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J.D.
Power获悉,2015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显示,车辆可靠性今年取得巨大进步,接近成熟市场水平。自主品牌的可靠性进步最为明显,与国际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小。
J.D.
Power车辆可靠性研究衡量拥车期在37-48个月内的车主在过去6个月期间遇到的问题,包括8个问题类别(发动机/变速系统、车身外观、驾车经历、配置/操控/仪表板、音响/娱乐设备/导航系统、座椅、空调系统和车身内装)的202个问题症状。总体可靠性由每百辆车出现的问题数(PP100)来衡量,分数越低表明质量越好。
中国总体车辆可靠性取得了进步,接近成熟市场水平:2015年平均问题数为156个PP100,与2014年(193个PP100)相比减少了37个PP100。车辆可靠性持续的进步让中国更接近于美国成熟市场水平,同期相比,中国车辆可靠性与美国的差距为9
PP100。
国产品牌进步最为明显,按品牌原产国划分,自主品牌进步最大,问题数减少了48个PP100。另外,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继续缩小,从2014年的43个PP100减至2015年的27个PP100,发动机/变速系统问题(16个PP100)占这个差距的将近60%。
报告显示,可靠性显著影响客户忠诚度,如果遇到一个或更多问题,车主忠诚度下降将近一半,只有16%的车主表示他们“肯定会”推荐同一车型,
5%的车主表示会再购买同一品牌,而这一比例在没有遇到问题的车主中为28%和10%。
尽管车辆可靠性有显著提升,但是故障相关问题仍然是中国市场面临的弊病。在美国车主提及的问题中,有33%与故障相关(其余与设计相关);在中国车主提及的问题中,有55%的问题与故障相关(其余与设计相关)。
销量有望达25万辆
中国将成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国内新能源车市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在首届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领袖峰会上表示,根据协会口径统计,中国新能源汽车今年销量将有望达到22万-25万辆,而此前世界最大新能源车市场美国全年销量约为18万辆。按销量计算,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无悬念。
据了解,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便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各部委在购车补贴、税费减免、金融支持、政策支持等各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建立了从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购买、使用到监管等方面较为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以北京为例,不仅对纯电动车实施不限行的政策,同时已取消最新一期的新能源汽车摇号政策。
在此背景下,尽管2015年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处于低迷态势,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却呈现超速增长态势,纯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数据均出现成倍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0.69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8.71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4.55万辆,同比增长3倍;1-10月全国累计销售17.11万辆,同比增长2.9倍。
与此同时,在车企方面,各大整车企业都不甘落后,纷纷研发新能源车型抢占市场,以日前举行的广州车展为例,此次车展不仅把新能源汽车设立独立展示区域,而且还单独举办了电动汽车展览会,其中,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混合动力等十余款新能源量产车型亮相,覆盖了自主、进口、合资品牌。
不过,许艳华指出,国产新能源汽车整体质量仍处于中低发展水平,在安全性、动力电池、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