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洪
哲人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读一本好书,不仅给人以正能量,还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少年时代读过的《可爱的中国》,就是这样一本励志好书。
《可爱的中国》一书,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的。其中包括《可爱的中国》《清贫》《给党中央的信》等10多篇遗稿。书中文笔生动流畅,为世人展现了一个挚爱祖国、不忘初心、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中国人的光辉形象。
在崇拜英雄的小学时代,我写过一篇作文,引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来歌颂方志敏,表示要努力学习,继承烈士遗志,长大后成为有用之才。在尔后的岁月里,他也一直是我清白做人处事的学习标杆。
年近古稀,重读《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的崇高形象,依然栩栩如生地在我脑海回旋:
一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方志敏坚定地认为,欲求得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能靠哀告、乞求,必须“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不再有贫穷和灾荒、混乱和仇杀、饥饿和寒冷……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我们民族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方志敏烈士的字字泣血,曾唤起许许多多的优秀青年走上救国道路,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维护国家独立与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
二是他坚定的革命理想与信念。在该书首篇的《方志敏自述》中,他坚信只有“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最后胜利,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革命一定要得到最后的胜利,这是绝对的真理,同时,这也是我的基本信仰”。面对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他义无反顾地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他所创建的赣东北红军和根据地,为中国共产党人开展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在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授予他红星勋章,以嘉奖他“为苏维埃政权而艰苦奋斗”的卓越功绩。
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入侵、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方志敏率部北上抗日,征途的艰险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坚强战斗意志。1935年1月,他在同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因叛徒出卖不幸被俘。面对敌人的严刑、诱降与屠刀,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地宣告:“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当年8月,年仅36岁的方志敏,拖着沉重的脚镣,昂首挺胸,慷慨赴死。他用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壮歌。
三是他安贫乐道、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方志敏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这与他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政治本色密不可分。他认为:“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他不仅这样说,而且身体力行。他被俘后,敌人搜身时,他身边除了一只怀表与一支钢笔,竟连一个铜板都没有。他战斗的一生、清贫的一生,展示了一个共产党人冰清玉洁的优秀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方志敏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了身后千千万万的国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甚至还感动了监狱内的几位人士,其中南昌一个监狱的文书高家骏,他是绍兴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为方志敏传递部分书信文稿,几经辗转,从而使这本《可爱的中国》的原稿得以存世谕人。
烈士笔下“可爱的中国”早已成为现实,他热爱祖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高尚精神风范,惊天地、泣鬼神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必将激励后人不断向前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