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少珍
钟土军
黄晓兰
日前,松阳县环境监测站发布的松阳县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松阳县城环境总体状况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97.8%,PM2.5均值比去年同期下降17.09%,公众生态满意度79.61%,比去年提高11.76%。“松阳蓝”成为田园松阳一道新景观。
禁燃禁尘打造“城市蓝”
从6月1日开始,该县实施县城主城区内限制燃放和销售烟花爆竹的规定。“以往,特别是在节庆日,烟花爆竹那是一个比一个响亮持久,居民们被吵得休息不好,污染更是严重。”家住某酒店附近的许女士曾经“深受其害”。现在,一纸禁燃令发出后,全城响应,婚嫁宴请全都文明操办。连环卫工人都说,“没了烟花爆竹,扫地不再费劲,真好!”
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该县建设部门对多条城市主干道进行了黑化改造,并扩大城区主要道路洒水范围,增加洒水频次。同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要求施工现场围挡、工地砂土覆盖、工地路面硬化、拆除工程洒水、出工地运输车辆冲净且密闭、暂不开发的场地绿化落实、外脚手架密目式安全网安装等七个项目必须做到100%。多管齐下有效治理了城市扬尘现象。
另外,自今年9月1日起,该县扩大了“黄标车”“无标车”限行区域,并加快“黄标车”淘汰速度。今年截至目前已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522辆,淘汰率居全市第二,高污染车辆尾气排放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露天禁烧确保“农村蓝”
该县从去年底开始,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各乡镇(街道)纷纷大力开展秸秆禁烧教育和宣传,环保部门也组织人员加大对田间地头的督查。
玉岩、枫坪等乡镇倡导菇农利用废弃秸秆循环种植食用菌。县食用菌办公室负责人说,理论上,利用农作物废弃物袋栽食用菌生物转化率可达70%以上,每投料1000公斤,可产鲜菇700公斤。另外,利用农作物废弃物袋栽食用菌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生长速度快、周期短,既降低培植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减少了焚烧后的空气污染,一举多得,可大大发展利用。
环保部门则采取全天候巡查方式,只要发现一起便惩处一起通报一起。5月26日,县环保局对新兴镇村民李某开出了全县首张秸秆露天焚烧罚单。截至目前,共出动巡查人员900余人(次),制止秸秆焚烧监管失控点450余起,并对2起秸秆露天焚烧行为进行了行政立案并罚款。在处罚个人的同时,对全县群众也起到了“警示”作用,农村秸秆焚烧现象日渐减少。
如今,走在乡间小道上,“狼烟四起”的不良景象已经消失。
减排降耗缔造“园区蓝”
9月24日,建设在浙江科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成功通过评审验收。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可省下费用不菲的电费,减少碳排放。
现在,该县江南工业区块厂房屋顶新建了约60万平方米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总装机容量50兆瓦,年发电量0.6亿千瓦时;王村区块4家企业动工建设了光伏电站。下一步,该县还将在整个工业园区继续建设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发电项目,预计总投资4.5亿元,赤寿区块也将兴建占地1000多亩的大型地面电站。
今年3月份,该县制定出台《工业企业清单管理和监管方案》,8月底又出台《加快推进不锈钢企业煤改天然气炉窑改造、酸洗场地改造的若干意见》,以政策支持与严格管理相结合方式大力推进园区企业生态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已有3家不锈钢企业完成了酸洗场地一体化改造,3家合成革企业完成水气一体化治理设施建设,39家企业完成一般固废堆场和煤堆场规范化建设。
“尽管新设备上马增加了企业成本,但依法守住生态底线才是守住企业发展的根本。”该县各家企业正在不断提挡升级有效控制工业污染,努力打造“松阳蓝”。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