文是河北人,刚刚加入江苏省作协,成为一名专业作家。他说,“每个人都有故乡,都写过自己的故乡,但是鲁迅所写的故乡,可能是全体中国人的故乡,因为他写出了更深厚的东西,百年前的鲁迅故乡跟现在的肯定是天翻地覆慨而慷,所以我特别期待到鲁迅故乡看一看。”

惦念着、憧憬着再次来到鲁迅的故乡,这是很多作家千方百计地赶来参加活动的原因。

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说,这段时间,各种采风活动不少,陕西榆林地区也邀请他前往采风,但是我选择来绍兴。温亚军是位军旅作家,来之前他的母亲身体有恙,犹豫再三,还是飞赴绍兴,一路上,他不停地电话问候家人。江苏省作协名誉主席范小青,事务繁忙,仍抽出一天时间,参加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后即返回苏州。

每次来都有新发现,都有新的滋养,这是很多作家无数次来绍兴的理由。

徐则臣、张楚、弋舟、石一枫,这4位鲁奖作家先后担任过绍兴的“驻城作家”,已是绍兴的常客,此次依然前来参加采风活动。

43岁的徐则臣是《人民文学》副主编,他是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双料获得者。他历时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北上》,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鲁迅的故乡给了我很多滋养,既有地理上,更有文脉、精神上的滋养。我在绍兴当‘驻城作家’时,在浙东运河边的所见所闻,都成为《北上》的写作素材。”

“绍兴,不仅是鲁迅的故乡,还是我们精神上的故乡,更是中国文学在精神上的故乡。”李敬泽的这句话,道出了参加此次采风活动的众多鲁奖作家的心声。

采风,百感交集

“鲁奖作家鲁迅故乡行”采风活动第一站,当然是鲁迅故里。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51号的周家新台门(注:即今天的绍兴鲁迅中路241号),并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前,以后回故乡也基本居住于此。1919年,周氏族人将整个台门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东邻朱阆仙。

小说《故乡》写的就是1919年岁末,鲁迅从北京返回故乡绍兴,处理卖房事宜,然后携家眷北上的故事。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写道。当时的绍兴,风雨如晦,长夜如磐。这里是闰土和祥林嫂的故乡,这里是阿Q和孔乙己的故乡,这里还是狂人和长明灯者的故乡,百草园的虫声唧唧和乌篷船的桨声灯影里,有“救救孩子”的觉醒呐喊;三味书屋琅琅的读书声和社戏的焰火中,有“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少年壮志……

百年后的2021年9月25日,秋高气爽,在青石板铺地、墙上爬满藤蔓的鲁迅故居和百草园,游客熙熙攘攘。一个世纪的筚路蓝缕、沧海桑田和翻天覆地,今天的鲁迅故里已经成为绍兴最大的旅游集散地,来自天南海北的如织游客,观景览物,仰慕先贤。30位鲁奖作家用“朝圣”“百感交集”“高山仰止”等词语,来形容来到鲁迅故里的心情。

《小说选刊》主编徐坤在200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出席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大会,当时她的《厨房》获得优秀短篇小说奖。20年后故地重游,她拉着当时一起获鲁奖短篇小说奖的作者、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徐庆邦,在鲁迅故居前合影,留下珍贵的纪念。

走过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家们又先后来到柯桥、上虞、诸暨、嵊州和新昌采风。

在“世界纺织之都”柯桥区,看兰亭雅集、曲水流觞,赏鲁镇社戏、悠悠鉴水。在“孝德文化”传承地上虞,感受千年越窑青瓷文化,在白马湖畔春晖中学的红柱雨廊、百叶柳窗间,探寻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李叔同、叶圣陶等名家遗风。在“西施故里”诸暨,走进全国最大的珍珠集散地华东国际珠宝城,在米果果小镇看乡村振兴新貌。在“越剧之乡”嵊州,于千年古戏台前品茗听戏,在江南“杏花村”崇仁古镇看日月如梭。在“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新昌,于江南名刹大佛寺看林木苍翠、古迹厚重,在达利·丝绸世界感受“产业+文化”的新活力。

“这些采风点,集萃了绍兴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渊薮、山水风光和工业产业,是绍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生动剪影。”温亚军说,第一天采风结束后,他打算写陆龟蒙笔下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越窑青瓷,3天下来,却发现可写的东西太多,他被嵊州甘霖越剧小镇的越剧表演深深地折服了,百余年前当地农民把门板铺在稻桶上,搭成了一个简易戏台,竟然开启了越剧的历史,太有意义了,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再落笔。

“上虞是‘瓷之源’,嵊州是越剧的故乡,诸暨有全国最大的珍珠集散地,新昌有达利丝绸……”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孙惠芬在达利丝绸园采风时,一下子购买了4块真丝围巾,她慨叹,绍兴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城市之一,值得细品,不虚此行。

精神,激荡人心

9月25日上午,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活动在绍兴饭店举行,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说:“绍兴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对鲁迅的思想、品格、情怀、精神以及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热忱期盼各位领导、各位文学大师和专家学者,多来绍兴走走看看、考察指导、采风创作,帮助我们把鲁迅的家乡建设得更好。”

这一讲话得到鲁奖作家的积极响应。

天津市作协主席张楚认为,“鲁迅先生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对人类普遍命运的关注,我觉得这句应该成为我们作家的座右铭。”

上海市作协副主席潘向黎评价鲁迅先生是:作家中的作家,如果推广到人世间,是人中的龙凤,是水中的盐,云中的光。鲁迅是一座精神富矿,值得不断挖掘。

鲁迅先生的长孙周令飞对于鲁迅文化提出,既要研究,更要普及;既要平面阅读,也要立体阅读。他认为,“普及鲁迅文化的过程中,不可装高远、玩深沉,而需要接地气、能触摸。”

这些说法得到了不少鲁奖作家的共鸣。柯岩鲁镇今年推出大型实景影画剧——《鲁镇社戏》,通过沉浸式的视觉盛宴,真实再现了闰土、阿Q、祥林嫂、孔乙己、狂人等经典形象所经历的故事。9月26日晚上,鲁奖作家在观看《鲁镇社戏》后,议论纷纷,“鲁迅传承是篇大文章,值得做,不仅可以沉浸式体验,还可以通过抖音等新媒体来推介鲁迅作品。”

“绍兴高度重视弘扬鲁迅文化,深入挖掘和整合鲁迅文化资源,精心保护和改造提升鲁迅故里,深入开展‘大师对话’、戏剧展演、戏剧研讨会等活动,奋力打造鲁迅文化高地。”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在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活动上这样介绍。

“我对绍兴的前景非常看好。”范小青听后说。

9月27日,为期3天的“鲁奖作家鲁迅故乡行”采风活动落下帷幕,又到惜别故乡时。这一趟鲁迅故乡行,鲁奖作家们感觉肩头多了一份学习发扬鲁迅精神的使命和担当。

鲁迅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李敬泽在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活动上指出,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接过鲁迅手中的炬火,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拓展文学胸襟,提升文学境界,使文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引领功能和推动作用。

在鲁迅故里景区入口处,有一幅鲁迅巨幅画像,半墙晕染、满壁澄澈,身着长衫的鲁迅先生立于天地和灯火之间,冷峻、伟岸而清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