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碧湖:大力推进农旅融合让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丽水日报

“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刻阐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未来日子里,南山村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结合村里发展实际,大力推进农旅融合,让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两天,莲都区碧湖镇南山村党支部书记林伟芬听了习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难掩内心的激动。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近年来,碧湖镇依托碧湖平原通济堰农耕文化优势,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古村+众创”模式、农工旅产业融合等方面,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农旅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让老百姓吃上“全域旅游饭”,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在深入推进农旅融合的基础上,碧湖镇还找准自身优势,鼓励和支持工农旅融合。百兴真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锁定距离古堰画乡景区仅两公里的优势,成为了农工旅结合的“黄金区位”,开发建设“蘑幻菇林”

主题园区,实现从单一的生产及品牌代工产业转型升级为集生产、科普、观光、休闲、购物、餐饮为一体菌类特色主题体验园的现代农业企业。

公司董事长吴其耀表示,十九大报告中传递出党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听了报告以后,深受鼓舞,让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信心更足、干劲更足,全面助力碧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记者

林坤伟

兰剑

通讯员

周虹霞)

龙泉农村党支部书记

畅谈“乡村振兴”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句话让我倍受鼓舞。”在刚刚投入使用的龙泉市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里,剑池街道曾家村党支部书记曾宗清深有感触地说。

10月18日下午2时30分,在党员干部刚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后,龙泉市委组织部立即组织召开农村党组织书记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座谈会,12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围绕十九大报告,畅叙心情感想,畅想农村未来,绿色发展、脱贫攻坚、提高农民收入、村党支部建设等成为大家提到最多的热词。

曾宗清早早来到会议室,刚一入座,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收看开幕会时的笔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他说,这些年,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曾家村变化巨大,村民生活也是蒸蒸日上。接下来,村党支部还将以打造示范型党支部为目标,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加快大沙商贸区建设,实现村集体资产的增值和收入的增加。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查田镇圩头村是龙泉的农旅融合示范村,村党支部书记张继明对这一句话有着深深的共鸣。张继明说,将始终牢记自己党旗下的誓言,以“剑瓷山水特质”的龙泉铁军精神,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党员学习教育和村干部队伍管理,围绕服务群众、提升群众幸福感,把圩头村打造成为美丽乡村的新样本。

住龙镇是革命老区,被誉为浙江的“小井冈”。住龙镇建平村党支部书记储水根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乡村振兴”战略,这对农村和农民都是利好的消息,尤其是建平村山林资源丰富,绿水青山的转换能量将得到更大的释放,村民也将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

(记者

钟根清

鄢鸣

通讯员

李一夫

周俊)

云和基层党员

热议党代会报告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开幕会结束后,在云和迅速掀起一股热议党代会报告的热潮。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对我们农业工作者来说就是一注强心剂。”云和师傅第三党支部书记季伟平是云和众多返乡创业的农民之一,近年来,土地承包关系一直是他最为关注的问题,十九大开幕当天,当听到报告中提到“三农”问题时,季伟平十分兴奋,他激动地说,从今往后,自己对农投资的信心更足了。

浙江红源玩具公司职工魏燕虹听完报告后,对报告中提出的要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印象尤为深刻。“近年来,云和木玩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我们企业在新设备、新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了稳步提升。”魏燕虹是企业的一名青年党员,她说,听完报告后深受启发,今后会更好地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来指引和推动企业发展。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让我们对包山花鼓戏的下一步发展更有信心了。”徐锦山是云和包山花鼓戏的传承人之一,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一名文艺工作者,听了报告后他对包山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他表示,今后会带着团队的成员们一起努力,把包山花鼓戏进一步发扬光大。

(记者

叶江

通讯员

陈雅雯)

东弄村:畲歌传感恩

彩带织幸福

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东弄村是十九大代表蓝景芬的出生地,对于党的十九大,村民们的期待无疑多了几分不一样的心情。10月18日一大早,村民们就聚集在一起等待收看开幕会盛况。

开幕会直播结束后,大家难掩激动的心情,热议国事民生。东弄村党支部书记蓝国欣告诉记者,他们村原本是一个落后的畲族村,一直都以务农为主,几年前,村民每年的人均收入还不到5000元。靠着党的好政策,他们全村移民下山,建起了东弄新村,住上了新楼房,特别是近5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民收入翻了几番,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村里还成立了山歌队,经常参加各类演出,并以山歌传唱的方式向畲民宣传政策,传递基层好声音。有好几位非遗传承人(畲族彩带、畲族山歌等项目)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作出努力,同时也因此吸引了不少游客来参观学习,助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东弄村畲族山歌队成员蓝丽园兴奋地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让我们更有底气创作出更多具有畲族特色的文艺作品,让全国各族人民都能认识和了解到我们畲族文化的与众不同。”

