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街道)风采展示(绍兴市)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一直以来,绍兴市高度重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经过不断探索与经验总结,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进一步推进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水平和使用效能同步提升,发挥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2020年,绍兴市越城区皋埠街道、柯桥区马鞍街道、上虞区上浦镇、诸暨市浬浦镇、诸暨市牌头镇、嵊州市甘霖镇、新昌县沃洲镇7个乡镇(街道)荣获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街道)。

越城区皋埠街道

暑期自护教育在坝头山村文化礼堂开展。

牌头镇靖江村文化礼堂清明节活动。

浬浦镇廊下文化礼堂太极比赛。

上浦镇首届莲文化节启动仪式。

山外村文化礼堂全貌。

东王村晚。

诸暨市浬浦镇

甘霖镇致力打造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礼堂,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礼堂运行机制,积极组建文艺工作队伍,开展文体活动、文艺培训、文化走亲等,实现“一堂一色”,打造农民群众的文化殿堂。

在建设和管理方面,甘霖镇每年有计划地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并对有条件争创五星级的村实施提档升级工程,这些文化礼堂基本设有舞台、道德讲堂、礼堂、春泥计划活动室等场所;建立文化礼堂理事会,实行制度上墙,由各理事对本文化礼堂负责,积极推动文化礼堂运行发展。

在活动开展方面,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发挥送戏下乡与文化礼堂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每年举行全民才艺大展演活动,村与村之间的文化礼堂开展经常性文化走亲活动;各村以传统节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以开展文艺活动为基础,广泛开展各类群体性文化活动;作为越剧文化诞生地,各村积极开展越剧文艺活动,以越剧为基础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全镇已形成以越剧演唱队(团)为主体的群众文化团队72支。

牌头镇文化礼堂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突出一村一品,让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故事。利用原有的老房子,传承文化,如坑西新村文化礼堂就依托原有祠堂资源,大力弘扬“胆剑文化”;新升村文化礼堂融合了新升村的戏曲文化;靖江村文化礼堂设在周氏祠堂内,以先人周敦颐的“莲花”精神为载体,传承并发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君子品格。

牌头镇文化礼堂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村晚”等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综合运用文化走亲、科学素养宣讲、交通安全宣讲等方式,宣传普及法律、环保、交通等知识。加强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非遗展示厅传播优秀传统技艺文化。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系列”等选树活动、“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引导百姓弘扬传统美德。

浬浦镇致力于打造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长效型于一体的高水平高质量农村文化礼堂,目前已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

一方面,浬浦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等,着力打造既有村落自身特色又能充分凝聚人心的标志性文化产品,如特色小吃、文旅产品等,并以活动为主线,一堂一韵,将文化礼堂建成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另一方面,开展“我们的节日”、惠民志愿服务、爱心公益等一系列活动,将文化礼堂建成老百姓的精神家园。

浬浦镇还根据市级创建的“大菜单”制度,推动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节礼仪、家德家风、文化文艺等进农村文化礼堂,积极对接诸暨市越剧团、群众演出团队以及民营文化企业下村“送文化”,开展“种文化”“赛文化”“文化走亲”等活动,做到“月有策划、周有活动、每天开门”,打造“我们的村晚”“庆祝国庆”“重阳敬老”等一批活动品牌,活动内容涵盖民俗、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文化走亲、全民阅读等。

上浦镇依托“瓷源·莲文化节”等特色节会和“月月村晚”等重要载体促使文化礼堂实现“大门常开、队伍常驻、内容常新、活动常有”“四常”运转,将散落在各处的资源、人才集聚起来,有效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使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逐渐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上浦镇按照“一月一场、一年一轮”的要求,每月安排一个村举办一场文化走亲“村晚”活动。此外,每年还举办各类文化专场50余场,5000余名群众参与演出,编排、创作的节目充分反映当代农民生活、展示农村新貌、讲述百姓身边故事,不断提升活动档次,增强吸引力,将主题教育、垃圾分类、“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文化”新内涵有机融入节目当中,着力将文化礼堂打造成展示上浦文化山水、发展变化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阵地和有效平台。

为办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上浦镇全面排摸全镇文艺人才,组建了13个村级文艺团、41支文艺队伍。

马鞍街道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目标定位,积极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把农村文化礼堂高标准建设和管理引向深入。因地制宜抓规划建设,礼堂建设选址优先考虑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位置,注重利用辖区资源禀赋,彰显地域特色;因村定位开展活动策划,立足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和群众实际需求,经常性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宣讲、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实现“周末剧场”全覆盖;因势利导抓文化培育,建立完善了一支有才艺、有热情、有责任心的文化礼堂管理员队伍,打造培育了70多支有能力、有活力、有魅力的文艺团队。

目前,全街道已建成13个高标准的文化礼堂,并提档建设“智慧礼堂”,利用时下流行的语音识别、触摸控制、人体感应、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了集交互体验式、智能联动式于一体的设备系统和个性化、本土化、原创性的内容平台,实现了行政村文化礼堂和“智慧礼堂”双覆盖。

为确保农村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使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地标”和农民“精神家园”,越城区皋埠街道完善“建、管、用、育、评、奖”工作长效机制,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纳入街道对村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目前,皋埠街道农村文化礼堂已实现全覆盖。

建——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纳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打造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升级版”;管——建立完善农村文化礼堂“五员”理事会,每家农村文化礼堂配备1名文化管理人员,健全文化礼堂日常管理;用——整合区级、街道级文化资源下沉至文化礼堂,提高文化礼堂使用效率;育——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充分展示身边好人和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加大文化礼堂培育力度;评——实施“星级化管理”,开展提升“满意度”“知晓率”行动,建立文化礼堂考评机制;奖——街道财政对建成的文化礼堂进行资金补助,为鼓励建设高质量的文化礼堂,对三星级及以上的文化礼堂,按区补助额度给予1:1配套补助。

诸暨市牌头镇

新昌县沃洲镇

上虞区上浦镇

柯桥区马鞍街道

嵊州市甘霖镇

沃洲镇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统筹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努力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辐射功能,扩大文化服务覆盖范围,建立健全服务项目体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文化礼堂更具活力,让群众就近就能享受各类公共文化服务。

政策宣传进礼堂。以文化礼堂为依托,建设各村的“鳌峰大讲堂”,组建“红柿子”宣讲团,开展基层党建宣传、政策宣讲等各类活动,解读、学习各类时政要闻、上级精神,及时宣传普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文明风尚清礼堂。在春节、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人员到各文化礼堂写家风家训对联免费送给村民,或书写各家家风家训牌匾,免费为老人拍照、为村民拍全家福,建“笑脸墙”,营造温馨幸福家园,开展爱心义诊、环境清扫、志愿宣传等服务,搭建志愿服务大平台,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立村队活礼堂。组建管理员微信群,采取结对学习、示范带动的方式,加强各文化礼堂的各类队伍建设,建立起24支有本村特色的诗画队伍、广场舞队伍等,增强农村文化礼堂的自身运转能力,不断丰富农民文娱生活。

特色文化润礼堂。立足梁柏台宪法精神、沙风少将将军文化、钦寸水库移民文化、后梁板凳龙文化等地方文化资源,布置特色展陈,厚植礼堂文化底蕴,凝聚人文精神,使礼堂成为缅怀先烈、追忆乡愁、传承技艺的精神家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