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家座谈会重要讲话集思广益共同谋划“十四五”创新名城建设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三年来,我们突出制度引领,形成了顶层设计的南京样本;突出市场主导,打造了成果转化的南京模式;突出自主可控,提出了原始创新的南京方案;突出产业强基,培育了科创企业的南京梯队;突出人才驱动,出台了独具优势的南京政策;突出开放合作,显现了资源集聚的南京效应,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创新之路。

■新发展阶段,如何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如何做好“双循环”下的创新文章?如何更好推进创新合作、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如何完善创新顶层设计、推动科技创新走向全面创新?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邹伟)

9月12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研讨会,邀请科学家、企业家、高校院所负责人等各界专家共聚一堂,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历程,总结经验做法,提出新形势下创新之问,谋划“十四五”期间创新名城建设大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市长韩立明,“两院”院士王泽山、刘韵洁、祝世宁,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省科技厅厅长王秦等出席。

研讨会上,王泽山、刘韵洁、祝世宁、胡金波、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青、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穆荣平、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华为中国区副总裁曹泽军、省高投集团董事长董梁、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孙斌分别作主题发言。大家认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契合国家战略,决策科学、思路清晰、重点明确、成果显著,走出了一条契合时代特征、体现南京特点、彰显城市品质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各位专家还围绕校地融合发展、新研机构建设、紫金山实验室建设、源头创新、创新体系、院地合作等提出了具有专业精神、前瞻思考和实践价值的意见建议。张敬华认真听取发言,对大家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要求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吸收。

随后,张敬华作了讲话。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阐述我国科技工作和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名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需要”“四个面向”等重要论述和要求,牢记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工作和科技工作者的殷殷嘱托,更好发挥南京资源特色优势,聚焦短板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咬定目标、攻坚克难,推动创新名城建设取得新的成果,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张敬华对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成绩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他说,三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南京坚持把创新放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位置,发挥资源优势、聚力攻坚突破,取得了超出预期、可圈可点的阶段性成效。我们突出制度引领,形成了顶层设计的南京样本;突出市场主导,打造了成果转化的南京模式;突出自主可控,提出了原始创新的南京方案;突出产业强基,培育了科创企业的南京梯队;突出人才驱动,出台了独具优势的南京政策;突出开放合作,显现了资源集聚的南京效应。三年来,南京创新驱动贡献度快速提高,创新实力公认度快速攀升,创新生态美誉度快速扩大,初步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创新之路。实践证明,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决策是科学的、方向是正确的、举措是对路的,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坚守创新、越是困难增多越要依靠创新、越是竞争加剧越要善抓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张敬华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当前,创新名城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问题同在,我们要聚焦“七个创新”持续用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一是在原始创新上攻坚发力,催生更多“从0到1”的重大创新成果,再造一批自主创新“高峰”,解决更多“卡脖子”问题。二是在企业创新上强化支持,高水平种好移大树、育树苗、老树发新芽“三棵树”,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三是在产业创新上补链强链,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集群发展突破、新经济新产业突破。四是在融合创新上叠加优势,促进校地融合、军民融合、产学研融合、科技资本融合,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五是在开放创新上深化拓展,重点发力“双循环”,聚力提升创新首位度和辐射力。六是在赋能创新上全面升级,拓展“科技+”思维,加快推动科技对各领域的渗透提升。七是在制度创新上彰显效能,强化创新委、高新区、“硅巷”、人才体制等改革,走出一条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治理新路。

张敬华说,南京抓创新,必须争一流;创新争一流,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对标找差、学习借鉴、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新起点上推动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有四个重大课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入探索,需要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对策。一是着眼新发展阶段,如何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二是着眼新发展格局,如何做好“双循环”下的创新文章?三是着眼新发展布局,如何更好推进创新合作、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四是着眼新发展治理,如何完善创新顶层设计、推动科技创新走向全面创新?希望大家把脉建言、出谋划策,为我们提供新视角、新思路,共同推动创新名城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果。

王秦说,南京在全省乃至全国创新体系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成功范例和鲜活经验。希望南京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在新的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进一步提升创新高度、加大投入强度、强化改革力度、扩大开放广度、凝聚人才厚度、保持宽容温度,率先探索走出一条从科技强、人才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

市领导李世贵、罗群、蒋跃建、沈剑荣,市各有关部门、各板块和高新园区负责同志等参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