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是由来已久的习俗。在遂昌,人们吃的粽子可有些特别——名为“龙舟长粽”,又称龙粽或长粽,长度一般从几十厘米到一两米不等,最长的粽子能达到两米多。5月29日,来自国内外的1700多名游客就在遂昌吃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千人长粽宴。
遂昌自古就有“送端午”的习俗:每年端午佳节到来之际,女婿要为岳父岳母送上长粽,粽子包得越长,表达的情意越深重。
今年,遂昌对长粽进行了重新打造和包装,在保留其传统工艺的同时巧妙融入时尚元素,每根粽长40厘米、重1公斤。这种别具风格的长粽在淘宝网上一推出,立刻成为最抢手的伴手礼,不到2周时间里,1万根长粽就以每根168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端午前几天,甚至被“炒”到了300多元一根。
遂昌原食健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富明那些天里既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8万根长粽在线上、线下同时遇热捧被抢购一空,后悔的是没有及时扩大产能。“有家公司找我们下订单,要求必须确保10万根长粽库存,我没敢接,因为公司最大库存才2万根,眼看着商机错过了,非常可惜。只有等明年‘再战’了。”他说。
凭借发达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网,遂昌与顺丰优选、海尔电商、开元集团签约合作,年销售龙舟长粽预计可达50万根。
中断半个多世纪的“龙排”再现
在遂昌山村,有一项非常独特的端午民俗——“端午龙排”。与平时常见的龙舟不同,龙排是从山上沿江漂流而下的,在漂流过程中还有人在龙排上“舞车龙”。
5月29日上午10时45分,随着放排工戴樟友一声声高亢有力的船工号子循环唱响,一支“龙排队”从遂昌县龙洋乡九龙口村次第发出,龙排队由一艘“大龙排”和8艘“小龙排”组成,取“双9”的寓意。
据介绍,在一千多年前,九龙口村先民将树木钉连成排,利用乌溪江这条河道将山货运出大山。由于每年端午前后降水增多,村民便选择端午作为一年运输的起始日。在这一天,古老的祭祀仪式和当地独有的舞车龙表演伴着竹排、木排顺流而下,村民们则把一年的美好心愿寄托在一艘艘龙排之上。久而久之,形成了当地独有的端午“龙排”文化。但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公路的开通,龙排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并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28、29日两天时间里,央视的端午特别节目专门为遂昌端午龙排做了足足15分钟的新闻直播。
“穿越”独山梦回明朝古街
4000年前,遂昌先民刀耕火种,创造了被誉为“东方文明曙光”的好川文化;400年前,一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在此创作不朽名著《牡丹亭》。身着古装“穿越”到明朝的独山古寨(焦滩乡独山村),既能直观感受遂昌悠久的历史、优越的生态,也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发现当地特色文化与休闲旅游互促共进的良好势头。
5月28日上午,在古寨入口处——独山大桥上,古代独山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牛车”正从桥上缓缓驶来。桥头,是一座仿古巡捕临检房,两名身穿明代古装的“巡捕”,正忙着为游客们“安检”、服务。巡捕房外,不少游客手拎着一串明代铜钱,等着牛车来载他们过桥。
“师傅,乘坐牛车去独山古寨需要多少钱?”“一个铜板就可。”谈好价钱,游客们便乘上牛车,沐浴着习习江风,感受着牛车的韵味,穿过乌溪江,前往独山古村寨。
牛车抵达的站,是游客更衣中心。游客们可在此换上一身古装,然后自由行走在“明代一条街”上,体验一把“穿越”的魅力。“我们在农户家中安排了麻糍、千层糕、粽子等乡村美食,供游客品尝,为的就是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最原始的乡村风味。”据焦滩乡人大主席包新飞介绍,除了美食,活动当天还安排了独山搓草鞋、弹棉花、制作竹篾产品等传统工艺展示。
下午2时,村里元末明初始建的叶氏宗祠内,一排排靠椅上坐满了游客。半小时后,古戏台上鼓乐声起,第一场“汤公情”演出正式开始。据悉,5月28日至30日共有四场“汤公情”演出供游客免费观赏。演出结束后,“汤公”等剧中人物还会走下舞台,来到街道上,与游客来个面对面的“偶遇”。
“这里太好玩了,我很喜欢这里的美食和文化。”来自美国的游客Alli高兴地告诉记者,“这里的村子很原始、很自然,是我前所未见的,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
“吃货”共赴一场放“粽”之旅
如果你是个“吃货”,绝对难以抗拒长粽宴的诱惑。
5月29日一大早,龙洋乡九龙口村村民便开始忙碌起来,因为当天要摆“千人长粽宴”。
早上8时刚过,100张桌子就排满了蜿蜒的老街,村民们有条不紊地开始准备宴席的“主角”——长粽以及当地特色小吃,一场放“粽”之旅吸引了众多游客。
临近正午,来自四面八方的“吃货”们早已挨个坐好,等待着长粽宴开席。
“哇,风味独特的梅干菜和猪肉,堪称遂昌长粽最经典的馅料搭配!”长粽宴开席,香味扑鼻的腊肉香肠、入口即化的小米粉蒸肉、清香爽口的农家苦益菜一一摆上桌,当然也少不了香喷喷、热腾腾的长粽。口味地道的农家美味,令男女老少大呼过瘾。专程从衢州赶到九龙口村参加这场长粽宴的游客林玲告诉记者,都市的快节奏生活让人们常常忘记了传统节日、文化和民俗,她这次来遂昌,就是想回味一下小时候过端午的快乐感觉,也让孩子们在回忆里留下传统节日的印记。
看着眼前别具一格的美景,品着鲜香软糯的长粽,听着乡间的嬉闹声,幸福的滋味涌上心头,让“吃货”们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浪漫”大柘星空下的茶园派对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5月29日晚,一首首乡村民谣回荡在大柘镇万亩茶园上空。与星空、帐篷、美食、音乐融为一体的茶园,吸引了上千名游客和村民一同体验前所未有的“茶园盛宴”。
音乐会现场人山人海,朗朗上口的乡村民谣一开场就点燃了现场气氛,观众在聆听美妙音乐的同时,或漫步茶园畅谈人生,或围着篝火欢快起舞,或在草坪上仰望星辰……
“我去过很多地方,听过很多场演唱会、参加过不少音乐节,也住过民宿、酒店,但像遂昌这样在茶园里举办音乐会、还建起了帐篷酒店的,我还是头一次体验,感觉非常独特,很有情趣。”来自湖南的游客张远笑着告诉记者,遂昌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非常舒服和恬静,“我很喜欢,一定会再来。”
“边听音乐边漫步茶园,沁人心脾的茶香随风飘散,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好啦。”在美国留学的王怡宁说,在茶园举办音乐会这个方式很有创意,“希望以后能经常来遂昌体验传统年节的魅力。”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在这个大背景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年节文化、让更多人认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美,我们策划举办了这场活动。”遂昌县旅游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内容丰富的“遂昌端午”是复兴传统年节的一次尝试,“它并不是对年节习俗的简单恢复,而是在原有年节民俗渐渐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时候,通过再造,让这些仪式、活动更具新鲜感、更有吸引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