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时代绍兴清廉文化建设的四重维度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清廉文化建设是廉政建设的文化回应。2021年2月,中共绍兴市第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要求,大力传承弘扬新时代清廉文化,助力清廉思想、清廉文化融入清廉绍兴建设中。当前,绍兴清廉文化建设是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的应然,要从“指向、主体、方法、过程”四个维度着重把握,让清廉文化蔚然成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指向性维度: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根本保证,党需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清廉文化建设由此可获得内生动力。

首先,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清廉文化建设才有政治高度。清廉文化建设的各部分要配合联动,如果某一部分出现偏失,会阻碍清廉文化建设全局的深化,影响“清廉绍兴”的落实,影响全面从严治党的向好大势。其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清廉文化建设才有理论深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清廉文化建设中,政治问题的发现、政治逻辑的把握,需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也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论述,对标对表,找准结合点、着力点,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最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清廉文化建设才有实践力度。党是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清廉文化建设中,党是主心骨和领路人,能为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措施,选优配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推进思想宣传工作,切实发挥纪检监察和群众监督的积极作用,让清廉文化建设落细、落小、落实。

二、主体性维度:人民至上

党的根基在于人民,她因人民而生;党的力量也在于人民,她因人民而兴。腐败问题消解党性,腐蚀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减损人民性,侵害群众的根本利益。强化清廉文化建设,推进反腐败斗争,是党保持与人民血肉联系的客观要求。

第一,目的上,为了人民。“四风”问题背离党的性质、宗旨和群众路线,应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腐败问题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应坚决反对和打击,做到“打老虎”与“拍苍蝇”并重,维护党的形象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举。第二,主体上,依靠人民。人民是清廉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广泛动员、宣传,能为清廉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在文本上传播清廉文化,口头上宣讲清廉文化,使其融入基层、贴近群众,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清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共建清廉文化的浓厚氛围和大好局面,汇集反腐倡廉的“汪洋大海”。第三,效果上,人民检验。人民是新时代清廉文化建设的“阅卷人”,清廉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如何,应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为标准。各级各部门应建立人民意见和建议反馈通道,跟踪反馈信息,回应群众关切,解答群众诉求;主动接受人民监督,提供正反面清廉文化建设案例,传播清廉文化建设精品。

三、方法性维度:传承创新

由于文化的独立性、延续性,要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方法论对其进行改造,通过不断地注入积极成分、剔除消极成分,在传承创新中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现代廉政为机体、优秀传统文化为血肉的清廉文化。

一是学会转化。不仅立足地方实际和历史文脉,寻求清廉文化建设内在的生命基础和外在的发展空间,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质和光荣的现实使命;而且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学习其他地区的清廉文化建设经验,科学运用“拿来主义”,增强清廉文化建设的广度和厚度。二是学会教化。清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让清廉教育“活”起来,除了常规的宣传、表彰、监督等官方教化途径之外,要更加注重“临场体验”的价值,巧用文字、图案、活动,让社会成员进入“清廉之境”,进而“润物无声”,引导社会成员向上、向善、向廉。三是学会优化。清廉文化建设要在观念上、行动上创新,就要集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实现跃升性变化;与乡村振兴先行市、共同富裕示范区等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有机结合,增强清廉文化建设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贴合度”与“穿透力”。

四、过程性维度:体系推进

坚持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清廉文化建设要总体考虑、规划各项举措,制订、出台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与长期性的方案,进而在体系推进中,实现清廉文化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

一要形成共识。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党的精神家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其他社会成员要意识到清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稳住清廉文化建设的良好势头,切实巩固清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二要切实共建。清廉文化建设要多元主体合作共建,以形成建设共同体,即从参与共建走向共同体共建。不仅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政府主导作用,而且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增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市场主体及公民个人投身清廉文化建设的责任感,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各主体的能力素养,以各尽其能、各展所长。三要全面共享。对某一区域,积极推出清廉文化资源库,“线上”网络版与“线下”书籍版“菜单化”,使清廉文化建设更具象化、有形化、大众化;对若干区域,要注重区域协同发展,强化系统支撑,除监督协助、案件协办等,在清廉文化建设上要互通信息、借鉴做法、增进友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