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舸帆
黄野松
初识魏晋风流还是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只记得宽袍大袖,众人饮酒,药石诗词,玄学清谈,一番文人雅士清秀的面孔。在那样一个五胡乱华的前夜,知识分子阶层如此的思想生态真让人疑惑。魏晋,于英雄史观而言无疑是失败的,但若能拉长历史的视界,观照知识分子的人格,却有另一番所思、所感、所悟。
作者刘义庆,系南朝(宋)人,临川王的身份使得他得以广招天下文人雅士,遍搜逸闻趣事,经过润色整饰,编辑成书,是为《世说新语》。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此书之妙在其收录了百年段子精华,堪称名士的专职秀场。其内容广博,文辞秀美,立意高远,谓之字字珠玑,篇篇精彩。既有史学价值,又兼文学涵养,无怪乎鲁迅先生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当代学者余世存还仿其体例,写了《非常道》两册述及近代事迹,亦精彩纷呈,可见《世说新语》一书影响之巨,流传之广。
从“德行第一”“言语第二”这样的排序中,便可初窥传统文化端倪。道德品质为立身的根本,重义而轻利,君子当以此作为交友的规范。比如德行第一九篇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一个视金钱同瓦石,一个捡起来又丢出去,内心有所动摇,又有高官贵族路过,一个读书如故,一个出门观望。从两人对名利的态度中可辨别其德行、人品的高下。绝妙之处在于,管宁凭此二事断定华歆并非同道中人,便毅然割席分坐,可见其洁身自好,交友谨慎。而所谓“言语第二”则体现了当时名士的睿智。如言语第二四四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一次简单的家庭聚会,因为大雪来临,谢太傅因而考了考家里的晚辈如何形容白雪纷纷的场景,一个回答将盐撒向空中差可比拟,另一个说不如柳絮被风吹起形象。读者由其言语中便可以有了自己的想象,撒盐向空和柳絮纷飞哪个意向更为贴切。
除了这些充满才情、机锋、哲学的对话,魏晋风流的重要一端在于放浪形骸,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李白乃至苏轼。诸如阮籍嵇康之流,身负大才,却难得重用,为表示自身高洁的志向,宁可不为官。嵇康甚至因此得罪权贵,性命不保,但他临死前那一句“广陵散自此绝”的豪言依然给后人留下了无限想象:到底怎样的音乐才能达到广陵散的高度?而与嵇康起名的阮籍更是将行为艺术走到了极致,他经常驾车任意驰骋,行到水穷云起之处时便大哭一场,留下了那句千古名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无数后来人为之动容。
魏晋风流的另一端在于心中万千丘壑,表面不动声色的气度。决定东晋王朝命运的淝水之战,谢玄正与友人下棋,下人来汇报大获全胜之时,谢玄依然能够不动声色地下完棋,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小儿辈大破敌”。后世的曾国藩在听闻湘军攻破天京之际,激动得手端不平茶碗,事后与人说,自谓稳重不及谢玄远甚。曾国藩其实自谦了,谢玄下完棋后出门时甚至踩坏了木屐,可见内心亦是百感交集,难以名状。
《世说新语》中也同样有传承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和丈夫志向,如言语第二二篇: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候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表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面对国破山河在的痛苦,有人相对流泪,也有人戮力作为。若没有这一番积极入世有所作为的心态,也不可能拥有完整健全的人格。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静下心来读书并非易事。近来,聆听习总书记“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之语,若有所得,与其讲读书作为一种学习负担,毋宁将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世说新语》很适合随手翻阅,既不需耗费过多时间,又可提高涵养学识,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于其中寻找一番超拔脱俗的魏晋风流,体验一遭名士风尚,何乐而不为呢?
欢迎读者踊跃参与“跟着总书记读好书”征文活动。好书范围:对于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江新语》等,以及总书记曾经读过的中外名著,如《史记》《诗经》《老人与海》《浮士德》等的感受与理解。征文要求:导向正确、内容健康、情感真挚、文字精炼、文风朴实的读书感悟文章,每篇不超过2000字。投稿邮箱:lsdaily@sina.com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