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最美孝子”程火发: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丽水日报

本报记者

钟根清/文

雷宁/图

他两岁时没了母亲,14岁开始自力更生,小小的肩膀早早扛起生活的重担。29岁这年,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认领”了一名穷困孤苦的老人。不是亲生,胜似亲生。23年来,他把老人当成了“老父亲”,在“老父亲”久病的床前选择不离不弃。2014年12月27日,他被授予第六届“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

“太公,吃!”5岁大的曾孙子,小心地递上一块蛋糕。

93岁的程国法,张开嘴巴咬了一口,转头逗11个月大的曾孙女玩。

儿子、儿媳妇,围在边上有说有笑,一家子其乐融融。

在丽水市区东苑小区一住宅楼里,这样温馨的画面每天都在上演。

谁会想到,23年前,程国法曾孤身一人,缩在阴冷的老房子里,饱一顿,饥一顿。

直到他遇上了“儿子”程火发——程火发与他非亲非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很多人都羡慕程国法晚年得福,多了一位这么好的“儿子”——23年来,程火发一直把他当亲生父亲孝敬。在他穷困潦倒、疾病缠身时,给了他生的希望,让他得以安享晚年。

也有人说程火发是个傻子,摊上这样的麻烦事,“火发,你这是何苦呢?你累不累啊。”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当初,我可怜他,答应照顾他,就会一直做下去。更何况,他年纪这么大,我不照顾他,谁照顾他呢?!”没读过一天书的程火发,用最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心声。

多年的坚持,获得了认可。2014年12月27日,程火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第六届“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

担子

他两岁时没了母亲,14岁开始自力更生,小小的肩膀早早地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从29岁到现在,为了照顾好“老父亲”,他挑起了另外一副更重的担子

“拖累你了,我真是过意不去啊!”

“爸!瞧您说的,我们是一家人!”

每天一下班,程火发就匆匆往家赶——“老父亲”的尿袋该换了。

去年年初开始,程国法患上了严重的前列腺炎,小便失禁,身上还插上了导尿管。

人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程火发这个“儿子”,却一汤一药地细心服侍,消除了老人的顾虑。

今年52岁的程火发,只有1.54米的个子,身上的担子却不轻。他在市区经营了一家房屋置换公司,为了照料老人,经常是医院、公司、家三头跑。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甚至劝妻子关掉了营业22年的床上用品店。5岁大的孙子,11个月大的孙女,只能让亲家多带带了。

一年多来,程火发和老婆成了专业的护理工,给老人擦身子、消毒伤口、换尿袋、药水泡脚……样样都学会了。

“老爷子脾气有时候很倔,急起来还要骂人呢!这不,他手表的链子坏了,要抓紧给他修好,不然,又要急了!”这么多年来,程火发已经摸透了老人的脾性,“年纪大了,都这样,小孩一样,我们什么事都依着他。”

“他特别喜欢吃甜食,我们隔三差五给他买蛋糕、牛奶、奶粉,还要换着品种。尤其是冰糖,一年都要吃掉100多斤呢!他吃得很咸,每餐都要专门给他单独烧。也真是奇怪,血糖和血压指标一直很好。”程火发乐呵呵地说,“老人吃菜也很挑剔呢,青菜、豆腐不吃,生姜、葱也不吃,很喜欢吃红烧肉,但要去皮和精肉,只吃中间那层肥肉。还有,饭不能太烫,要凉一点才吃得下去。还特别喜欢吃地瓜粥,一餐能吃一大碗呢!”

而程国法当然记得“儿子”的好,他逢人便夸:“真是不愁吃也不愁穿啊!亲儿子都做不到的事,火发都做到了!”

每次在医院,有人看到程火发夫妻俩细心地搀扶着老人,都夸他们有福气,有这么大年纪的父亲。这是程火发最得意的时候,见人夸,就一直点头:“是的,是的!”

“我们当老人是亲生父亲,看到他开心我们就开心。因为我们的父母都去世得早。现在我们对老人好,也就是想弥补我们对父母的亏欠。”这么多年下来,妻子钟堂翠对老人也很有感情。

“我们小时候家境都非常不好,是村里最可怜的孩子。当初,想要照顾他,是因为见不得他受苦。”程火发说,“要说我小时候的遭遇,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太苦了!”

程火发出生在青田县北山镇黄山村。在他两岁时,母亲患重病不辞而别。村里人回忆说,当时压根不懂事的程火发,还爬到母亲遗体上嚷嚷着要吃奶。

没有妈的程火发像一根草,在他14岁那年,父亲离家去讨生活,哥哥也到外地打工,留下他一人在老家孤苦伶仃,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身上。

傻子

看到老人饱一顿饥一顿,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像看到自己的父亲受苦一样。29岁那年,他作了村里人认为很傻的决定:照顾非亲非故的“老父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好强的程火发肯干,又吃得了苦。种田、种花生,没日没夜,个子小就站到板凳上打稻谷,和大人一样干。

人小鬼精的他,后来还做起了贩牛的生意。凭着一张巧嘴和一双勤快的脚,走遍镇里所有的村庄旮旯。贩牛第一年,便挣到了钱,还清了父亲欠下的135元外债后还有盈余。

22岁那年,走出了村庄,到丽水市区开起了快餐店,成了第一批个体户。凭借着一股干劲和闯劲,逐渐站稳了脚跟,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24岁那年,结婚成家,并在当年生了个大胖儿子,后来还在城里买了房子。

