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命至上大爱无疆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孙玮

阮春生

王巷扉

蓝东海

11月13日晚10时50分许,莲都区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30万立方米的巨大塌方铺天而下,房屋被冲垮,河流被掩埋,39名群众被山上滚落的泥石深埋,失去了联系。

灾难,冲不垮坚强的意志。

大灾面前,有一个强音在回荡:里东挺住,莲都挺住,丽水挺住!

举全省之力,举驻浙部队和武警部队之力,举全市之力!救援,抢险,搜救!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坚持不懈!

在军地联合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丽水人民与驰援的部队官兵、省内外救援力量同心协力,经过13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39名失联人员全部搜救寻获,其中1人经治疗生命体征平稳,38人遇难。

里东大救援,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和成果,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执政为民、情系人民的高度负责精神,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体现了部队官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斗精神,体现了浙江军民心手相连、鱼水情深的团结精神,体现了社会各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最美精神!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灾情就是命令。

从灾害发生的那一刻起,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部队官兵、社会各界的心就和灾区群众紧紧连在一起。

第一时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全力搜救失联群众,救治受伤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张高丽、杨晶、郭声琨、王勇等也分别作出批示。

第一时间——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给我市主要负责人打电话,立即作出批示,并在凌晨视频连线丽水,要求不惜一切力量尽最大努力迅速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的疏散和安置、安抚工作。

11月14日,省长李强、副省长黄旭明、省军区司令员张明才、省武警总队司令员白海滨、第1集团军副军长王秀斌等赶赴现场,指导部署救灾工作,迅速成立由副省长黄旭明担任现场总指挥的省一级联合救援指挥部。省领导王辉忠、葛慧君、刘力伟、袁家军等也分别多次给予指导和关心。

第一时间——

市委书记王永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成立了王永康任总指挥长、朱晨任常务副指挥长的市级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社会维稳、物资生活保障、交通保障、通讯电力保障、信息宣传、调查评估、善后安抚等10个专项工作组,市领导陈建波、毛子荣、卫中强、姜华、葛学斌、陈重、林亮、任淑女、戚永远、陈景飞等分任副指挥长,坚守救援一线,全力以赴做好救援的分管工作。

莲都区党政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现场救援指挥中心,下设17个专项工作组,全力抢险救灾。

市区两级第一时间启动特别重大地质灾害I级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建立了军地联合救援指挥部。指挥部24小时坚守一线,实行每日会商、专家研判、善后安抚、部门现场轮流值班办公等有效制度,并通过广泛宣传中央领导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抢险救援工作的指示,凝聚起“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强大社会动员力量。

王永康、朱晨连夜仔细察看滑坡区域地形、被掩埋住房分布情况,与救援单位负责人研究制定科学施救方案,并多次徒步深入滑坡体下方,仔细察看和了解滑坡山体松动情况,现场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

一个个“第一时间”,诠释着党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责任。

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全力抢救失联群众,尽快转移周边住户;

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力量,尽快确定失联人员人数、位置;

组织先进救援器械与专业救援人员,开展科学有序施救,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生活;

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全面开展地质灾害排查,抓紧消除隐患;

……

一道道指令从军地联合救援指挥部迅速发出,一队队抢险队伍开赴现场。

果断决策、周密部署、科学施救,一场汇集全省力量的生死大救援即刻展开。

举全省之力,驰援丽水。

在夏宝龙、李强等省领导的指示下,公安、武警、消防、通讯、电力、卫生、交通、建设、民政、人武部、乡镇、村等单位,省红十字会,以及民安、蓝天、户外、公羊会等26个社会专业救援组织,迅速奔赴一线,全力投入到抢险搜救中。

省国土资源厅、省地质勘探局派来了专家,省水利厅调集了大型抽水设备,省民政厅、省安监局派出了救灾专门指导组,省卫计委派出的国家级救助小组也星夜驰援……先后有24个省级部门单位的340多名领导、专家前来参加救援抢险。

举驻浙部队和武警部队之力,救助里东。

灾害发生后,省军区第一时间协调部队参与救援,南京军区第1集团军、二炮部队某基地、武警浙江总队、武警交通部队、浙江消防总队、丽水军分区、杭州疗养院、118医院、102医院等部队风驰电掣,汇聚里东,1450名官兵,日夜坚守在救援一线,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力量和装备。

