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市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缘何呼声大落地少?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丽水日报

金苑新村5号楼加装电梯投入使用。

老小区未装电梯房老人艰难登楼。

老小区加装电梯的事讨论了很多年,2016年政策“破冰”,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新政从201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之后,丽水也应声出台《丽水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行办法》。一年过去了,政策是没障碍了,老小区加装电梯的现实情况怎样?

【现状】

加装电梯需求强烈

随着城市发展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小区加装电梯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关注。最近,市区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进行着,“如何才能加装电梯”的问题也引起了广大居民热议。这些老小区多为六七层楼房,当初设计建造时就没有安装电梯。

据调查,目前市区对加装电梯需求最大的,是2000年左右入住楼梯房的高楼层住户。当时商品房市场以楼梯房为主,电梯房选择极少。那时的购房户大多是中青年,上下楼梯不难。十几年后的今天,不少住户已步入老年,每天上下楼梯力不从心。这也令多层住房加装电梯成为一大“刚需”,也是众多市民热切盼望的“民生工程”。

2016年,这一难题终于有了“解题思路”,政策层面有了实质性进展——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等9部门联合发文,对全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出台指导意见。同年9月,莲都区正式施行《丽水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行办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区加装电梯的申请陡然增多。莲都建设分局城区建设所所长朱辉翔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每周都有三五批人上门咨询申请加装电梯的审批流程:“去年莲都建设分局核准了5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申请,其中2部已经加装成功,1部正在施工,还有2部处于工程暂停阶段,因为遭遇了邻里纠纷,正在组织协调。”

据朱辉翔介绍,今年莲都建设分局已经对5幢申请加装电梯的居民楼进行了现场勘察,此外还有更多的申请要求,须等待小区改造完成后再走程序。“我们与分局的建设发展公司进行了协调联系,他们表示会应住户要求,在老小区改造过程中为以后的电梯加装预留空间。”朱辉翔说。

新规出台后,只需要2/3的业主签字同意,加装电梯一事就可顺利申报。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二层楼住户的意见会被忽略。记者了解到,成功加装电梯的楼栋,离不开低楼层住户的体谅与配合。朱辉翔分析,加装电梯的强烈需求目前仍没有完全释放,因为顶层与底层住户的两种声音都比较激烈:“住高楼层的人希望加装电梯、方便日常生活,但住低楼层的住户则认为多此一举,而且加装电梯多少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统一各方意见并不容易。而且现在缺少加装电梯的样板工程,大家没能见到成熟的现实方案,接受度相对比较低,需要一个逐步适应、接受的过程。”

“加装电梯本身缺少上位法的支持,省里也没有出台明确的实施办法,我们是在边摸索边实践、循序渐进。而且加装电梯离不开邻里间的互相体谅,几年后成功案例多了,大家慢慢习惯了,反对的阻力也就随之变小了。”朱辉翔说。

【探访】

金苑新村5号楼成功加装电梯

今年春节,位于市区金苑新村5号楼的居民喜笑颜开聚在了一起,因为楼道里的新电梯试运行了。70岁的张丽娟是金苑新村5号楼第六楼道长,10多年前搬进来的时候,上下楼梯还没遇到问题,但是这两年,她觉得自己“实在是走不动了”。这个小区许多住户表示,除了缺少电梯这一点,他们对小区房型、朝向和环境都很满意,而且换房搬家也是“大工程”,他们不想太折腾。

“咱们可以给老楼加装电梯解决上下楼难题。”去年,张丽娟把这一想法告诉左邻右舍,立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金苑小区5号楼AB两个楼座共6个单元楼,全部坐落在一个大型商城楼顶平台上,即便是住1楼的住户,进出家门也得走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与其他小区不同,电梯安装在这个平台上,方便了两个楼座的全体住户出行。

徐伟良是该小区二单元楼道长,他告诉记者,前期的民意调查显示,住户普遍赞成申请加装电梯:“不管住在几楼的住户,都必须先到达这个平台再回家,不存在不同楼层受益不均的情况,所以,6个单元参与电梯加装的住户可以平摊电梯费用。”

“整个调查过程非常顺利,我们前期在每个楼栋都张贴了调查公示,这些信息也一并在小区QQ、微信业主群里公布。”徐伟良说,随后的家访调查基本是水到渠成,没几天就征集到了所有可以联系到的住户的意见,“两个楼座55户居民中,除了极少数暂时联系不上的和已将房子报给中介准备出售的,其余业主一致同意。”

于是,住户们委托张丽娟办理申请。这是他们经历了2次失败后第3次发起申请。这次申请得到了莲都建设分局的重视,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认为符合条件,可以加装电梯。