29岁那年,程火发衣锦还乡。回老家探亲时,听村人说起邻村有一个叫程国法的70岁老人很是可怜。打小苦出身的程火发,知道穷苦的滋味,想着自己的日子也宽裕起来了,想去帮帮他。

老人在36岁时因冤案入狱,蹲了22年牢房,出狱时都58岁了。回到家中,家徒四壁,妻子早已改嫁,儿子也随妻子而去。经过22年的狱中煎熬,身体基本垮了。出狱后,饱一顿饥一顿,生活过得非常艰辛和狼狈。这种辛酸的日子一直持续到70岁。那时,他眼花了,路也渐渐走不动了,生活越来越难以自理。

程火发见到老人时,老人正孤身缩在阴冷的土房子里,就着盐巴吃几口饭。程火发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就像是自己的父亲受苦一样。

年纪这么大了,以后的日子可咋办?不应该让他抱憾凄惨地过完晚年啊!当场,程火发就给老人递了100元钱。当时100元钱可不是小数目。有人开始议论,“意思一下就好了,干嘛要给这么多?他又跟你非亲非故。”

没想到,他接着又作了一个村里人认为很傻的决定。他对老人说,“你不用担心,你的晚年由我来负责,我全包了!”

程国法的眼眶湿润了,但他不敢相信:世间还有这样的好人和好事。别说不是至亲,相互之间甚至不认识啊!

程火发没有食言。回城后,他把程国法老人的情况和妻子说了,并告诉妻子他决定要照顾老人的余生,让他像自己亲生父亲一样过完幸福的晚年。妻子非常支持他的做法,因为她12岁没了父亲,19岁时没了母亲,夫妻俩都认为一个家庭没老人是不圆满的。

从那时起,程火发便开始越来越“傻”了:不仅给老人置办了煤气灶等生活用具和一些生活必需品,接下来每年,都给老人置办两套新衣服,给老人足够的生活费,过年过节都会送去礼物。平时,只要有空,夫妻俩还会去看望老人。老人喜欢吃猪脚,他们便经常送去。看着老人大口大口地吃,不用再忍饥挨饿,心里觉得很踏实。

这样一来,程火发夫妻俩就和这个穷困潦倒的老人沾上亲了,这样“傻傻的”一照顾就是整整十年。

孝子

“不是亲生,胜过亲生。世上这样的人,真少见!”邻居发出这样的感慨。老人也说,他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程火发夫妻俩,最亏欠的人,也是他们

在79岁那年,程国法老人身上突然长出了很多疱疹,程火发夫妻俩火急火燎地赶回老家,把老人接到丽水的医院看病。夫妻俩忙里忙外照顾一个多星期后,病终于治好了。

老人年事已高,而且又体弱多病,不在身边照顾,总是提心吊胆。程火发和妻子把老人送回老家,又很快把老人接回了丽水。起先,专门给老人租了房子,后来干脆为老人装修了一间房间,还坚持每年为老人做一次体检。吃喝拉撒,喂药加衣,把老人当亲生父亲来服侍和孝敬。

小区里的人见状,都以为是他自己的父亲,夸赞他是个孝顺的儿子,程火发每次听了都乐滋滋的。

程国法85岁那年,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全身上下皮肤化脓,疼痛让他寝食难安。程火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送到医院治疗。住院期间,一家人轮流着跑前跑后,端饭送水,老人多次不禁流下感动的泪水。

2014年1月,92岁高龄的程国法患上严重的前列腺炎,小便排不出,非常难受,程火发又马上带他去医院治疗。手术期间,白天,程火发和妻子都要看店,便专门花钱雇了一位保姆在医院护理老人。晚上,他把自己的店门一关,就往医院赶。后来,为了照料老人,程火发甚至劝妻子把开了22年的床上用品店也关了门。

在全家齐心协力护理下,老人的身体恢复得很快,不久便出院了。但程国法不知道,他这次住院共花去医疗费用3万多元。这么多年来,光是看病,就花去了10多万元。

邻居们问程火发,20多年来,在老人吃喝拉撒上花去了多少钱?他摆了摆手:“这个我从来都没有算过,他就是我的父亲。他想要买什么我们都给他买,想吃什么从来都不用他愁。”

“不是亲生,胜过亲生。世上这样的人,真少见!”说起程火发,邻居何永勤发出这样的感慨。

别人如此感慨,程国法也常对程火发夫妻俩说:“你们这样照顾我,我心里过不去啊!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你们,最亏欠的人,也是你们!”

程火发则安慰老人说:“你来到我家,就是我们的长辈啊!我们不对你负责谁对你负责?家里的老人长寿,也是我们这个家庭的福气啊。”

这些年来,程火发的孝心感动了不少人,也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2012年9月,获得第三届莲都区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2013年10月,又荣获首届“丽水十大孝贤”。

2014年12月27日上午,程火发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在第六届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表彰大会上,获得了“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

一个平凡的人,用23年的坚持和纯真孝心,写出了最美的“孝”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