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能在这里举办我的个人作品展,可以说是我艺术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91岁的王浣清站在自己个展的展厅前,激动地说着致谢词。
10月29日,王浣清彩色花鸟剪纸艺术展在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举行揭幕仪式。活动当天,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中国剪纸博物馆里,高朋满座、宾客云集。
上午10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领导、上海非遗城副总指挥戴奇良主持了揭幕仪式;上海非遗城中国剪纸博物馆馆长王龙上台致欢迎词;随后,非遗城剪纸委员会副主任、剪纸艺术家钱锦铭,先后宣读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执行秘书长李明莉、丽水市文联、丽水市文化馆等发来的贺信、贺电。
上海非遗城中国剪纸博物馆副馆长尤彩侠、中国民间皮影艺术馆馆长马徳民、中国赫哲鱼皮艺术馆馆长孙茂密、上海海派铁画铁字艺术馆馆长朱守俊、回流艺术馆馆长杨五平和中国知名书画家南景黎、胡振林、徐惠中等40多位国内知名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受邀作为观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和研讨会。
而在随后举行的“王浣清剪纸艺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和剪纸艺术家们不仅对王浣清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还对她的创作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还提出了应将其原先“彩色花鸟剪贴画”的名称重新定义为“彩色花鸟剪纸”等学术建议。
“王浣清的创作,在剪纸界独一无二,艺术水平相当高,创作难度也相当高,很有研究价值!”上海非遗城中国剪纸博物馆馆长王龙说。
王浣清是莲都人,1927年出生在丽水水阁。因为年逾九旬还能剪出一手栩栩如生的花鸟剪纸,她又被大伙儿亲切地称为“剪纸奶奶”。
谈及剪纸的缘起,王浣清说,早年在碧湖工作时她就自学过传统剪纸,2003年,受古代红黄绿三色彩色绘画花鸟剪纸的启发,她利用废旧挂历、广告纸做素材,在继承传统国画与剪纸基础上大胆突破,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彩色花鸟剪纸。
为了能亲自到场参与活动,91岁高龄的王浣清早在两天前就在家人的陪同下,驱车赶到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做前期准备。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次能受邀在中国目前最大的剪纸博物馆举办个人作品展,是自己从未想过的:“感觉圆了一个梦!”
早在揭幕仪式开始之前,就有许多参观者走入她的个人展厅欣赏作品。“太美了!我从没见过这么精致的剪纸!”来自上海市区的朱婧婧,在欣赏王浣清的花鸟剪纸后赞不绝口。在剪纸博物馆正门口,许多热情的参观者还不断聚拢到王浣清身边,听王浣清对剪纸作品进行创作介绍,并向王浣清索求签名作品集。上海著名笑星潘前卫在预展期前来观展时,甚至提出了高价求购的想法。
负责布展的上海非遗城中国剪纸博物馆副馆长、著名剪纸艺术家尤彩侠说:“2007年,我在义乌举办的首届全国文化博览会上,第一次见到王浣清老师,聊得很投缘,也很佩服她的剪纸技艺。2011年,我就带着两个徒弟一块儿去丽水,找王老师学习她独特的剪纸技法。经过这些年,她的创作技艺更是日益精湛,能邀请到她来办个展,对我们博物馆而言也是一件幸事!为了这次布展,我们前后准备了近2个月,从10月1日预展至今,王老师的个展展厅一直广受参观者好评,是整个剪纸博物馆所有展厅中最受欢迎的一个!”
