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快文旅融合擘画共富蓝图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核心提示

——上浦镇创建文旅特色型城镇样板综述

上个双休日,上浦镇梅坞村一家小店里,店主郑茂龙正忙着把货架腾出来,放上矿泉水和各类饮料。“开了20多年小店,以前光顾的是清一色的本村村民,如今外地游客多了起来,矿泉水和各类饮料热销。”郑茂龙说。

今年4月17日,上浦镇文化旅游节在梅坞村开幕,蜿蜒的古道,茂密的竹林,游客络绎不绝。郑茂龙小店的矿泉水和各类饮料卖断了货。

梅坞村能够成为“网红打卡地”,靠的是当地政府连续上马两期梅坞古道项目。梅坞古道东起上浦镇梅坞村,西至长塘镇长塘村,全长约5公里。幽深的山谷,蜿蜒的古道,潺潺的碧水,茂密的竹林,这条位于梅坞岭山麓、兼具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的古道,令人流连忘返。

村口一处标志性的古树群,便是梅坞古道的起点。“古树群种植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经200多年,又叫‘悔过树’。”当地村民说。穿过小桥,就正式踏上了梅坞古道,沿途是澄湖、石雪岙、红色小道、聚贤台、驿站等景点。

“我们正在着手实施梅坞古道三期项目,在竹林深处建一个滨水型广场,投资300余万元。”梅坞村党总支书记倪国鑫说。

灵秀山水间,四季美景各有风情。除了梅坞古道,东山村的东山湖碧波浩渺,景色旖旎;石井村的石井水库水杉倒映、白鹭栖息;大善小坞村的千亩荷塘花开正艳,游人如织……

上浦是上虞区文化高地,是一座千年古镇,曹娥江蜿蜒贯穿全境。这里是浙东唐诗之路的一段,更是虞舜文化、越窑青瓷文化、东山文化的交汇地。

去年以来,上浦镇以“青瓷之源、诗画上浦”为发展定位,着力推进“五星达标、3A争创”活动,加快文旅融合,致力打造省级“文旅名镇”,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示范样板镇、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镇、省级卫生镇等殊荣。该镇大善小坞村、东山村成功创建市级3A示范村,梅坞古道、石井水库等成为“网红打卡点”。

令人瞩目的是,在2021年度全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中,上浦镇跻身“创建文旅特色型城镇样板”行列。“我们将以打造省级‘文旅名镇’为契机,加快推进‘一轴两翼’建设,力争实现两翼齐飞。”上浦镇党委书记傅飞军说,这一轴就是以曹娥江为主轴,两翼即曹娥江东岸打造大东山景区,西岸打造瓷源文化小镇。

8月30日上午,张敏顶着烈日,从东山湖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指挥部赶往心宿东山大观酒店施工现场。在曹娥江东岸东山湖一侧,一幢幢白墙黛瓦的中式建筑拔地而起,施工人员正在场外种草、植树。“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竣工了。”张敏笑着说。

张敏是指挥部负责人之一。东山湖相传为东晋名相谢安屯兵牧马之地,原先已有投资商在这里打造东山湖景区,2017年底,浙江春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言荣收购了该项目,接过了接力棒,计划打造总投资15亿元的东山湖文旅综合体项目。

这个项目,被列入2018年浙江省第二批重大产业项目,主要包括心宿东山大观酒店、越窑青瓷博物馆、天香茶文化博物馆、运动休闲娱乐中心、环湖骑行道、四季仙果种植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等。

作为项目的主体工程,心宿东山大观酒店2019年8月打下第一根桩基,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有望在今年国庆节前竣工。

“这个民间投资项目,将撬动大东山景区显山露水。”上浦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上虞区有关部门正在高标准规划大东山景区。

此前,上浦镇已将国庆寺修缮一新,谢安墓、洗屐池、蔷薇洞等遗迹保存完好。东山江边山壁间有一形如手指的巨石,名“东山指石”,是东山著名景观,石下有谢安垂钓的钓鱼石和指石潭。

今年3月28日,曹娥江上浦船闸及航道工程第一标段上浦大桥项目正式竣工通车。“大桥好像一根金扁担,一头挑起大东山景区,另一头挑起瓷源文化小镇,为上浦镇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浦镇镇长骆晶晶形象地说。

