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站在新起点上的冷静思考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丽水日报

新起点,意味着新机遇,也面对许多新问题,新瓶颈。

第一个问题是:“两山”的畅途,如何打通?

对丽水来说,“绿水青山”要转化为“金山银山”,交通必须发挥好支撑和引领作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通过构建“三大通道”,来承接全省“四大交通走廊”,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畅途。

开放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丽水要积极开拓内外联动的“两纵两横”交通发展轴线,全面融入都市经济圈,打造浙西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力争以主角的身份在浙皖闽赣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打造金华(衢州)-丽水-温州交通发展轴。向东依托新老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和瓯江航道等至温州都市圈,向西依托衢丽铁路、龙丽高速公路等至江西方向。

——打造温州-丽水-南平交通发展轴。向东依托龙丽温高速公路和规划温武铁路等至温州,向西依托浦梅联络线、龙浦高速公路等打通至福建西部出省门户。

——打造金华-丽水-宁德交通发展轴。向北依托衢宁铁路、G528国道等至杭州、金华都市圈,向南至福建宁德。

——谋划杭闽广交通发展轴。向北接轨长三角,向南接轨海西经济区。通过“四轴”形成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骨干,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对外交通格局。

同时,要构建美丽城乡交通大通道。围绕美丽丽水、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四美”城乡建设,以“修一条路,造一片景”为目标,以美丽公路建设为抓手,依托打造28条美丽公路风景线,把规划建设中的39个特色小镇,18个4A级景区和13个3A级景区串珠成线,逐步实现城乡1小时交通圈,以城乡交通发展引领美丽经济发展。

——改造提升G322、庆景青、大港口至大顺等公路,连接画乡莲都、畲乡景宁、剑瓷龙泉、廊桥庆元,形成美丽乡村风景线。

——改造提升G235、S219、海口至舒桥等公路,串联田园松阳、童话云和、侨乡青田,形成美丽乡村风情线。

——改造提升S321、新碧至大洋、石练至南尖岩等公路,衔接仙都缙云、仙县遂昌,形成美丽乡村古韵线。

另外,还要构建黄金水域交通大通道。我市水网资源丰富,是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创建试点城市。境内有省内第二大河瓯江,第二、第三大人工湖千峡湖、云和湖,构建内河航运体系基础较好,现实的需求也比较迫切。

——提升航道运输能力。以实施瓯江航道整治工程为契机,全力推进“一干、三支、两港”建设,构筑一条以丽水港为起点,以瓯江为连线的货物出海通道。

——优化水路运输服务。加快建设内河公用码头泊位,在千峡湖、云和湖、南明湖等水域加大内河航运市场培育力度,推进“大港头-南明湖”生态示范航道项目,培育游艇经济产业链。

——加快改造渡运设施。分层次、分重点、分步骤组织实施码头、渡埠更新改造和渡船升级换代,为库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

第二个问题是:农村客运运营的机制,如何完善?

目前我市行政村总数为2691个,未通客车行政村数343个,行政通达率为87.25%,位于全省末位。“十三五”期间,要创新农村客运运行机制,争取早日实现“村村通班车”,着力要补齐发展短板。

——科学编制规划,明确农村客运发展目标。缙云县已率先开展农村客运发展规划编制,其它各县(市、区)也在按“村村通班车”为目标,编制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并制定年度行动计划,尽快实现“村村通班车”。

——围绕“四好”要求,改造提升农村公路。提升农村公路技术水平,加大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和管养力度,加快农村客运站场建设,为农村客运创造有利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农村客运发展机制。以班车客运为基础,推广“点菜式”柔性班车、“约租包车”“公交化经营”等多种农村客运经营模式。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对农村客运加大支持。推动人口内聚外迁、撤小村并大村等工作,提高客运通达率。

第三个问题是:绿色低碳交通的发展,如何推进?

未来交通的发展取向,必须高标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式,为保护好丽水作为浙江的绿色生态屏障注入正能量。

——全力创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我市于2015年1月被列为公交优先示范创建城市,争取到“十三五”末,全市公交车辆万人拥有率不低于10标台;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5%;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不低于3.5公里/平方公里,公交专用道设置率不低于11%;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不低于90%。

——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继续实施公交公务卡优惠政策。全面推行公交自行车IC卡“1+9”模式,并逐步将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向景区和乡村延伸。各县(市、区)还把10-20公里的“绿道”建设纳入美丽城乡建设第二批“六个一”示范项目,绿道全程连通,包含换乘点、休憩点、绿道标识等配套工程。

——着力推广应用新能源车。加大纯电动公交车推行力度,引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建立景区新能源车换乘中心等,到2020年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例不低于40%。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