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平水江水库:若耶溪上好风光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你知不知道那里是越国早期都城所在地,是浙东唐诗之路的其中一段,是……”

“不太了解,我们就是管好水库。”贺永大打断了我的话,随后电话那端传来一串憨厚的笑声。

若耶溪,平水江,平水江水库,我们对这几个名字一直很好奇。初次联系,这位平水江水库管理中心主任的回复,则进一步激发起我们探求的欲望。

逆流而上,也是一场历史的回望。

萧绍平原最大蓄水工程

走平水大道,一路往南,边上就是静静流淌的若耶溪。清亮的溪水,斑驳的河墈,两岸的花树、农田、远山,透出一种自然的野趣。想起《水经注》对若耶溪的记载,“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若画。”

20多分钟车程后,如约见到了贺永大,“先办公室坐会,再去大坝上看看。”还是那样的质朴憨厚。

刚一落座,贺主任就介绍起水库建设管理的情况。为了让记者有更直观的感受,他随手打开电脑上的管理平台,系统里呈现的是平水江水库全貌。

水库以拦蓄鉴湖三十六源中最长最大一源平水江(若耶溪)而得名,是萧绍平原最大的蓄水工程,也是柯桥区唯一一座中型水库。

1958年开建,1964年建成。后于1999年至2001年实施除险加固工程。总库容5457万立方米,正常库容3955万立方米,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具供水、发电功能。

“关于平水江水库,《绍兴县水利志》是最权威的。”说着,贺主任又递过来另一本书《稽山鉴水》,脸上满是热情敦厚的笑。“关于你上次说的事情,我也去找了下资料,这本书上有些内容可以看看。”他一把翻到《悠悠若耶溪》这一篇章,指给记者看。原来,为了接受采访,他暗暗做了额外的功课。

离开办公室,他带我们来到水库大坝和副坝。两座坝相隔一段距离,正好可以从不同角度登高远眺。

无数次路过平水江水库,看到的都是一个角,此刻,映入眼帘的整个水库更显风景如画。

湖水澄净透明,四周青峰屏立,林木葱翠,水色山色天色融为一体。

“绍兴莲花落《翠姐姐回娘家》唱的斗丘里,作为库区的一部分,就在这库底。”贺主任指着水库一隅介绍道。

其实,沉于湖底的,又何止斗丘村。

绝不仅仅只是水库

平水江,古称若耶溪,而这一名字源自古越语言的发音,保留着古越民族的信息,她的背后,是一个古老王国的发祥史。

据史料记载,古越族的中心原有二处,一是“埤中”,在诸暨北界;二是“山南有嶕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余之旧都也”(《水经注》)。另有专家认为,越部族都城最早是在诸暨,后迁移到了嶕岘。

嶕岘在什么地方?就是现在的平水镇。“所建的大城位置约在若耶溪的源头,即《水经注》中‘溪水上承嶕岘麻溪’之说。”(《悠悠若耶溪》)

随着海侵结束,原先涨潮到会稽山麓为止(“平水”之名的由来)的海水渐渐退去,对于“人民山居”的越民族来说,此时,若耶溪就成了他们最宝贵的水源。

在耶溪水的滋养下,越先民大力开展农业种植,发展青铜冶铸,至今平水还留存着相传是欧冶子为越王铸剑留下的的上灶、中灶、下灶及日铸岭等地名。

雄才大略的勾践(约前520~前465)正是从若耶溪畔出发,后来又建都若耶溪下游西缘、以龙山(府山)为中心的平原地带,并最终灭吴雪耻,成就霸业。

山水风光秀丽,文化积淀深厚,一千多年后的有唐一代,若耶溪吸引了当时最杰出的一批文人墨客踏歌而来,徜徉流连,吟咏不绝。从宋之问的“犹闻可怜处,更在若耶溪”,到李白的“遥闻会稽美,且渡若耶水”,再到杜甫的“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在唐人笔下,这里已成了会稽风光的代表,越中山水的浓缩。若耶溪,由此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一个门户。

拦蓄了汩汩耶溪水的平水江水库,绝不仅仅只是水库,她拦蓄的,还有历史、往事,以及春花秋月、晨钟暮鼓、牛哞马嘶、村郭酒旗……

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第一重镇

独特的山水风光,让若耶溪自带“流量”,成为历史文献和诗词歌赋中的“宠儿”。然而,作为一条山溪性河流,因为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此溪在历史上也灾害频仍,给沿线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威胁。

《嘉泰会稽志》卷九记载:“若耶山好发洪水,树石漂拔。”

根据记载,近代最大的一次洪水发生于1943年,洪峰流量800立方米/秒。治理若耶溪,一直是绍兴水利的重要工作。

平水江水库的兴建,正是对若耶溪实施治理的一大工程性措施。建成半个多世纪以来,水库有效发挥调蓄作用,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

2016年起,平水江水库被列入饮用水水源地,每天通过城市供水总网供水约10万吨(年供水量3490万吨),更好地保障了绍兴市民用水需求。

为此,平水镇对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要求,制订方案,落实责任,加大投入,严格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

对一级保护区红线范围内的相关商业性建筑物进行拆除,对一个万头猪场实行清养关停,关停水上运动中心,全面做好围护,统一设置交通、地理等界限界标。

对二级保护区红线范围的29家企业全部予以清退,杜绝一切可能产生污染的生产活动。

同时做好横溪、金渔溪、同康溪等平水江水库上游源头的管护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实行村级河长一周两巡、镇级河长一周一巡。全镇所有村社开展环境整治,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水环境质量保持稳步提升,水库断面水质年年达到Ⅰ类水标准。”平水镇党委委员徐小玲介绍。

依托深厚文化资源和良好自然环境,眼下,该镇正大力推进“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目前总投资9个亿的云门文化苑项目正式立项,云门寺所在地平江村寺里头自然村已完成全部征收,唐诗之路沿线遗址景点串联和旅游设施提升工作也已启动。”平水镇党委负责人表示,通过引进文旅项目、挖掘文化资源、拓展宣传渠道,我们有信心将平水镇打造成“浙东唐诗之路第一重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