总投资超1亿元的曹娥江上浦大桥,是继东山大桥之后上浦境内的第二座大桥。该桥全长965米,宽15米,连接上浦昆岙、东山两村,历时近2年建成,接线及桥梁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全程设计通车速度为60km/h,进一步优化了周边交通环境,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也为上浦镇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今年7月10日,在上浦镇党委牵线搭桥下,东山村和大善小坞村两个市级3A示范村结成党建联盟,抱团迈上了共同富裕路。

抱团发展,两个村携手推出了“瓷源诗路”研学游、曹娥江诗路驿站、乡村振兴直播生态产业园等6大致富项目。其中,乡村振兴直播生态产业园引入浙江缘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规范运作,打通新农人直播培训孵化、直播带货等致富路径,大力发展直播经济。

8月30日下午,送走一批参加研学游的小游客,顾少波开始打扫青瓷教育研学中心。“暑假里,几乎每天都有游客来预约研学。”顾少波兴奋地说。

顾少波是上虞顾氏越窑青瓷研究所负责人,去年3月,他把研究所总部搬迁至位于上浦镇大善小坞村的瓷源文化小镇。“青瓷文创研发、制作和体验,将成为这里的特色。”顾少波说,顾氏越窑青瓷研究所包括越窑青瓷工坊、青瓷产品展示中心和青瓷教育研学中心。

上浦镇是公认的青瓷之源,境内散落着400余座西晋至东汉的古窑址,其中禁山窑址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如今,总投资7亿元的瓷源文化小镇艺术引领区,已成为吸引市内外游客的一个“网红打卡地”。小镇艺术引领区从2017年开始建设,其中一期国际陶艺中心已成为研学游的一方热土;二期美术馆和白明大师工作室主体结构已于近期完成,顾少波越窑青瓷、古越轩、越青堂等艺术家工坊已投入运营;三期陶瓷高等研究院、综合广场、研学旅游项目等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了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上浦镇在艺术引领区对面,还打造了千亩荷塘。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艺术引领区旁,是已开园两年多的凤凰山遗址考古公园。从2017年窑址保护棚建设竣工始,这里景观园林绿化工程、考古工作站等相继建成,古窑址观光区、友谊水库湖田区、考古工作站体验娱乐区等相继建成,凤凰山遗址公园已成为一个集考古科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的文化公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

上浦镇总投资2000万元的上浦镇矛调中心、便民客厅已建设完工,即将运行。

为真正实现“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做到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上浦镇矛调中心和便民客厅以“便民”为中心、以“安民”为保障、以“助民”为动力、以“乐民”为载体,不断加强“两个中心”平台建设,着重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真正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

为了让更多群众感受生活之美,上浦镇科学规划“一心、两带、六道”城镇结构,由北向南依次形成门户、工业、生活、教育4个风貌区。今年计划投资约1.9亿元,实施镇全民健身广场、集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邻里中心、集镇夜景亮化等9个工程项目。

随着文旅融合的扎实推进,大批市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上浦镇干净、整洁、宜居、美丽的集镇环境也让游客眼前一亮。原来,按照“全域整治、精致品质、文明美丽、以民为本”的思路,上浦镇建立健全第三方长效保洁机制,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重点解决好集镇范围内各类环境问题。

上浦镇将全镇13个行政村的文化礼堂一次性统筹规划,与美丽乡村、3A级景区村等规划融合,充分运用青瓷文化、东山文化、孝德文化三大文化元素,让文化礼堂彰显上浦特色,增添文化韵味。该镇结合组团式中心村、美丽乡村升级版、“五星3A”等中心工作,依托村部、祠堂等公共场所,因村制宜排定五年建设计划,整合空间、项目、资金等资源,循序渐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通过单体独建、利用改建、功能合建三种模式,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在全区率先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

为了充分发挥文化礼堂作用,上浦镇配备专职管理员,制定管理办法,出台《关于推进文化礼堂常态化运作的实施意见》专项政策,每年落实运行奖补经费80余万元。目前,全镇已组建村级文艺团13个、文艺队伍41支,拥有文艺骨干百余名,按照“一月一场、一年一轮”的要求,每月安排一个村主办一场文化走亲“村晚”活动。

东下脚下,曹娥江畔,随着新一轮美丽城镇建设扎实推进,一个文旅名镇正站上风口,迎风起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