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璀
以外贸和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近年来大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宁波同样不例外。
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如何引导金融业有效提振实体经济?敢于创新的宁波人率先把保险融入社会公共治理,将其打造成为新经济常态下的发展推动器,并以此为基点,全面深化保险业改革,大力推进全国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在经济提质增效、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农业发展、防灾减损体系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政府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难点和痛点,宁波在国内首创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这个名为“金贝壳”的保险,就是由当地金融办会同监管部门联合推出的。
推出的背景,是2008年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作为外贸大市,宁波的出口小微企业占比达80%,在危机来临时,这些小微企业普遍遭遇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小贷险便因此应运而生。
从2009年至今在宁波试点7年来,小贷险已累计支持6000家小微企业和农户获得贷款104亿元,不良率为3%左右,定价费率3%左右,加上财政补贴,基本达到盈亏平衡。
困境之下,单纯依靠商业保险或纯粹依靠政府扶持,显然都无法顺利攻关。事实上,破解难题的关键,是“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默契配合。2015年,宁波市财政系统还专门出资3500万元,用于对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小贷险的风险给予补偿。从政府层面而言,3500万财政资金的投入撬动了100亿的小微企业贷款支持,财政杠杆扩大了将近300倍。
创新成果,在全市各个领域层出不穷——
随着航运保险法人机构在宁波的开业运营,当地航运服务业发展和港口经济圈建设得到了有效推动;
在巨灾保险试点中,政府投入3800万元资金,为1000万常住和流动人口生命安全、家庭财产提供了总额达6亿元的巨灾风险保障,并将保险纳入灾害求助体系,成立巨灾保险运营中心,探索建立专项准备金制度和灾害数据平台,创新推动保险功能从事后经济补偿向事前、事中风险管理延伸,其实施过程中的高效、精准、公平、透明程度,是以传统政府为主的单一救助体系难以实现的;
探索实施了食品安全责任险、茶叶气象指数保险、社区综合责任保险等创新项目,仅在江东区,社区综合责任保险便由当地政府全额出资154万余元,为全区34万常住人口提供包括在公共场所、居民住房内因各类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保障,保障金额2.07亿元;
鄞州区推出的食品安全责任险,则由鄞州区财政出资首年300万元保费,保险赔偿累计责任限额为800万元,对农村集体聚餐点、学校食堂等重点领域的食品安全进行风险保障……
随着创新根基的不断夯实,出口信用保险、创新科技保险产品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小贷险业务提质扩面。20l4年,宁波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提供风险保险1166.64亿元,有效服务小微、高新企业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宁波市则全面推行大病保险,创新失独老人保险、志愿者保险、残疾人综合保险等品种,为全社会撑起强力保护伞。
亮点频现的还有现代农业领域。目前,宁波市已实现政策性农险基本覆盖,17.7万户次农户和农企获得了52.54亿元的风险保障,全年农险风险保额达财政补贴总和的41倍。
如今,保险创新的影响力正在宁波不断增强,保险已经成为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重要手段。中国人寿集团和中国平安集团已分别与宁波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医疗责任险目前已覆盖宁波219家医院和408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累计为1632家次医疗机构和449家次村卫生室提供风险保障18.43亿元,调处终结各类赔案4969起,累计支付赔款1.88亿元,有力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丽水行动:
丽水保险的创新途径
近年来,我市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契机,不断探索政府购买保险服务改善社会民生的新途径,推进政保合作惠民生。2015年相继出台配套政策,推动保险参与各类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全市保险业为社会提供各类责任风险保障113亿,有效降低了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
目前,我市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已实现全覆盖;通过出资500万元,我市为2500多公里农村公路投保,为道路设施系上了“安全网”;全市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校园安全责任保险、医疗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特种设备责任保险也实现了从无到有。
自20l3年9月起,我市对保险机构在保险项下赔款总额超出当年保费150%以上的部分进行财政风险补偿,支持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着力破解广大农户、城乡创业者、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目前,全市已发展形成了低收入农户、城乡经营户、个体信用户3种小贷险经营模式。为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我市支持中信保在丽水设立办事机构,支持保险机构开展出口信用保险相关业务,为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提供了80%的保费补助,助力企业“走出去”。
2014年,我市率全省之先实现大病保险市级统筹,政府统筹资金2000多万元,为全市230多万城乡居民提供了大病保险保障;通过政府统筹资金1393.9万元,我市发展了高额医疗补充保险,已惠及全市27万多城镇职工,提供风险保障287亿元;在政府政策引导支持下,全市医疗责任保险覆盖面扩展到200余家医疗机构,保障额度达1.2亿元,已基本形成了以基本保险和商业保险为主体的多层次社会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在农险领域,通过发放4688.4万元农业补贴,全市实现了林木火灾、水稻、油菜、能繁母猪、政策性农村住房等五个主要险种的全覆盖,并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食用菌、茶叶等农产品保险。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实现保费收入30.48亿元,同比增长22.88%,名列全省第一,保险赔付8.86亿元,同比增长8.74%,其中农业保险的保障额度为59.65亿元,占全省保障额度近l/5。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