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作家朱建平把文学创作的题材瞄准了绍兴黄酒打假。最近,他申报的报告文学《国酿保卫》(暂名)项目,被列入“2021年度浙江省作协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是今年我市唯一入选的文学创作项目,也是他第3次入选省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2017年,他的长篇小说《轻纺城》入选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6年间,他的4部文学作品选题被列入定点深入生活项目,这在我市尚属首例。
4部作品入选定点深入生活项目
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民警朱建平(笔名朱皮),是中国作协会员,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2009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有近百万字的作品发表于各级文学刊物。
在《国酿保卫》之前,2015年和2019年,朱建平的短篇小说集《你向前我向左》和《天亮了》先后入选浙江省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你向前我向左》是一部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个人短篇小说集,汇集了作者多年来所创作的短篇小说精品,共16篇。该小说集所涉题材较广泛,既有反映都市生活的,也有反映农村生活的。通过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或插曲,揭示了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或现象,反映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使读者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该作品歌颂“真善美”,弘扬社会正义;鞭挞“假恶丑”,针砭时弊。
2017年,朱建平的长篇小说《轻纺城》入选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这部小说以柯桥中国轻纺城为背景,讲述1988年到2008年这20年中关于轻纺城的故事。作品没有设置大的场景,以几个小人物在轻纺城的经商经历,来映衬轻纺城的发展。通过主人公和纺织业一同成长和发展的故事,呈现出轻纺城经营者们拼搏奋斗的精神和纺织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轻纺城从乌篷船交易到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原料交易市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朱建平说,他用小说的创作手法,以小见大,对中国轻纺城的起步、成长和发展做一个见证和记录。
“当时我花了大半年时间深入轻纺市场进行采访,一直到2017年底,积累了10多本厚厚的素材。2018年初我开始进行创作。”朱建平说,随后的大半年时间里,他便全身心投入到创作的世界中。20万字的《轻纺城》于2018年底完成初稿,出版社对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至2019年2月底改了3稿,2019年底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
黄酒题材值得深挖和书写
“朱建平写作领域宽广,洞察力较强,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这是他的文学作品选题能多次入选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的原因所在。”中国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谢方儿说,这和朱建平的丰富阅历不无关系。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当过兽医,接着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后又考上警察。这些经历,使他接触了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凭借自己较强的记忆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在小说里把这些人物活灵活现地塑造出来。这样的文学作品,自然比“书斋小说”要厚实得多。
那为什么要把黄酒题材列为文学创作的选题呢?
“黄酒是绍兴的金名片和地域特产,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但近年来,绍兴黄酒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宝藏’,制假售假层出不穷,在影响绍兴黄酒销售的同时,更严重败坏了绍兴黄酒的名声。”朱建平说,因为各种原因,打击黄酒制假售假行为一段时期内收效甚微。作为文学创作,很少涉及该领域。但在这一领域中,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保卫绍兴黄酒品牌,如何打破地方保护壁垒等问题,都值得深入挖掘和书写。
《国酿保卫》列入省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后,朱建平将在今年年底前深入到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等我市几家重点黄酒企业,进行为期4个月左右的定点深入生活和素材采集,预计2022年上半年完成初稿和修改稿。
“我已决定将原申报的报告文学体裁改成长篇小说来完成创作,这样更能发挥创作力,也会更有深度和广度。”朱建平说。
据了解,浙江省作协将对入选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并与立项入选者保持联系,了解进度,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入选者在完成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后,当年年底提交个人小结。完成初稿时,省作协将对入选作者的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以帮助完善提高。
“省作协实施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是让作家们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谢方儿说,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鼓励作者创作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反映当今社会发展的作品;鼓励创作反映人民生产生活,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真情实感的作品;鼓励创作更多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弘扬中国精神的作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