为表达感恩之情,在为蓝景芬赴京参会送行时,村民们亲手将畲族彩带传承人蓝延兰编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字样的彩带交与她带到大会上,既表达畲乡群众的感恩之情,也是向党中央报告畲民们的幸福生活。“相信这次大会召开后,我们畲族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他充满信心地说。

聆听完大会报告,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村民们不禁唱起即兴创编的山歌:“党的政策真是好,畲民收入翻几番。五年生活变化大,山歌喜迎十九大。”

(记者

姚驰

陈伊言

通讯员

胡伟鸿)

仁岸村:

点燃绿色发展激情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10月18日上午,当电视屏幕里传来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缙云县舒洪镇仁岸村的党员活动中心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承包期的延长,为我们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留出了时间!”仁岸村党支部书记何伟峰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当天的仁岸村党员活动中心内挤满了人,除了村里的77名党员,不少村民听闻盛会开幕,也自发前来,一同集中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直播。

据悉,早在大会开幕前半个月,仁岸村的街头巷尾,党的十九大就成了村民热议的话题。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喜迎十九大”的横幅、滚动标语和宣传小视频充分表达着盛会将至村民满怀喜悦和憧憬的心情。

近年来,仁岸村从抓治水到抓村美,不到两年,“不能游泳的河”成了“天然游泳池”。河道清出的石头,画上了动物3D油画。举办的杨梅节,吸引上万游客前来品尝游玩。如今,村民又投资建设水上乐园,村里农家乐一开就是3家。

“十九大报告里为我们农村、农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觉得倍感振奋啊!”何伟峰激动地说,过去几年,仁岸村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中尝到了甜头,“下一步,我将更加尽忠职守,带领村民们保护环境,进一步壮大村里杨梅和茶叶等农业产业。同时,打造3A级景区村,让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记者

蓝吴鹏

刘思佳)

遂昌“革命老区”

热议党代会报告

“我这辈子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信着在党的带领下,能过上好日子。”10月18日,在革命老区遂昌县龙洋乡埠头洋村村两委会议室内,76岁的老党员尹树彬和全村30多名党员群众全程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电视直播后,道出了内心满满的获得感。

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埠头洋村党支部书记杨兴忠心情激动。“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杨兴忠说,这些年,我们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小洋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驶进了农家院落,这一切都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信心跟着党走,我们村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幸福日子也会越来越长!”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埠头洋村就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1939年4月3日,埠头洋村大凹门童家召开了中共遂昌县第一次代表大会。1984年4月,经中共浙江省委批准,追认此次会议为中共遂昌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瞻童家旧址、忆峥嵘岁月,开村落新天、创幸福家园。收看电视直播后,杨兴忠引导部分党员来到位于山上的中共遂昌一大旧址前,指着山脚下的村庄说:“我们村历史上便与我党有着特殊联系,作为后人不能给前辈抹黑。大家要抓住51省道开通、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努力发展建设村庄,为革命老区注入新的活力,让全体村民过上好日子。”

(记者

张李杨

刘鸯鸯

通讯员

曹俊杰)

玉岩:山村来了十九大

精神宣讲员

“党的十九大承担着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明确今后党和国家前进方向、奋斗目标、行动纲领的重大使命,还将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10月18日一大早,位于大山深处的松阳玉岩沙丘村81岁村民吴叶秀的家洋溢着火热气氛,镇纪委副书记周建武一边看着电视重播,一边把电视里的十九大精神翻译成玉岩方言,逐字逐句念给村里的十余位留守老人听,大家既兴奋又激动。

当听到习总书记讲到,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村党支部书记何春伟感慨万千,他说:“五年来,中央有决心,纪委有作为,狠抓群众关注的基层腐败,向十九大递交了一份惩治腐败的优秀答卷。但同时对于我们广大基层农村干部来说,也要引以为戒,廉洁才是立身之本,才是最大的平安。”

原来,为进一步推进十九大精神宣传的深度与广度,玉岩镇开展了“喜迎十九大,我来作宣传”活动。32名住村干部,64名村党支部书记、村监会主任身着志愿者红马甲,分组分批来到各村,采取用手机共同观看视频、松阳方言旁读、现场解说等多种方式,使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接受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与洗礼。