部队先后有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王新海,省军区司令员张明才,武警交通部队司令员傅凌,省军区副司令员姚淮宁,第1集团军副军长王秀斌,二炮部队某基地司令员李洪军,省武警总队司令员白海滨等7名将军奔赴灾区一线指挥救援,省公安消防总队政委王建新少将也通过视频系统指挥抢险。

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抢险救援硬仗。

灾害发生后,王永康、朱晨等市领导每天坐镇灾区一线指挥部,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先后召开军地联合指挥部协调会、抢险救援指挥部会21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虞红鸣、市政协主席陈瑞商等市领导也来到灾区,察看灾情,为抢险救援出谋划策。

丽水市急救中心第一时间紧急调动医疗救护人员30人,出动救护车9辆赶到现场,抽调44名医务人员成立救治小组,参与伤员救治,开辟绿色通道。我市各大医院均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项救治组。

市、区两级全力为灾区提供物资生活保障,大米、油、矿泉水、方便面、饼干等供应充分,确保灾区群众有水喝、有饭吃、有地方住。

莲都区及时从各部门、乡镇(街道)抽调520余名干部,组建14个善后服务组,及时做好受灾群众及其亲属的接待、联络、安抚、安置工作。

……

灾难面前,没有什么比全力抢救群众生命更重要。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救援难度越来越大。生死竞速,除了靠争分夺秒、众志成城,更需要科学施救这把钥匙。

如何提高搜寻速度和实效?如何解决作业面蓄水难题?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雨天给抢险救援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满是泥泞的废墟上,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

一次次现场勘查、一次次激烈讨论,在灯火通明的帐篷指挥部中,一道道难题在深思熟虑中迅速得到破解,使救援工作更有序、更科学、更精准。

从灾害发生当夜救出的第一人,到19日中午,39名失联人员全部搜救出来,取得了抢险救援的重要成果。副省长黄旭明、省军区司令员张明才和武警交通部队司令员傅凌都认为,这次抢险救援创造了我国类似地质灾害失联人员搜救的奇迹!

最可爱的人以血肉之躯,牢不可破地挺立在废墟之前。

在感天动地的九昼夜救援中,将军靠前指挥、身先士卒,战士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在抢险救灾中,他们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他们无愧为英雄突击队!无愧为人民子弟兵!

省军区闻令而动,快速出击。

13日23时12分,莲都区人武部第一批民兵到达现场,立即开展救援抢险。

救援中,省军区政委王新海、司令员张明才亲临一线,坐镇指挥。

莲都区南明山街道人武部部长周丽珍,是一名女同志,在灾情发生后2个小时,就带着一支40人的民兵队伍,赶到了现场。冒着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山体滑坡的危险,她徒手挖掘,尽全力搜救被困人员,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累得双手起泡,直不起腰。周丽珍说:“救援民兵没有性别差异。”“只要撤退命令没下,我们就绝不回家休息。”

第1集团军,连续作战96小时,彰显出“风雨无阻,流血无畏”的铁血军魂。

接到灾情报告后,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迅即作出批示:“鼓舞士气、精心组织、密切军地协调,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做好自身安全。”

14日上午9时,第1集团军接到军区救援命令后,迅即成立救援指挥部,几分钟后副军长王秀斌就率领机关精干力量向事发地急驰。

王秀斌在现场连续坐镇5昼夜,要求全体官兵:“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的战斗就不能停止。”

副师长诸葛军亲自上阵指挥,每天在抢险一线,日均作业15小时以上,两天下来已是声音嘶哑嘴唇开裂,只能靠手势指挥。

工兵营长李韬、工化科长徐文东等干部不顾碎石滚落、再次塌方的危险,一直冲锋在前,抢险分队的34名党员干部组成了党员突击队,始终坚守在最关键的作业阵位和最危险的施工现场,给广大官兵作出了表率。

16日中午受领修筑排水渠任务后,迅即出动官兵40余人和部分工程机械,3个小时修筑了150米长拦水堤坝2条,清理淤泥垃圾1350立方米,胜利完成任务,确保暴雨来临施工不受影响。

