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采摘
盘城街道党建教育基地
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镜检查室
许家大营美丽乡村
滁河湾美景
一面依山,三面环水,江北新区盘城街道立足自然资源禀赋,是国家级江北新区唯一的现代农业主导型镇街,也是南京市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今年以来,盘城聚焦主责主业,战疫情、促发展,坚定不移打赢两场硬仗,展现新作为。
在这片区域面积51.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8万人的宜居之地,“发展答卷”变“幸福画卷”的属性愈发凸显,勤劳智慧的盘城人,正朝着全面建设“强富美高”新盘城、高质量高标准打造全域旅游“盘城样板”,奋力前行。
A
特色产业引领
递出葡萄“金色名片”
来大美盘城,品健康葡萄!今年8月21日至9月29日,盘城葡萄庄园的热闹景象如期而至。独具花香的阳光玫瑰、皮薄汁多的醉金香,还有美人指、白罗莎等多品种、上千亩的优质葡萄供游客前来采摘。
此次举办的南京江北新区第四届盘城葡萄节,颇具亮点。街道紧扣我市“四新”行动计划,创新培育“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等新经济业态,共吸引游客30万余人次,销售葡萄近800万公斤,销售额约2.4亿元,带动周边旅游、餐饮等消费约1000多万元,今年还成功申报了“盘城葡萄”地理标志,进一步打响“葡萄名片”。
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源头活水,盘城街道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让小葡萄牵起大产业。近年来,通过科学产业引导,利用“盘城葡萄”金色名片,打造全域旅游,优化特色产业,实现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全街低收入农户已于2018年全部脱贫,脱贫率达100%。
通过街道的鼓励与协助,越来越多的农户依靠种植葡萄走上了致富路。如今,原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史克贵的承包田上,葡萄种植面积由原先的4亩扩大到14亩,品种逐渐丰富,每亩纯利润在5000元以上,部分精品葡萄每亩高达万元。近日,以他为主角拍摄的《幸福像葡萄一样甜》,荣获全省“助力小康·奋斗有我”微视频创意大赛二等奖。
群雁要靠头雁领,街道还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江苏格冠农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头雁,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精品葡萄采摘区、高效农业展示区、标准化菜地生产区,在位于街道落桥社区、渡桥社区的420亩地块里,格冠集团打造的集商务会务中心、农副产品展销、葡萄酒庄等于一体的特色文创产业基地和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每年都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休闲、旅游。“在街道的鼓励和引导下,我们于2019年10月成立南京盘城格冠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吸纳辖区低收入农户,使其能够就近就业,带动其脱贫增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全域旅游为总抓手,街道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旅游产品供给,以盘城葡萄庄园为核心,将龙王山、滁河风光带、格冠美术馆、特色民宿、王家古渡及许家大营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相串联,打造特色“景区”。
B
夯实民生之基
绘就宜居新城“幸福底色”
消化内科检查项目由胃镜拓展到肠镜,服务人数每年增加10%以上,去年成功创建省级基层特色科室……作为消化内科这一特色科室的牵头人,江北新区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兆斌见证了这五年来盘城基层医疗服务的蝶变。
“这两年中心添置了近500万元的设备,极大提升了我们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还新增1000平方米的医疗用房,新开设了康复科、口腔科两大科室,扩大服务范围,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李兆斌介绍,中心还定期邀请专家坐诊,认可度逐渐提高,目前可覆盖全街道10万人左右。
今年,街道新建3A级及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家,完成老人助餐点全覆盖。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盘城老人的“小确幸”,也是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缩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年,街道在新增1所公办园、1所民办惠民园,取缔撤销2处看护点的基础上,开创了学前教育中心园管理新模式,成立江北新区盘城街道中心幼儿园,负责统筹街道幼儿教育工作,统一管理和指导辖区各园创特色品牌的工作机制,让更多适龄儿童享受到教育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便利。
聚焦绿色生态,以改革为抓手,街道统筹推进垃圾分类试点、美丽庭院创建、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引导群众共建生态美丽宜居盘城。11月1日,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全面实施,而盘城作为新区首例试点开启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早已先行先试、取得领先成效。
街道盘欣家园小区于2019年12月率先在新区试行“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并建成功能齐全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近日,我市针对垃圾分类“宁积分”排名靠前的居民奖励应急包,在全市达到奖励条件的648人中,盘欣家园独占277人,排名全市第一。
街道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城乡面貌,深入实施盘城新街改造、老旧小区整治等城乡建设项目,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基本完成58.97公里“四好农村路”两年建设任务。