“为了使宣传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早在十九大召开之前,我们就对全体住村干部、村三委主要成员进行了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并在各村组建宣传团队,做到十九大的动态、理论第一时间学习到位,精神、决策第一时间贯彻到位。”镇党委书记宋委林告诉记者,接下去,宣讲员还将逐村进行宣传,让所有村民都能第一时间感受到跟着共产党走是正确的选择,人民更加幸福的生活已经越走越近。

(记者

徐小骏

通讯员

周晓鹏)

舒桥:乡村发展迎来

崭新的春天

党的十九大开幕后,青田县舒桥乡顿时热闹了起来,在乡的党员群众收看盛会的同时,纷纷以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十九大的期盼和祝福。

10月18日上午,舒桥乡80多位党员干部群众等集聚全国首个“习语”主题农村文化礼堂——舒桥乡叶店文化礼堂,集中观看十九大开幕会直播。

看完直播后,舒桥村党支部书记陈少雄认为,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乡村发展迎来崭新的春天。接下来,将做好土地流转工作,选好优质项目和品种,带动全村生态农业发展,让村里的绿色经济更有活力。

蔡坑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保护较好,近年来生态旅游业和民宿经济红红火火,农民腰包鼓起来了,村集体经济也得到发展。“习总书记讲的坚持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深深触动了我的心。”蔡坑村党支部书记郑根女表示,接下来在守好绿水青山的基础上,努力把好生态转变为美丽经济,让更多群众在发展中受惠。

18日上午,利用古竹村党支部主题当日活动的契机,村支部组织在村党员和部分群众一起收看了十九大开幕会。村党支部书记管华军表示,近期村里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对路灯进行了提升改造,还专门成立了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志愿服务队,就是要让群众生活在农村更有幸福感。下步会加强党员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他们的带领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油茶、蜜蜂养殖等,帮助群众更好增收致富。

舒桥乡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碧伟认为,现在国家越来越强大,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我们扎根在农村的企业更有信心带动山区农民致富,让群众的生活更美好。

(记者

陈俊

通讯员

陈琼来)

淤上:铸就农民增收的

金山银山

10月18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党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开幕。庆元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收看大会直播实况,开幕会结束后,淤上乡迅速掀起一股热议党代会报告的热潮。

淤上乡是庆元县一个山水林田资源丰富的近郊乡镇,境内的安溪溪汇入松源溪后流入闽江,出省通道S229省道穿乡而过,耕地、梯田和青山相映成趣,展现出一派美丽田园景象。

“大会报告指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句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淤上乡局下村的柳兆贵说,局下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他相信随着县全域大旅游的深入推进,他们村的乡村旅游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长砻村是该乡海拔最高、最偏远的村之一。因村子坐落在山坳里,全村房屋均为黄泥墙,众多的古道、古树、古桥和连接着大大小小的梯田,成为众多徒步旅行和摄影爱好者的胜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保护古村落,建设新农村,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美!”长砻村党支部书记柳廷回说,长砻村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精神,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让我们进一步搞清了农村工作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是我们建设美好生活的‘导航图’。”淤上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陈剑荣说,接下来,他将始终围绕建设美丽“大花园”,勇争最美“花骨朵”的目标要求,通过项目建设,推进淤上乡一二三产融合,铸就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记者

叶浩博

陈传敏

通讯员

赵赟

肖小章)

前垟新村:打造美丽幸福新丽水的崭新门户

昨日一大早,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垟新村的文化礼堂又热闹了起来,10余位党员干部围坐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着十九大报告。这个坐落于大梁山脚的移民新村,近年来通过“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实现了“村美、房美、景美”的目标,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了工匠精神,要求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紧跟时代不落伍,为村庄的建设添砖加瓦。”党员卢维松首先发言,他说,村里的百亩花海通过按季节、分批次、分种类种植,发展了美丽经济,今后大家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争取给百姓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党员周金根2008年由滩坑库区移民于此,他表示,近年来前垟新村在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我们村还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听党话、跟党走,依靠党的好政策,发展美丽经济,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

“到目前为止,‘六边三化三美’一系列富民工程给百姓增收近3000万元。美丽经济一旦启动,必将一发不可收,让美丽家园变成美丽乐园,分享美丽经济活力,最终打造出美丽幸福新丽水的崭新门户。”该村党支部书记毛和平激动地说,下一阶段,我们还将不忘入党初心、牢记党员使命,继续开展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建设,让十九大精神在前垟村落地生根,让1300余名群众尽早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

(记者

徐小骏

通讯员

俞淼涛

蔡毅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