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发生后,市卫生计生委迅速组织专业医疗救护、心理疏导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援、疾病防疫、心理干预等工作。截至昨日下午2时,我市共出动救护车63辆次,市直四家医疗机构组建医疗队,共出动医务人员363人次到现场医疗急救,院内参与待命、抢救、会诊的医务人员179人。莲都区卫计局出动医务人员247人次到现场,里东村两个医疗服务点共为群众和救援人员服务590次。
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组成应急救援医疗小组、后勤保障小组迅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医疗救援。考虑到现场情况复杂,又增派了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重症医学科、创伤外科、神经外科专家和护士等奔赴灾害现场。截至昨日下午2时,市直医疗机构共接收受灾群众22人,其中2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住院治疗,目前该病人病情在实时监控管理中,病情稳定。
灾情发生后,卫生计生部门迅速投入到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中,截至昨日下午2时,市、区两级疾控机构紧急出动56人次专业人员,对受灾区域开展全面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灾后因水源污染等原因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据了解,市直医疗机构已全面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床位、设备、药品和医护人员都已充分准备到位,截至16日下午2时,市直医疗机构在现场设立2个医疗急救点,派出6辆救护车待命,负责现场伤员急救运输,以确保伤员得到有效救治。另外,还在现场设立2个医疗急救点,每个点都安排了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为临时安置百姓提供救治服务。截至昨日下午3时,两个临时医疗服务点共接诊500余人次。
为安抚遇难者家属,市、区卫生计生委(局)成立心理干预组,派出心理专家67人会同心理干预志愿者,对遇难者家属、周边村民100多人次开展心理评估和危机干预,并着手制定进一步的心理干预方案。
■水利
险情发生后,市、区两级水利部门立即启动地质灾害特别重大Ⅰ级响应预案。
11月13日深夜,里东村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造成原河道受堵,形成堰塞湖,造成当地老百姓生命和财产重大损失,同时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水利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及时搭设人工河,迅速排除堰塞湖。但考虑到可能发生强降雨,原搭设的高速公路人工河道不能满足排水需要。昨日上午,水利部门结合地形和抢险救援方案,抢挖排水渠,利用沙石料和土工布等材料新筑成一条长约近百米的临时排水渠道,利用渠道自流形式进行导流,目前导流效果明显,并为保障未来可能发生的强降雨天气提前作好准备。
■交通
市、区两级公路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公路应急抢险队伍于11月13日23时30分到达现场投入救援。截至昨日12时,交通、公路部门已投入抢险机械设备45余台(辆),抢险人员147人,市运管局派出4辆大巴车参与应急救援,其余交通救援队伍、人员实行24小时随时待命。
15日上午,省、市两级公路、质监部门对滑坡体影响范围的金丽温高速公路设施(路堤、桥梁)再次进行检查。经勘查,高速公路设施未受损,状况总体良好。
为保救援通道畅通,我市交通部门通过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情报板、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发布路况提示信息,并会同交警部门,通过现场指挥疏导的方式,引导车辆有序通行等。
■国土
我市国土部门立即启动地质灾害Ⅰ级应急响应,成立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小组,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参与救援。
灾情发生后,省国土厅带领专家组于14日凌晨4时到达现场,参加指导灾后抢险和应急处置工作。国土部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专家组也于14日晚赶到灾害点并连夜踏勘现场。部、省两级专家合作联手,开展应急调查、隐患排查、次生地质灾害防范等工作:建议将高速公路以西、北侧小桥西侧道路以南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并设立警戒标志。
针对此次滑坡体土方量巨大而可供临时清卸的点很少的问题,我市国土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对周边进行踏勘,确定6处可清卸场地作为土石方和废渣堆放场,并对其中的雅溪镇污水处理厂公路对面地块(约40亩)进行了分户测量,确保抢险进度不受影响。
同时,我市国土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大排查,新发现疑似地质灾害隐患点7处,并将其纳入监测范围,落实专人负责监测;邀请部、省专家对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隐患点,进行分析、会商和研判,对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建设