“朱辉翔所长很热心,为我们提供了申请加装电梯的路线图,很耐心地教我如何一步一步走程序,遇到问题还帮忙协调沟通,往我们这儿跑了很多趟,周末还带着技术监督局的工作人员来勘察现场。”张丽娟说,2个楼座共55套房子,有的是一户两套,百分之七八十户人家住着65岁以上的老人,“而且我们小区结构比较特殊,居民加装电梯的意愿非常迫切。”

由于该小区电梯加装方案让全体居民几乎均等受益,整个民意调查进展很顺利。张丽娟告诉记者,自去年8月起,小区居民代表开始正式商议加装电梯事宜,之后他们成立了加装电梯自治小组以便“货比三家”选择电梯供应商和建造企业。最终,他们与浙江新广通电梯工程公司签订了电梯代建合同,去年9月启动施工,赶在春节前顺利竣工。

“安装一部电梯,我们40多户住户,每户只需要平摊七八千元,现在还有2户居民打算搬回来,他们也表示要参与平摊。”徐伟良说,在电梯的使用管理上,他们采用的是打卡乘坐的方式,“这样就能避免非本小区人员随意进出和使用电梯。”

加装电梯除了方便老年人出行,还引出了一个“意外之喜”:今年,省老年友好城市考察组来到这里调研老小区改造无障碍出行成功案例,浙江省老年报也专门把金苑新村5号楼作为典型采访报道。

金苑新村5号楼成功加装了电梯,让其他居民羡慕不已。周边小区的居民都动心了,一些居民还专程前去“取经”。热心的张丽娟特意复印了许多资料,把成功经验传授给大家。

【分析】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在哪?

目前,我市已开展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而且群众呼声强烈,那为什么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项目落地率并不高?现实操作层面又存在哪些困难呢?

由于加装电梯事关每位业主,这也意味着,赞成与反对的声音都不少。记者采访发现,一幢楼至少有10几户住户,加装电梯一事在小区内很难形成统一意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居民告诉记者,如果有些家庭确有使用电梯的刚性需求,完全可以换房子,而不是让其他业主出钱配合满足需求。他认为,小区公共区域属于全体业主,加装电梯侵犯了无此需求的其他业主的权益。同时,不少人还担心加装电梯存在噪音污染、破坏绿化、影响低楼层住户室内采光及安全问题。

而支持加装电梯的市民则认为,人都有步入老年的时候,现在政府允许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为什么不利用好这个政策呢?楼梯式住宅楼普遍有六七层高,加上底层车库,相当于七八层,别说是老年人了,不少年轻人都觉得每天上下很费劲。

去年,市区申请电梯加装成功的案例只有2个,即东升南区和金苑新村5号楼,望湖公寓的电梯加装还在施工过程中。朱辉翔分析,东升南区和金苑新村5号楼都有着特殊性,东升南区的整幢楼都属于同一个业主,加装电梯不存在反对意见,而金苑新村5号楼则是在公共空间室内加装,下三层都是商铺,上四层是住宅,加装电梯相当于方便所有住户一楼进电梯、四楼出电梯,每个住户都受益。

从目前情况看,住户意见不统一是阻碍电梯加装顺利推进的最普遍问题。朱辉翔说,根据省里的指导意见,老小区加装电梯实行业主自主原则,申请需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签字同意才能报送。

此外,老小区加装电梯牵涉的部门众多,乐当“师傅”的张丽娟最初面对流程图的12个环节也是一筹莫展。采访中,许多市民反映,老旧小区申请加装电梯时需要过重重关卡,涉及建设、国土、城管、消防、质监局等多个部门,目前还没有形成严格规范的流程,不少居民甚至还不清楚应向哪里递交申请,而迫切希望安装电梯的居民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没有足够精力东奔西跑,最终往往不了了之。

“整个申请过程包括征求邻里意见、图纸设计、部门审批等多个环节,从最初形成意向到正式施工,至少得忙前忙后三五个月,而且后续涉及技术方面的难题也不少,由于加装电梯一般采用钢结构形式,从竣工到验收交付,也得好几个月。”朱辉翔说。

如今,省、市正在进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不少住户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出面协调,对加装电梯的流程及审批程序作些简化和规范,促进这项工作的不断推进。

D

浙江新闻名专栏

关注民情

倾听民声

针砭时弊

鞭挞丑恶

/文

/图

本报记者

陈建生

通讯员

本报记者

通讯员

吴菲菲

住户庆贺金苑新村5号楼加装电梯开工。

金苑新村5号楼加装电梯施工场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