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由西班牙中国商会首任会长周旭峰董事长领头的“小鸟会”慈善之家一行22人来到缙云县大洋学校,为“小鸟会”捐建的电子阅览室举行揭牌仪式,为这里的贫困学子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电子阅览平台。
此次的捐建活动由大洋镇前村老乡杨俊亮牵线搭桥,“小鸟会”成员出资25万元,为大洋学校捐建了一个拥有40台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用以改变山区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该电子阅览室拥有最新的中小学电子图书阅读系统,是一个配置高标准的现代化电子阅览室。
据悉,“小鸟会”慈善之家的成员都是由青田的华侨同胞们组成,他们从小就在外创业,失去许多学习的机会,但身在异乡却心系故土,他们希望能为家乡略尽绵薄之力,目的是通过“小鸟会”的善举,发动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到善举中来,努力把慈善事业当成一种社会责任,为需要帮助的群体付出更多的爱心。
仪式上,“小鸟会”的爱心人士还为结对的贫困学生送去了
500元善款和爱心书包。
吴利强
周静思
莲都区城东成技校:
和谐教育进社区
你知道幸福夫妻之间的好习惯吗?婆媳翁婿关系如何正确处理?邻里关系中有哪“三戒”?近日,莲都区城东成技校的讲师团来到莲都区紫金街道东升社区,为这里的村民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和谐教育课。
当天,社区老人协会会议室早早就坐满了前来听课的社区居民。来自丽水电大的研究生导师施蕾芬教授热情地为大家作了一个题为《树文明之风
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健康讲座。结合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施教授着重讲述了家里家外的相处之道,比如夫妻之间多说鼓励的话,少指责,走路肩并肩或手牵手等;婆媳翁婿在感情上互相沟通、道义上要互尽义务、利益上妥善处理;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就必须做到三戒,即一戒自扫门前雪,二戒多心多疑,三戒小心眼。
当然,看到前来听课的大部分是莲都区的本地居民,施教授特意选用了发生在莲都本地的各种新闻案列进行讲述。这一暖心的举动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热烈欢迎,大家的参与性积极也特别高。
“这些道理讲得真好,这个课听得真过瘾!”社区居民朱玉莲婆婆握着施教授的手说,“下次你还来上课的话,我要打电话叫我的两个女儿也来参加。”
本次讲座属于该校和谐系列讲座中的其中一站。由各社区、各村自主选择讲课内容,列出“菜单”,再由学校统一安排授课。“这种授课方式比较符合社区居民的需求,不会浪费资源。”城东成技校的蓝军平校长表示,“接下来将努力开发精品社区培训,真正做强社区教育。”
於红
遂昌三中小型图书室随处可见
学生阅读方便又轻松
或蹲、或坐、或站、或倚,学生三五成群、一簇簇围在一起阅览图书、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快乐……好一道亮丽的阅读风景!日前,遂昌三中“书香校园”建设又添新景。该校积极探索图书流动模式,在各班设立小书柜的基础上,又在门厅、过道、走廊、楼道拐角等校园公共场所显眼处安装书架,让图书室“席地而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翻阅图书,轻松阅读。
遂昌三中现有42个班级,2000多名学生,鉴于校舍陈旧,场地拥挤,学校图书室、阅览室不能同时满足学生阅读,为使五万七千多册图书不致长眠书架,该校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在学校各场所起眼处架设书橱,让学生在课间休憩间隙、课外活动、茶余饭后随时都能汲取阅读营养。
“现在学生阅读量明显增加了。由于是在教室外阅读,学生们没有束缚,很放松,真正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负责图书管理的蓝新婷老师说。
周文胜
缙云碧川小学:
教你学讲缙云方言
“后生嘛”“旧年”“午前”“项颈”“烂派”……10月30日,又到了周五社团时间,缙云县碧川小学“zānɡ
yuǎn
nɑn”社团又是一派热闹的场景,老师王璐莹一字一句地教大家学讲缙云方言。咬舌嚼字之间,满满都是缙云的本土韵味。
在这个社团中,25名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讲方言。王老师通过研究缙云方言、研究缙云历史,教会大家讲纯正的缙云方言。社团每周五开一次课,并把许多在普通话中难以表达的情感、动作通过“缙云话”表现出来。通过用缙云话唱校歌,用缙云话朗诵赞美学校的诗歌和情景剧的排练等活动,将方言与普通话并存发展,让孩子们都学会“两栖语言”。
“现在连三岁小娃都会讲普通话,但是很多人却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本地话,这对于我们缙云当地语言文化的传承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回想起开设“zānɡ
yuǎn
nɑn”社团的初衷,王老师有着自己的想法。“学好了方言,到哪儿都记得住乡愁。不管身在世界的哪一座城市,只要你听到缙云话,你就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丁君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