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根清
叶炜婷
通讯员
季丹
“阿霞,我们真是有福气,你比亲女儿还亲啊!”日前,龙泉市查田镇小查田村窗外电闪雷鸣、风雨呼啸,瞬间短时风力达到9级,叶德霞早早将隔壁住土坯房的江金华和郑雪花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安顿,两位老人紧紧拉着她的手不停地道谢。
江金华和郑雪花老人育有一对残疾的儿女,生活非常困难。他们与叶德霞家相邻而居27年,叶德霞三天两头去看望二位老人,帮农忙、劈柴火、照看日常起居。
今年54岁的叶德霞,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儿,弟弟眼中的好姐姐,公婆眼中的好媳妇,还是当地24位孤寡老人共同的好女儿。她的事迹,感动了邻里和乡亲,她也因此被评为2013年度“最美丽水好人”十佳美德公务员。
奉先思孝
处下思恭
1986年,叶德霞的父亲患胃癌去世。叶德霞当时22岁,家里还有4个弟弟,养家的重担落在了她和母亲的肩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7年后,叶德霞的母亲也被查出患上胃癌。为让母亲宽心和安心接受治疗,她安慰只是得了胃溃疡,并一力扛下所有照顾的责任。然而,两个月的床前守孝、日夜操劳,叶德霞的体重从102斤降至88斤,却依旧未将妈妈留住……
料理完母亲的丧事后,叶德霞望着家徒四壁的土坯房,记了一个本子的债务,看着身边4个年纪尚小的弟弟,她连悲伤都来不及,又扛起了这个零碎的家。
这一年,叶德霞的月工资是82元,她把钱分为几份:弟弟们的生活费和学费等、还债……却唯独没有自己。
4个弟弟还未成家立业,养育任务全部压在了叶德霞身上,既要负责他们的生活饮食教育,又要帮助他们娶妻生子。在后来的十余年间,叶德霞为每个弟弟都操办了婚礼,每个月都在借钱、还钱中度过。每当别人问她苦不苦,她只回一句话:“能照顾亲人是我的幸福。”
叶德霞视娘家、婆家一个样。与丈夫周日君结婚后不久,公公就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加重卧病不起,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有时大小便弄得整床都是,婆婆身体也不好,长期犯高血压、心脏病。叶德霞主动负责起老人的起居,包揽家里的日常琐事,一有空就陪公婆聊天解闷,几十年如一日。
叶德霞的言传身教,赢得了丈夫和女儿的尊敬,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倾己勤劳
以行德义
2007年至2015年间,叶德霞作为查田镇民政办主任,兼职担任茶丰敬老院院长。8年来,她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每天都要回去看一趟才安心。
什么时候该添夏衣,什么时候要换冬被,她都提前做好准备。春节发新衣裳、四月八做乌饭、中秋发月饼、重阳节包粽子……每个节假日她都陪老人度过。老人有了病痛,她请医拿药,换衣换尿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12年,90多岁的吴月兰老人外出散步,摔了一跤,腿部大出血。叶德霞发现后,立即找了个轮椅,推着她去镇卫生院。偏偏此时又下起大雨,2公里路下来,叶德霞被淋成了落汤鸡。结果因为老人年事高,受伤的面积过大,镇卫生院建议转到龙泉市区就医。叶德霞顾不得全身湿透,又立即联系车辆,将老人送到谢氏骨伤科治疗,期间一直寸步不离……
叶德霞对待身边的人永远是热心肠。在村里,不管是农活还是红白喜事,谁有事相求,她与丈夫都第一时间赶往相助。
2008年的端午汛期,村里李丽华家房屋外侧一面墙壁受雨水冲刷饱和后突然倒塌,房屋悬梁发出“咔、咔、咔”声。当时,李丽华丈夫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80多岁的老人。叶德霞得知后,二话不说,拉上丈夫就往李丽华家里赶。安排敬老院同事接送走80多岁老人后,叶德霞还与村民一道帮助加固悬梁,清理现场,一直忙到凌晨3点多。
“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叶德霞用自己的点滴言行,谱写爱与美的凡人赞歌。而这一切,在她看来,都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她并不求回报,只求心安理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