在这场战斗中,第1集团军共有6名干部骨干提前归队、13人带病作业、18人面临退伍,但这一切,均丝毫未影响到他们全身心投入坚持在抢险一线。

二炮部队某基地主动作为,“带着一颗爱心来,不留一粒尘土去”。

灾情发生后,二炮某基地司令员李洪军立即指派携加油车及官兵淋浴车辆、设备奔赴灾区现场,并多次主动请求争取更多抢险救援任务,向灾区人民转达参战决心:“只要救援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

灵活运用多台开设、固机结合、充分备份的保障方式,实现了不间断、精细化、温馨化保障之外,在离开驻地雅里小学时,二炮部队不仅把学校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且把车轮胎都清洗了一遍。

武警交通部队,迎着危险主动领任务。

接到灾情报告后,武警交通部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司令员傅凌的带领下,

120名兵力和80台(套)机车设备,紧急驰援灾区。

司令员傅凌,身为正军级的将军,不搞丝毫特殊,与普通战士一样,住在帐篷里;工作非常细,一到现场,就亲自上山侦察情况。在他的亲自指挥下,前期点位预判、无一发生偏差,一举挖出了最后3名失联人员。

16日中午11时45分,早上刚刚赶到的武警交通部队第三总队副总队长陈礼锦恳切请战:“如果你们同意,我们马上干。坚决保证完成任务!”

下午1时,武警交通部队全面接管整个现场,开始独立指挥、独立操作。在此前后,陈礼锦掷地有声地向现场所有参与救援的各单位、受灾群众立下一份豪情万丈的决心书:“人民群众有要求,我们就要坚决有行动,行动一定要有战果,必须确保完成任务!”

找到所有失联群众后,陈礼锦说:“抢险抢险,抢的就是险。面对危险,‘国家队’不上谁上!热血军人,就必须敢啃‘硬骨头’!”

武警浙江总队连续奋战9昼夜207小时,是抢险救援中持续用兵时间最长、担负任务范围最广、累计用兵人次最多的一支部队。

新战士张升权,连续抢险15个小时,累倒后仍然要坚持战斗,展示了“90”后新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担当精神,3名表现突出的战士火线入党,55名新战士光荣入团,5名战士受到嘉奖。

22日上午,在里东村送别救援部队的队伍中,村民李建英带着全家从人群中挤出,她一定要当面感谢省武警总队后勤部部长毛明横。她说,是毛部长和他的战友们不懈搜救把她的亲人从废墟里挖出。“你们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亲人,我真想叫你一声哥哥。”

在受灾现场,穿着各种制服的救援力量分工合作,没有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他们中间,橙黄色服装的消防官兵格外醒目。

省消防总队先后调派6个支队、276名官兵、51辆消防车、6条搜救犬、10套生命探测仪以及大量救援装备驰援灾区投入战斗,现场随处可见闪耀的点点橙色,消防官兵们在一线连续奋战,用实际行动践行“创人民满意消防队伍”的铮铮誓言。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合理用兵,科学施救。

14日8时52分,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接到命令,立即抽组心理支援专家组奔赴灾区。5个小时后,抵达灾区,开展工作。

到达指定位置后,带队领导第一时间向军地联合救援指挥部请战,迅速与当地区、镇、村及相关部门一起勘察现场,明确展开点位、作业区域和联络方式。

在里东大救援中,心理支援专家组的12名同志,每天持续工作18小时以上。

解放军118医院,第一时间对受灾群众进行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院长卓阳亲自带队,组织一支涵盖外科、骨科、内科、传染科等6个科室20余人的医疗队,深入灾区居民安置点为驻地受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现场免费发放药品价值5万元,为参与救援的部队官兵清创包扎伤口16人次,共计巡诊300余人次。

解放军102医院专业施救,奋战在无声战场上。11月14日下午6时,经过近千里的跋涉,解放军102医院救援大队从江苏常州抵达灾区。第一时间向救援指挥部报告,在受领任务后,来不及休息,立即赶赴灾民安置点,连夜开展工作。这些全军权威的心理学专家们说:能帮到灾区群众,再苦再累也值得。

最可爱的人闻灾即出,点燃了里东百姓心中的希望之灯;奋不顾身地迎难而上,在废墟之前,挺立起一道最牢固的防护墙。

当他们完成任务,奉命归建时,浓浓的军民鱼水深情,在丽水大地上久久回荡,温暖着每一个丽水人的内心。

(下转第二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