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巡礼
“如果没有‘星联盟’团队导师们的耐心指导,没有‘星联盟’活动的研修磨砺,我在专业的成长道路上还要摸索更长的时间。”前不久,上虞区华维文澜小学教师叶娜被评为2017年区“十佳青年教师标兵”,她表示,学校微课“星联盟”这一平台让自己助益良多。
据了解,自2015年起,华维文澜小学就积极组建由学校名师领衔,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微课“星联盟”,以微课开发为切口,力促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近三年来,由“星联盟”教师开发的微课拓展课程成绩斐然,如微课《樱桃老师的魔法微作文》先后获全国首届精品教学APP创新大赛一等奖、浙江省中小学微课程评比二等奖;“蒙学微课程”获上虞区课堂艺术节成果一等奖;“传统节日微课”“弟子规微课”“儿童绘本微课”“写字微课”等共获市区级一等奖20余人次。
名师先行,为“微课”创作提供宝贵经验
华维文澜小学常务副校长刘雅萍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樱桃老师”,也是“星联盟”中微课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其系列微课《樱桃老师的魔法微作文》的成功开发,为“星联盟”提供了宝贵的操作和推广经验。“微课其实是一个资源共享的载体。‘魔法微作文’在网易云课堂播出后,目前已有5000+的浏览量。”刘雅萍说,之前也会有一些老师和家长向她“取经”,问她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作文,现在她根据自己的课程特色,将其“物化”形成微课,有需要的学生都可以自行在网络上观看,以便实现资源与师资的共享。
记者看到,刘雅萍制作的微课充满了童趣。如在《超级小神厨》微课教学中,她以“森林超级小神厨大赛”的微童话为切入点,配以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快乐写作。“每堂微课我都会创设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角度切入,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刘雅萍告诉记者,制作一节微课其实背后需要花费非常多的心思,无论是出脚本、做课件PPT,还是录音、剪辑,都是老师们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完成的,短短十分钟的微课有时甚至需要两周以上的制作时间。“我们会在网上学习如何制作微课,研究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的处理方法。”刘雅萍认为,微课的制作过程也是教师进一步钻研教材,学习进步的过程。
目前,微课创作在华维文澜小学生根发芽。“星联盟”教师以学科为“经”,学段为“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了各类微课课程。如在小学低段开发微课《跟我学写字》《正确的握笔姿势》《数学起步一二三》《我为孩子读绘本》等;开发系列微课《蒙学经典》《走进小古文》《小古文中“之”的常见用法》等引导中高段学生亲近国学文化;教师们还合力开发了《文澜好习惯+》《文澜小时光》等微课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师徒结对,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刘雅萍告诉记者,青年教师作为微课“星联盟”的生力军,其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星联盟”的活动质量。为此,学校定期开展以提升教学能力为核心的系列“微活动”,如“成长微心语”“片段微设计”“教学微点评”“我的微课题”等,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学校每学年还会评选出“星”秀金银奖,表彰并鼓励出色的“星联盟”教师。
“老师们创作微课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年轻老师对新技术的运用上手非常快。我们英语组的老师对国学很感兴趣,童燕燕等四位英语老师做的‘国学微课’还在上虞区微课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刘雅萍表示,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把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这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经验物化的过程。学校还会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目前,“星联盟”教师都在积极开发、创新微课,学校也要求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参与微课制作。
据了解,“星联盟”结合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依托学校名师“微讲堂”,分期推出了《微课制作方法谈》《我的微课制作心得》《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等基础经验讲座,帮助教师们快速“入门”。此外,“星联盟”教师还可以借助“浙江微课网”,自学视频制作教程。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星联盟”利用QQ群聊举行每月“我的微心语”交流,“新老”教师可以在此分享经验、互解疑惑;每学期学校还会举行一次“我的微课秀”大赛,每位成员教师把自己最优秀的微课上传到“校园云服务”,晒一晒,比一比,既互评互学,又资源共享。
“活用”微课,让教学轻松起来
“用好微课,用足微课,让学生拥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感,让教师因微课获得满满的幸福感,让教学因微课而更加灵动高效。”记者了解到,目前微课已经成为华维文澜小学学科教学的“好帮手”。“星联盟”依托网络技术,推出了“文澜七色光微课APP”,里面已积累微课百余堂,内容涵盖各门学科和拓展类课程。
“各学科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现拿现用’‘灵活变用’;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和学生一起观看微课,学习相关知识点。”刘雅萍说,微课课程内容短小精悍、生动直观,能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完成学习目标,现在学校很多拓展类课程都会选择引入相关“微课”,让课堂变得更丰富而有效。记者看到,这些与学科配套的微课,分类清楚,播放方便,或传授新知、或技巧讲解、或突破难点、或答疑解惑,打破了课堂教学时间、空间上的桎梏,让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学习。
记者了解到,“星联盟”教师也在不断创新微课新元素,让微课成为校园文化的“宣传者”。他们以文化景观为题材,相继开发了以“遇见·文澜”为核心的育人微课系列,如《花香书房》《童年风铃声》等。这些精心设计的微课,画面亲切可感,配音生动甜美,能较好地结合学校德育课程“我的学校我的家”,从而在“润物无声”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见习记者
王芳
通讯员
丁群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