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初中统编语文教材“1+X” 灵性读写策略及评价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

教材解读

刘春文

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已在全国启用。与人教版课标教材相比,统编语文教材名著阅读版块有四个方面的改变:一是改变在教材中的位置,将其从原来的课后附录改为放在单元版块中;二是每部作品都提供一定的阅读方法;三是每部作品都设计专题探究的内容;四是每次推荐都采用“1+X”的形式,即一部主推荐作品加两部自主阅读推荐作品。

随着统编教材的普及与实施,我们关于课外阅读的观念也随之改变,即课外阅读并非是课堂之外的阅读,而是教科书之外的阅读。教科书作为学习的支架,开启了学生的阅读领域,借助教科书“1+X”(由篇到篇,由篇到部,由部到部的拓展)或课程统整,引入开放的阅读资源,实现由必读名著到推荐自主阅读,继而扩展到课外阅读,从而让名著阅读得以有效推进。

名著地位和编排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使得发挥教师的“导”和引领学生的“学”成为当今名著阅读教学的“瓶颈”,对此,笔者认为构建名著阅读与写作的灵性对接,是走出“瓶颈”的必由之路。重学法指导、策略引领、任务驱动、过程评价,则是研讨的宗旨与目标。

一、基于教材不同的“目标导向”,研制相应的名著评价测量表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强调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具体实施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并根据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来评价教学结果。以目标导向理论为依据解读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对教学设计有着积极意义。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导教、导学、导评价,因此,如何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及适当陈述变成首要问题。其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目标体系。目标导向名著阅读有助于实现阅读过程的优化,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那么在具体的阅读中,如何基于“目标导向”制定适切的评价量表呢?下面我们借助solo分层,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中的必读名著为载体,以研讨课为抓手来尝试探索如何基于教材中名著的“导读目标”来研制相应的评价测量表。(见表格1)

二、基于文体与方法的“目标导向”,选取适切的名著评价策略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关于阅读的评价具体建议中指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创意阅读的评价。”笔者从文体与阅读方法切入,一起来看教材推荐的作品。(见表格2)

“文体”,这里指文章、文学作品的体裁。我们常说的文体指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不同文体的名著应选取相应的评价策略。九年级的必读名著继续深化了诗歌与小说的阅读。(见表格3)

基于以上教材编排的特点,强化名著阅读进入课堂的观念,有必要特意研制与教材名著配套的学案,使得名著阅读有一个抓手,打造一套阅读、写作、测试三位一体的学习系统。主要做法如下:

1.目标明晰,任务驱动。每一学案都要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与重难点。教师可以提前发放,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名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教学。课前预热、课中研讨、课后延伸,让整个学习过程可控、可评、可测。

2.微格演练,读写对接。“教材是做好的例子。”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课文素材的运用,名著阅读就是写作的经典素材,应从中汲取写作的技巧,无痕渗透。实施名著阅读与写作的灵性对接,通过微格演练,从“仿格”“入格”“升格”到最后的“出格”,呈现一个完整的写作链。

3.实践“1+X”,灵性拓展。比如由必读名著《朝花夕拾》延伸到自主阅读《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充分体现统编教材“1+X”理念,教材编排特别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与互补,教师需引导学生由课内而课外,由单篇至整本书,进而学会整本书的自主阅读。

4.有序推进,分层评价。要推进名著阅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过程的评价,这必须要有具体的评价标准,还要在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中选择不同水平的典型例子,让学生对比参照,准确判断自己的程度水平,明确进一步学习、完善的方向和标准。

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本质不仅在于形式,也是对“学习”的重构与理解。毕竟我们面对的是经典的篇章及原著,更需要考虑在教学活动方面,如何探索出高效的实践环节,将课程内容当成激活问题的支点,以整合课程知识的学习来引发问题,借助任务单设计相应的学案,关联基于主体的评价研讨活动,基于适切的目标导向,实现“1+X”灵性读写课程的重构、评价及实施,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重新定义“课外阅读”,从而有效实践名著阅读与写作的灵性对接。(作者系越城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表格1:

统编教材七年级必读名著的整体导读目标名

导读目标

评价测量角度《朝花夕拾》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阅读目的《西游记》

精读和跳读

阅读方法《骆驼祥子》

圈点批注

阅读手段《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阅读速度

表格2:

统编教材八年级基于编者的目标导向及评价策略八年级名著

目标导向

评价策略《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性作品的阅读

概述法、聚焦法《昆虫记》

科普作品的阅读

归纳提取法《傅雷家书》

选择性阅读

归类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摘抄和做笔记

点评法

表格3:

统编教材九年级必读名著的整体导读目标九年级名著

目标导向

评价角度《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

阅读策略《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

文体阅读《儒林外史》

讽刺作品的阅读

写作手法《简·爱》

外国小说的阅读

文体阅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