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义孤儿”:在大爱中成长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丽水日报

本报记者

金小林

叶小平

“太让人敬佩了,这么小就有骨气又能吃苦,比起那些以父母没时间管缺少关爱为由天天上网吧、打架的孩子,他的故事可以作为教材,榜样!”一位署名“冬青”的网友一席话,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

云和“信义孤儿”叶石云的故事,在感动读者和全国网友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这位11岁的孤儿失去双亲管教后,是如何成长为一位践信守诺,甚至让不少成年人都汗颜的“中国好少年”?

亲人的爱

“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好人,我们都知道他家里穷,外面欠了不少钱。但每次只要他们开口,我们手头有多少,就借多少。”记者在梅竹村采访时,每次提起叶石云的父母,当地村民无不交口称赞。尽管父母过早离世,但是父母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积攒下的口碑,在年幼的叶石云的内心深处已烙下了印痕,时刻提醒他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好人。

父母不在了,姑姑叶水梅便是叶石云的依靠。从母亲去世后开始,叶石云便已经把县城姑姑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双休日和寒暑假,除了回老家看望爷爷,他都住在县城。

在叶水梅的心中,叶石云比自己的两个女儿还要让她牵挂:“他是我娘家唯一的血脉,要是出点什么事,该怎么办!”此前曾有两户人家找到叶水梅,想收养叶石云,被她一口拒绝了:“只要有我一口饭吃,也就有他一口饭。”也因此,她对叶石云视如己出。每次家里有好吃的东西,她总要留一份等叶石云从学校里回来。“如果有些东西留不住,他没吃到,我的心里就很难受。”

这些年来,叶水梅最担心的是叶石云学坏,在外面跟人家去打游戏、上网,甚至去做坏事。“每一个星期回家,我都要跟他说,你没有爸爸妈妈,你要是在外面做了坏事,到时候我帮不了你的。”让她欣慰的是,叶石云很懂事。

“我经常跟他说,社会上有好心人拿东西给他,让他回来一定要告诉我。如果是我认识的人,我会专门去道谢。”叶水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叶石云学会了感恩。她的家人也很关心叶石云。两个表姐经常帮他洗衣服,每次吃饭时,姑父都会先叫他。

对于叶石云来说,不论是父母还是姑姑以及亲人们的爱,都让他学会了责任与担当,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老师的爱

双亲去世后,因为上学,叶石云和老师接触的时间最多。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每一个阶段,都有无数的老师关心他,给他无私的爱。

严海燕是叶石云小学最后两年的班主任。她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叶石云父母去世后,为了避免引起他伤心,她召开了一次特殊的“班级会议”。“我借口支开叶石云,然后把全班同学召集起来约定:只要叶石云在场,无论是在寝室还是教室,谁都不提起‘爸爸妈妈’。”

严老师回忆说,平时大家都努力装出还像往常一样对待叶石云。“我们关心他,但不能让他感觉到我们是在同情他。”

2011年9月,叶石云刚升入初中,严老师就专门找到他的初中班主任吴丹。两位年轻的女老师,为他专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接”。随后,吴老师从严老师的手中接过了“妈妈”的角色,负责起管理爱心人士给叶石云的善款,以及替他购买换季的衣物等。

除了生活上对叶石云的照顾,吴老师还非常关心他的心理健康。“那时候,我经常借口让他帮忙打扫、整理办公室,然后和他聊天,了解他的想法,发现问题,并适当地进行引导。”吴老师说,这样做不会让叶石云感到压力和拘束。

同时,为了不让失去双亲监管的叶石云“学坏”,她还特意在寝室以及教室座位安排上动了脑筋,把学习成绩和各种表现都相对较好的学生,安排到叶石云身边。“平时在和他交流过程中,我也刻意回避提到他的爸爸妈妈。”吴老师回忆说。

2014年9月,叶石云进入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后,他的身世同样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季松青是叶石云的计算机老师,得知叶石云是孤儿之后,专门找他进行了交心:“你以后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有任何困难,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记者从季老师和叶石云的微信聊天记录里看到,今年9月开学后,他多次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已向叶石云转账共计776元……

正是有了这些不是“父母”却胜似“父母”的老师们无微不至的“爱心接力”,叶石云才得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社会的爱

除了亲人和老师们的关爱,还有一个特殊群体,让叶石云感慨万千。他们就是父亲的债主们。叶石云父亲所欠的债,大多数都是从梅竹村村民那里借来的。记者在当地采访时,也深深地被村民的朴素和宽容所感动。

叶石云的双亲去世后,债主们从未讨要,甚至有人至今隐瞒不说。而面对还回来的钱,他们婉言推辞,主动减免,甚至变着法子返还。这样的关爱,让叶石云感动不已……

此外,叶石云还得到了包括党委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双亲去世后,云和当地党委政府非常关心叶石云一家,为他发放各种补助。同时,各级学校也想方设法为他减免相关费用。

叶石云的遭遇,也在无数爱心人士的心中掀起了“爱的浪花”。6年来,身边总是不断有好心人出现。

“有一天有人打电话来,让我到学校门口去下。在学校门口,一位老板模样的人直接给了我3000多元钱!”

多年后,严海燕老师仍清晰地记得那个让她感动的场景。“老板说,钱是给叶石云的,不用说谢谢,也不用问他是谁,然后他就走了。”

一路走来,不论是债主,还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不求回报的关心和帮助,让叶石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也让他时刻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