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东方学校
卢宝双
吵闹声一浪高过一浪,大声喝止非但没有达到安静的效果,反而使自己患上慢性咽喉炎等职业疾病。作为老师的你一定遇到过这样无奈的情况。
生性活泼,爱吵闹,这是孩子的特点;教书育人,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这是老师的职责,怎么办?
笔者在教育一线30多年,从未间断过对教育的摸索,近年终于总结出经验——“轻声聊天教育”。这是一种效仿QQ聊天和微信聊天,结合轻声教育的新方法,指每当学生犯错误时,放下老师威严的身段,与学生面对面且轻声细语地互相交流,师生通过心灵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而且有决心改正错误的一种教育方式。
轻声聊天教育的好处有很多:
一、可以缓和你的怒气
愤怒之下的你,心情恼得像一堆火,而你说话的声调就像风,风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此时你尝试着忍一忍怒气,压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说话的声调,你会发现你会变得稍微冷静、理智一些,最起码不会让你更加愤怒。
二、可以给孩子更多的信任与尊重
有研究表明,你说话的声调高低,跟你传达给别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当你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孩子感觉你不信任他;当你说话柔和时,孩子就能感觉到你的信任。
三、可以减少孩子对你的害怕和抵触
当孩子犯错时,你愤怒地大吼大叫,结果无非两种:孩子被你吓住了,满脑子的恐惧感,根本没心思去思考为什么错了,只盼着你赶快结束训斥;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击你,也不考虑错在哪了,只想着如何跟你对着干。但是,当你语调平静、严肃、稍低一些跟孩子谈话时,你会在孩子眼里变得“不怒自威”,孩子对你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和抵触,这时候你再跟孩子讲道理、辩对错,效果就会好很多。
四、有助于创设一种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围
轻声细语地聊天增进了彼此间的亲密关系,使孩子在感到教师沉着、威严的同时,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从而在感情上更易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教育。
那么,如何开展轻声聊天教育,什么时候宜用轻声聊天方式让教育更有效呢?
一、需要孩子安静的集体活动开展之前
集体活动往往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顺利组织开展。但在很多活动中,很多老师仍在选择用“一、二、三,静下来”,“比比谁坐得最好”等之类的一刀切的方法。这时,可以尝试轻声聊天教育,比如一个手势,示意大家要安静下来;比如,摸一摸还在吵闹的孩子的头,告诉他不能再大声说话了,等等。
二、个别交流宜用轻声聊天教育
当我们评价或批评孩子的时候,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特别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轻声地和孩子一起探讨哪儿做得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如果此时老师只顾着大声斥责,只会使孩子觉得有失面子,只会想着如何摆脱当时的难看,而不去思考事情的对错。更严重的是,让孩子会感到恐惧、紧张,反而会惧怕老师,对今后的教育教学都没有好处。
三、各种方法并用,帮助孩子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
对于思维直观、形象的孩子来说,让他们了解轻声说话的好处、树立轻声说话的意识是帮助孩子养成轻声说话习惯的关键。因此,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法、情境表演等方法让孩子了解轻声说话的好处,采用榜样示范、精神鼓励、趣味竞赛等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轻声交流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轻声说话是一种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长期坚持。
四、公共场合,尽量“轻声细语”
“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食堂用餐时不大声交谈”“轻声、简短、语言亲切的与人交谈”,这是社会文明礼仪对成人所提出的要求。作为老师,更应该为孩子树立为人师表的表率,轻声细语地谈话、打电话等,充分展现教师的礼仪风采。
总之,轻声聊天教育既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又能保护老师的嗓子,愿我们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了解它、关注它、运用它。教育就像一种高雅的舞台,师生都是舞者,只有与孩子的心灵“共舞”教育才会真正远离“狂躁”,走向远方春暖花开的田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