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梦琪
按照惯例,八月份是暑期出游最火爆的季节。然而,疫情变化令这个八月的暑期旅游市场猝不及防,刚进入旺季便来了个“急刹车”,按下了“暂停键”。
进入八月以来,随着一些外省热门旅游目的地“暂停营业”,不少原本计划好远游行程的绍兴市民被迫修改出游计划。记者从市区几大旅行社了解到,一方面各大旅行社再次忙着各种退团、善后工作,另一方面,取消了出省游、出市游计划的市民,纷纷寻觅合适的本地景点,“舍远求近”作本地游。
团队骤减,年轻人“打卡”不减
以往暑假,研学游是绍兴各大景区的主流,不少研学课堂外还会出现排队等“翻桌”的现象,然而今年暑假,受疫情影响,团队游客不断减少。记者从绍兴文旅集团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景区的团队游客骤减,但省内游客为体验研学游自行到绍兴“打卡”的却日渐增多,不少绍兴本地学生也纷纷“组团”到各个红色景点开展研学游。
“刚刚追完《觉醒年代》,特意来绍兴重温电视剧里的经典,鲁迅、蔡元培……绍兴出了一大批铮铮爱国青年,值得实地“打卡”缅怀。”在绍兴鲁迅纪念馆,来自杭州的85后妈妈陈朱燕妮正在给7岁的女儿讲解鲁迅的故事。记者了解到,暑假以来,“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鲁迅与共产党人”“敦煌绍兴历史文物展”等一系列展览,为“打卡”绍兴的省内和本地游客端上了一道道新鲜的文化大餐。
往年,趁着暑假,大学生们往往会出省、出国旅游。今年,这部分游客有不少留在了本省、本地。
这几天,夜幕降临时,安昌古镇广场上拉起银幕,放起电影,几位年轻人边看电影,边和当地居民聊天。“我们是宁波过来的,到安昌一家民宿住两天,白天看名人故居,晚上体验古镇老街,感受当地人的生活,进行沉浸式旅游。”00后大学生小陈和同学今年再次被抖音里的某个片段“诱惑”到了安昌,“刷视频刷到了安昌的酒酿馒头、南瓜花……很诱人,就和同学‘说走就走’,趁暑假的尾巴赶紧来打个卡。”小陈说,从宁波到绍兴,既近便,又不违反学校的相关防疫规定,很合适。
舍远求近,好民宿一房难求
这个周末,越城区的邵先生将带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一起前往新昌县东茗乡下岩贝村一家网红民宿,完成今年的暑期游。若不是受本轮疫情影响,邵先生本应该带着孩子前往西安看兵马俑。“一改再改,把西安改到了衢州,奈何疫情形势变化太快,最后就变成了本地山中两日游。”邵先生告诉记者,每年暑期他都会带着小孩子出去走走,“感受绍兴乡村变化也是一种选择,毕竟安全第一。”
像邵先生这样“舍远求近”的市民不在少数。记者从下岩贝村网红民宿“山中来信”了解到,该民宿13个房间,记者采访时,预订已经排到了下周,几乎全满。“最近这段时间绍兴本地游客过来度假的很多。”民宿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省外“退订”游客基本与市内“加订”游客持平。由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前来打卡的游客住着格外放心。
骤然紧张的疫情形势,改变了很多人的出行安排。据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显示,7月29日平台总退订量达到日常的4倍;据“携程”提供的数据,截至8月2日,已经有九成以上的酒店和机票订单完成了自助退订。
位于嵊州市西白山上的FUN星空露营基地,连日来收到了上海一些旅行社的大规模退订。“我们原来都是由固定旅行社承接上海一些企业的团建项目,利润也比较可观,但这次因疫情影响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该基地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此,上个月他们开始针对暑期市内游客推出了一系列团购优惠和亲子体验活动,一段时间实行下来,本地游客持续增长的预订量能基本弥补退订的损失。
上周末,家住柯桥区的张雁带着自己的“亲子团”来到上虞区采摘鲜果、打卡民宿。“以往我们每年暑假至少坐一趟飞机,去大西北、大西南玩一圈,让孩子去外地参加一个夏令营。”张雁告诉记者,如今趁着疫情游绍兴,突然发现绍兴的民宿和乡村旅游发展得好快,除了上档次的住宿,还有亲子活动、研学活动、技能学习等内容,本地游也能游出新鲜感。
“疫”起求变,旅游业纷纷自救
7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紧急通知,指导A级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控制游客接待上限,确保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指导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严格执行相关要求,加强风险研判,优化产品供给,强化关键环节管理,不得组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不得开展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机票+酒店”业务。
受疫情影响,目前绍兴各家旅行社承接的省外游客团队量呈断崖式下降。面对严峻现状,旅游业纷纷求变自救。
位于柯桥区的东方山水乐园内,外来游客骤减让园区内少了几分热闹,多了几分安静。但记者发现,一到周末,还是有不少人进园,平均下来该乐园日均进园人数也超过千人。“今年针对本地游客我们推出了年卡,不少柯桥本地的市民都办了,一到周末他们都会带着孩子来玩。”东方山水乐园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两天,上虞区铁血少年训练营的李教官也异常忙碌,原本暑期开始该训练营精心打造了一批外省夏令营线路,却被疫情完全打乱了计划。“我们很快就将省外线路‘拉’回绍兴本地,把原先精心设计的活动安插在绍兴本地各个区(市、县)的户外教育训练营中,效果立竿见影。”李教官告诉记者,目前每天他们训练营都会接收1至2个绍兴本地学生团队。
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疫情现状,旅游企业不必一味追求高密度客流,而是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挖掘整合周边资源,在低密度的周边游、乡村游、轻休闲、微度假上寻求转化。同时,结合绍兴的大型艺术展等活动,开创研发一批文创、特色商品等,进行线上销售。“未来的旅游业,不再是大而泛的走马观花团,而是小而精的深度体验团,旅游企业也可借此机会倒逼自己,转型提升,打开更多细分市场。”该负责人表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