市、区建设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为里东村受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市市政设施管理处组织应急分队,出动应急车,携带大、小型抽水设施参与救援,开展排水作业。并积极联系兄弟城市同行支援,调配水泵等救援设备投入抢险工作。
市质量监督站紧急动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组织建筑企业等,发挥自身设备优势,投身到抢险救灾中;市旧城改造公司给里东村受灾群众送去矿泉水、方便面、棉被等物资。
市建设局提早谋划,与莲都区建设分局对接,帮助里东村做好重建规划设计工作。
■民政
灾情发生后,市、区两级民政部门迅速启用避灾安置点——距救援现场不到100米的李氏宗祠,开展转移、安置灾民工作,截至昨日12时,共转移群众320余人,集中安置70人,保障了灾民的人身安全,确保受灾群众平稳过渡。
灾害发生后,市民政局迅速协调全市殡仪资源和人员力量,落实遇难群众的遗体接送、整容、存放等工作。在充分整合市区殡仪资源的基础上,龙泉市殡仪馆、缙云县馆仪馆、庆元县殡仪馆均派员、派车支援救助工作。截至昨日15时,参加此次殡仪工作的殡仪车辆6辆,工作人员34名,全体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连续工作,已平稳接收、妥善安置25具遇难者遗体。
为了方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莲都区民政局通过网上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救灾物资和善款捐赠途径,分别在区民政局和里东村村委会开设现场捐助点。
■电力
灾害发生后,国网丽水供电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连夜安排部署救援保电工作,迅速调集36名应急人员并携带3台汽油发电应急照明灯、7台便携应急照明灯等设备物资赶赴现场,立即为抢险救援提供应急照明。
为避免受灾现场人员发生触电危险,抢修人员对里东村配变实施停电作业。在有序的指挥下,抢修人员昼夜作战,克服了恶劣的天气以及复杂的地质情况,冒着现场不时有滚石落下的危险,全力参与抢险。
据悉,丽水供电公司、莲都供电公司抢修人员24小时坚守在事故救援现场,根据现场救援需要,及时调整供电保障方案,积极协助配合丽水市委、市政府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截至昨日22时,救援保电期间,丽水供电公司共出动大型应急发电及照明车辆11辆,移动照明设备32台,应急发电机5台,碘钨灯等照明100余盏,并准备充足帐篷、电线电缆等救援物资,架设现场临时供电线路2000多米,实现了救援现场电力供应全覆盖。
■农业
市、区农业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派出人员赶赴现场,排查是否造成畜牧业损失情况;迅速组织人员和救灾物资于14日一早赶到里东村,给现场的救灾人员送去雨靴、雨衣、手套100多套300多件、环境消毒药剂600多包、喷雾器5台,以及部分阿莫西林、创可贴和碘伏等药物,以供现场应急之需。
在救援现场,市、区农业部门开展了疫情排查、组织消毒等工作。
接下来,市、区两级农业部门将继续加大对事故现场和周边养殖场排查力度,一旦发现有压死、淹死畜禽,立即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对周边养殖场加强动物免疫、养殖场环境消毒工作,防止动物疫情发生,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商务
险情发生后,市、区两级商务部门迅速响应,扎实做好救灾救援物资保供工作。
市、区商务部门迅速启动生活必需品供应应急预案,及时联系应急储备企业组织生活必需品调配。中石化丽水分公司、丽水百货大楼、北山狼、雁皇羽绒等应急储备企业积极配合,及时组织货源调运,确保救援物资第一时间运往灾区。第一批物资于14日凌晨3时前送至救援抢险现场,确保参加救援人员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轮换休息,并重点保障好参加救援官兵的必需用品,如雨鞋、雨衣、袜子、工程机械和发电机用油等。
截至昨日15时,市、区商务部门累计调度配送矿泉水900箱、牛奶170箱、干粮(蛋糕)460箱、水果300箱、行军床350床、棉被500床、毛毯200床、雨伞100把、雨衣1300件、袜子400双、雨鞋600双、方便面40箱、早餐1万份、盒饭1.25万份等。
■通讯
灾情发生后,丽水三大通讯公司应急队伍连夜抢修并对通讯基站容量提升扩容,目前通讯状况基本稳定。
灾情发生后,中国电信丽水分公司应急通信小分队第一时间携带海事卫星电话赶赴现场,保障救灾指挥工作。截至昨日3时,丽水电信公司共出动救灾人员195人,出动车辆30余辆,提供了全球眼设备、无线信号发射设备、无线宽带设备、天翼对讲设备、电话机交换机等通信设备。
丽水移动公司第一时间对里东、雅里基站进行半速率扩容,同时在现场设置应急电话服务点、4G网络上网服务点,并为现场救援指挥部提供无线座机等。截至昨日上午12时,丽水移动公司累计出动现场保障人员157人次,机房保障人员79人次,布放光缆2公里,设置4G网络上网服务点1个等。
丽水联通公司及时出动维修保障人员,出动通信电源车、抢修车等参与现场救援,提供主要面向消防、武警等部队做好视频系统及单兵系统信息化应用的技术及服务支撑。扩容新增里东基站4块BPK版、一套RRU用于增强小区覆盖,铺设里东村临时备用光缆5公里,提供无线终端及大流量数据卡一套(消防)用于数据传送。
莲都区华数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里东村抢修广播电视线路,于11月14日中午全面恢复里东村广播电视信号。昨日上午,莲都区华数公司全力接通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多条线路,连接指挥部与对面山上的农村应急广播高音喇叭,并新配置6只高音喇叭,下午13时左右完成高音喇叭安装。
(文/本报记者
林坤伟
图/记者
雷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