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湖越台名士乡,稽麓风气禹志扬。用名人思想滋养学校文化,是越城区发挥好丰富的名人文化资源优势的一种探索,也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优化立德树人育人环境的重要实践。
4月16日,绍兴市稽山小学正式更名为绍兴市大禹小学,活动现场,大禹文化研学旅行课程《沿着大禹的足迹》首发。这也是越城区打造“越台名士”学校文化金名片的第一场活动。
“稽山小学”更名“大禹小学”
4月16日,在众人的共同见证下,绍兴市稽山小学正式更名为绍兴市大禹小学。
“因城中村改造,原村落由分散到集中。2002年,由原越城区禹陵乡稽山小学校长谢鉴平提议,在城中村改造聚集地新建一所小学,由原越城区禹陵乡稽山小学、禹陵小学和龙舌嘴小学3所学校合并而成。2002年新学校开始建设,2003年9月迁入。”在学校的校史陈列室里,有关绍兴市稽山小学的历史沿革被记录得十分清楚。
“我们学校位于会稽山大禹陵脚下,对大禹文化来说,可以说是最有地缘优势的一所学校。许多大禹的后裔是在这所学校毕业的。一直以来,学校也在校园里推行大禹文化,把大禹心系百姓的民族精神、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我们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目标。”目前主持学校工作的副校长朱建丽认为,从学校的发展来看,稽山小学更名为大禹小学,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记者在校园里看到,显性的禹元素校园文化建设随处可见。禹德楼、禹果园、禹迹园……该校不仅用大禹的名字来命名各个标志性建筑物,建有大禹文化馆,还将“追随大禹的足迹”等标语贴到了教学楼外墙上最显著的位置。
“我们通过禹元素校园文化建设和禹系列课程开发,把大禹精神根植于每位师生心中,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校办学的品位。”朱建丽说,目前学校已开设《伟哉大禹》《我们与水》《禹娃探水》等校本课程,都已经入选省精品课程。
《沿着大禹的足迹》首发
更名仪式之后,随之进行的是大禹文化研学旅行课程《沿着大禹的足迹》首发。
“书稿围绕大禹生平、大禹陵景点和大禹文化3个主题进行编写,每一课内容分别由故事寻踪(或景点选介、经典选读)、字词天地、经典存盘、文化链接及趣味练习等部分组成。”作为《沿着大禹的足迹》的主编,绍兴文理学院教授周一农介绍了这本书的编写过程及内容。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书分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面向的是3-4年级学生,重点落实大禹相关成语及典故的掌握,让学生了解并记住大禹对中华文化史的影响;中篇面向5-6年级学生,让他们从大禹相关的地名及故事中,领会大禹文化的趣味性;下篇面向7-8年级学生,希望通过阅读大禹文献,强化他们的阅读能力。
“这几年,绍兴市大禹文化研究有了长足进步。文化研究的目的,不光是为了研究,更是为了传承和践行。”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禹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军,是该书的编委会主任。在他看来,传承和践行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育。
“这本书既忠实于历史,又立足于普及,既有较强的故事性与可读性,又有较强的知识性与思想性。”绍兴市政协副主席、绍兴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冯建荣对这本书的总体印象是: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在他看来,这是一本大禹事迹的介绍书,大禹精神的传播书,大禹文化的弘扬书。
“大禹在中华文明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大禹又与绍兴有着独特的关系,所以我们设立绍兴市大禹小学,是顺理成章的。”冯建荣说。
大禹联盟学校共享教育资源
活动现场,9所大禹联盟学校的代表不仅共同见证了“绍兴市稽山小学更名为绍兴市大禹小学”的历史时刻,也将100本新鲜出炉的《沿着大禹的足迹》带回了各自的学校。
“这个联盟最早成立于2015年,开始只有3所学校组成,另外两所是杭州大禹路小学和杭州市余杭区大禹小学。现在又增加了陶堰街道中心小学、鉴湖街道中心小学、东浦街道中心小学、孙端街道中心小学、鉴湖初级中学、孙端中学等,这些学校虽然不是直接与大禹相关,但都是在校园里推行水文化的。”朱建丽告诉记者,结成联盟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我们将根据这本《沿着大禹的足迹》,设计新的教案,开发新的大禹文化课程。”朱建丽告诉记者,在编写该书的过程中,不少联盟学校的老师也参与其中,担任编委。
“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到余杭,舍舟登陆,控制了水患,故名禹航(余杭)。大禹文化是我们的立校之本,我们一直坚持的校园文化就是:载水育人、禹风尚德。”杭州市余杭区大禹小学校长徐建国说,他们学校创办于1994年,前身为“余杭镇第二小学”。2011年11月,正式更名为杭州市余杭区大禹小学。“自与绍兴市稽山小学结成联盟后,我们时常就如何更好地将大禹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展开交流与讨论。”
杭州大禹路小学校长陈伟泉也表示,绍兴市稽山小学水文化课程建设得非常完善,他们在交流中受益匪浅。这一次带回去的新教材《沿着大禹的足迹》,也将为他们学校的大禹文化校本课程提供更多的思路。
打造“越台名士”学校文化金名片
“在越城区范围内,有许多以名人名字命名的学校。比如鲁迅小学、树人小学、建功中学、元培中学等。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进行过系统梳理、总结。”越城区教体局副局长胡晓旭说,绍兴市稽山小学更名暨《沿着大禹的足迹》首发仪式,是越城区打造“越台名士”学校文化金名片的第一场活动。今后,他们将会做一个方案,公布一个“越台名士”精神传承学校名单,开一个专题研讨会,并组建一个名人文化教材编写团队。
“绍兴市稽山小学更名为绍兴市大禹小学,这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良好契机。希望越城区教育部门和学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越台名士’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校发展长远规划,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代化学校等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整体,推动合力。”越城区副区长盛卓异说,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推动各校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越城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大重点。通过“越台名士”学校文化建设,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更进一步促使越城范围内出现更多的优质学校,这也是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内容。“希望各部门、各学校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宣传,全员参与,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家长的支持,努力让‘越台名士’学校文化建设成为代表越城教育的一张闪亮金名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