C
激发新引擎
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你看,从这条许陈路往前走就是古滁河,北面则是马汊河,风景非常优美,这边还有我们街道的‘红润盘城’党建教育基地,拉近群众和党组织的距离。”盘城街道双城社区负责人面带欣喜,先前这条坑坑洼洼的水泥路,经过改造拓宽后焕然一新,变身为左侧小河流淌、右侧繁花盛放的美丽乡村路。
抓党建、惠民生、促发展,党建引领释放的“先锋动能”让盘城人看得真切。2016年开始,双城社区许家大营组借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重点对道路、水系、绿化等方面进行了改造治理,从旱厕改造、垃圾分类、修建污水管网入手,实施河道治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江北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样板示范。同时,双城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水美乡村”及“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社区”两个省级荣誉称号。
如何维护生态文明创建成果?“要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盘城街道明确以党建为抓手,鼓励居民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党支部推动干部、党员示范干、群众学着干,近年来,盘城街道逐步引导居民由“要我干、要我改”向“我要干、我要改”转变,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经过厕所治理和垃圾分类之后,环境大有改善,现在出门几分钟就能走到健身场所,老人们也不怎么打麻将了,都愿意早晚出来散散步,年轻人还能打打篮球,业余生活更丰富。”家住双城社区的任保荣由衷感叹道。
党建同时也能助推全域旅游和区域发展。今年,街道
“红润盘城”党建教育基地新建多功能服务中心,设施和功能进一步提档升级,成为一处集党群活动、教育培训、形象展示、服务群众于一体的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的基地,面向区域内外承接党支部活动、团建活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类集体活动。
依托南信大等驻地单位积极推动区域化大党建,会同南信大法政学院在永丰社区挂牌法律服务工作站;在共融共建单位的支持下,建成南信大附属中学;正加快建设南信大高新实小,配合推进南信大幼儿园项目……街道不断促进区域化党建“大融合”,形成《盘城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要点》,有效提升了共建项目的精准度、成效化,努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D
抢抓新机遇
实现跨越大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市紧扣江北新区“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双区叠加优势、加快实现新区“全市最优、全省一流、全国前列”奋斗目标的五年,也是盘城街道经济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盘城街道将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区治理为抓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绿色发展为指导,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抢抓新机遇,实现跨越大发展。
“通过拟定‘十四五’规划发展措施,我们将从深入贯彻党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深化农业农村发展、强力推进经济发展、全力保障民生事业几大方面,全面落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抢抓新区‘双区’叠加发展机遇,牢记初心使命,勇挑时代重担,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走出盘城发展特色,为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盘城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晓芳说。
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盘城借助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城乡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拟建设一批融合居家养老、老年人日间照料、社区医疗医养为一体的民生养老项目,为辖区老人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邻里中心项目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集合诸多的办公、文化、生活、商业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区,为周边高校学生和安置小区居民提供优质生活服务。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盘城将进一步加强龙王山、滁河湾等地生态保护工作,继续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加快道路河流综合治理、景观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改善街道环境面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高品质宜居生态新城。
抓住建设新机遇,盘城还积极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接中国气象谷建设项目,依托其优势学科与科技成果,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实现校地深度融合发展,形成气象产业创业者的孵化器和气象服务企业的加速器,促进优质项目落地,加快街道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提升街道经济活力。
盘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