平凡素材
剪出艺术传奇
一把剪刀,一瓶胶水,一叠废弃的旧挂历、广告纸……这些再普通不过的材料,只要经过“剪纸奶奶”王浣清的巧手打造,都能变成独一无二、精美绝伦的彩色花鸟剪纸作品。
而说起她的学艺经历,那可是真正的“师出名门”。
1943年,王浣清考入省立联合师范学校(即现杭州师范大学前身),在校期间,她师从著名画家陈松平学习花鸟画。“当时学校里艺术氛围浓厚,很多知名画家诸如陈松平、周天初、孙多慈等,都在学校任教。尤其是陈松平老师,对我的影响特别大。”王浣清说。
毕业于中央大学美术系的陈松平,是徐悲鸿、张书旂、陈之佛、吕凤子、齐白石等著名国画大师的爱徒,尽得名师真传,尤擅花鸟画。在陈松平的影响下,王浣清和许多同学都爱上了国画。当时,王浣清已是绘画专业的佼佼者,同班同学中,后来还出了当代书画名家马立祥等人。也正是这一段求学经历,为王浣清后来的彩色花鸟剪纸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国画基础。
从2003年开始剪纸以来,王浣清每天都会花十多个小时不断摸索创作,结合传统国画技法,剪出了以花鸟为题材的高难度剪纸作品。她的彩色花鸟剪纸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剪技独特、画面精美,而且创作程序复杂,难以复制,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鲜明的视觉冲击力,又因其创作素材环保、造型生动,被誉为“绿色环保工艺品”。
出版过《中国民间剪纸史》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伯敏曾这样评价王浣清的剪纸:“这种结合了花鸟画技法的创新剪纸是前所未见的,作品非常出色!”他还曾亲自挑选王浣清的两幅作品代表中国赴日本横滨富士美术馆参展。随后,王浣清的作品《和平之春》还被浙江美术馆收藏。
2008年,王浣清第一次参加“和谐杯”全国书画摄影作品大赛,她的作品在参展的2万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大赛特等奖。之后的两届比赛,她都蝉联了特等奖。但这仅仅是开始。从2008年起,王浣清先后举办十多次个人画展,还多次受邀远赴日、美、法、泰等国参展,并在其参加的国内外数十项大赛中收获了最高奖,其中还包括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世界民间和平艺术大赛”金奖等。
创新技法
守望艺术传承
2011年,王浣清被授予“世界和平文化使者”荣誉称号。此外,“十大世界杰出终身成就艺术家”“全球最有影响力华人民间艺术家”等大大小小的奖杯、奖牌,已经摆满了王浣清家的书柜。经中国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的鉴定评估,现在王浣清创作的彩色花鸟剪纸作品,每平方尺的价格已经高达4.5万元。
现在的王浣清,是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际文艺促进联合会理事,头衔多得连她自己都记不过来。王浣清说,自从2008年斩获全国书画摄影作品大赛特等奖开始,各种邀请信、采访函就如雪片般飞来。2012年后,86岁的她已不再参赛,也鲜少外出参与活动,还推掉了国内许多媒体的专题采访。北京、香港等多家艺术机构,还曾多次出高价邀请老人去外地开展创作,但都被老人一一谢绝了。
“如果不是这次上海办个展的邀请,我可能还在家埋头剪纸。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将自己的彩色花鸟剪纸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王浣清说,从2008年开始,她就萌生了找接班人的想法。自2012年后,她陆续带的徒弟里,有3人在各项全国大赛中获得金奖,1人获得银奖。
但由于进行彩色花鸟剪纸创作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传统国画基础,也需要有高超的脱稿剪纸技艺,创作过程还需要巧妙的构思、选材、选色等,很考验人的毅力与耐心。所以,能在王浣清身边坚持学习并掌握精髓的人,并不多。
10月29日,研讨会结束后,素有“西塘三把刀之首”雅称的著名剪纸艺术家钱锦铭,邀请王浣清一行人去他位于西塘“江家古宅”内的私人剪纸博物馆参观。参观过程中,作品同属现代剪纸又风格迥异的他们,对于现代剪纸的发展传承,又做了深度探讨交流。
回程时,王浣清再次感慨地说:“艺术需要创新,更需要传承!我今年已经91岁了,真的希望有朝一日,我的彩色花鸟剪纸能有更多、更好的传承者,将它发扬光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