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
刘淑芳
3
■看丽水“大花园”建设之路径篇
一个“诗画浙江”的
鲜活样本
■本报记者
刘淑芳
终审:聂陈杰
策划:王巷扉
撰稿:刘淑芳
麻萌楠
沈隽
丁罡
制图:张李杨
绘图:王芬天
于全省“大花园”建设中的“核心园区”丽水而言,美是一种自我生长的能力。
十多年前,外界人士提起丽水,谈论较多的有两种说法,一种出现在介绍丽水时——温州旁边的一座城市;一种则是把丽水混同于丽江。
如今,国际休闲养生城市、中国生态第一市、中国摄影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气候养生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城市“金名片”纷至沓来,在丽水大地上,20个国家4A级景区分布全市,2725个美丽乡村镶嵌在绿水青山间。
一路走来,一路盛开;万物之中,成长最美。当亿万年的山水底蕴与整座城市的幸福追求相得益彰之时,我们相信,丽水,现在很美,未来更美。
行进在万众一心携手创建“大花园”的进程中,在丽水,美更是一种气质。
去过丽水的远方游客,耳闻目睹,都会留下由衷的赞叹。遂昌县高坪乡的山村空气好到吸引大都市顾客争相前来拍卖;云和县长汀的沙滩漂亮到让游客感叹山区也有美丽的“海滩”;缙云县笕川的花海美到让人流连忘返;松阳县四都乡“过云山居”民宿,云蒸霞蔚,恍如仙境,令人心醉……
这种气质,体现在一座城市的“美丽工程”中,每一位丽水人都在主动参与,每一座青山、每一个村庄都有了自己的“美丽梦”。
人人都是园丁,处处皆是风景。当每个人都成为“大花园”中的一道流动风景线,“丽水,因你更美丽”便有了最坚实的注脚,结结实实地落到了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上。
随时随地,游遍丽水。丽水之美,还在于亲民惠民。
就在今天,丽水首张“丽水全域旅游惠民卡”面向全市发行。这张面值只要200元的虚拟卡片包揽了全市29个最美的景区门票,秀山丽水最值得去玩的地方,一卡通行。
让丽水每一个高等级景区都变成丽水人自家的“后花园”,让每一位丽水人都能便宜实惠地畅游丽水,丽水“大花园”,根植于“民心”里。
过去之美
一条持续发力的“美丽路”
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并没有令古已有之的诗情画意被时光湮没。连绵不绝的葱茏翠绿,最令丽水人为之自豪。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丽水一以贯之的绿色发展施政理念结出了累累硕果。
建设美丽城乡的坚定信念,源于丽水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加速经济转型升级的美好愿景。
坚决拒绝“先发展后治理”的丽水,多年来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将生态保护与山区经济转型升级有机结合,率全国之先制定实施《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和《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主线,统筹推进市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自2005年起,市本级和各县(市、区)便设立了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生态市建设督查考核、奖励激励和生态建设项目的补助,并且逐年加大投入力度。
与此同时,我市还不断深化生态功能区的调整改革创新机制,将丽水95.03%的区域都列入了限制工业进入的生态保护区。
2013年底,《中共丽水市委关于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决定》正式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打造“绿富美”的方向与目标。
这些年来,全市持续推进“三改一拆”、狠抓“五水共治”不松懈、创新推出“厕所革命”、深化“六边三化三美”,让美丽城乡的“面子”和“里子”一样清新洁净。
丽水人对美的坚守,令昔日偏安一隅默默无闻的角落风景,得以旧貌换新颜,焕发出盎然生机。
现在之美
一幅城乡辉映的“山水画”
原本房屋破败的大港头利山畲族村,自2009年开始村容村貌改造,如今已成连片的青墙黛瓦。
曾经默默无闻的缙云笕川村,用一片色泽绚丽的“花海”,绘就了一幅动人的田园画。
四季常青的遂昌溪东村,错落着“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时,炊烟袅袅如雾升腾。村民围坐在村口石桌旁闲叙谈笑,车行而过的游人看得痴醉,如入画中……
这般令人流连忘返的田园美景、山水风光,如今在丽水俯仰皆是。
而且,美不胜收的不仅是乡村。围绕“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名城”的目标,丽水市致力于打造“一条迎宾大道、一条江滨景观带、一条商业示范街、一条文化特色路、一个市民健身广场、一座城市规划展览馆”扮靓美丽县城。年复一年,
丽水还在不断加快建设步伐量化“美丽指标”。
于是,在丽水的各个县城,“大花园”建设如火如荼:“畲乡景宁”深挖畲族元素,定格风景为风情,让整个城区变成一座畲族文化主题公园,释放出浓郁的“畲风畲韵”。“童话云和”将童话元素嵌入了城市每一条街、每一处转角。如今走在县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精美的童话故事。“画乡莲都”“剑瓷龙泉”“侨乡青田”“菇乡庆元”“乡愁缙云”“五行遂昌”“田园松阳”……在丽水,每座城都魅力凸显,每处景都特色鲜明,共同汇聚成丽水的美丽肌理。
未来之美
一个“诗画浙江”的鲜活样本
如今的丽水,还在增添越来越多的精彩。
2017年9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总体方案》,提出率先把全省陆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丽水,建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空间格局优化、绿色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幸福、体制机制完善的“大花园”,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标杆和“诗画浙江”鲜活样本。
2018年6月,全省大花园建设动员部署会召开,确定把丽水作为诗画浙江大花园的最美核心区来打造。
为使大花园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丽水谋划重点项目164个,总投资超7267亿元。其中,2018年实施大花园项目83个,总投资2894亿元,年度投资522亿元。
据悉,丽水将围绕“一园、三美、九大项目”,全力打造“美丽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一园,即打造丽水国家公园;三美,即创建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九大项目,即重点打造丽水国家公园、瓯江绿道、大搬快聚、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更新、生态产业园、高品位酒店群、5A景区创建、康养小镇九大旗帜性项目。
其中,在目前已编制形成《创建丽水国家公园实施方案(初稿)》中,丽水国家公园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即以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拟规划面积1000平方公里,涉及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市12个乡镇、138个行政村。
在美丽城市建设中,丽水制定了2018年-2020年实施城中村改造计划,改造总量将超过去十年。
在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中,丽水以全域旅游为抓手,通过3-5年打造全域旅游绿道网,规划建设绿道5142公里、总投资约430亿元,串联沿线353个优良级旅游资源点,让美丽田园真正成为丽水农民的聚宝盆,捧出一个个“金娃娃”。
同时,丽水拟用“大通道”助力“大花园”建设。到2022年,丽水全市将建成省级美丽经济交通走廊3200公里。一个集航空、高铁、航道、高等级公路等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将在丽水生成。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绿色发展不断向前推进,越来越多的“盆景”将变成风景,丽水这座幸福家园将变成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本版制图
张李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