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绘就“大美六合”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连日来,六合喜讯频传:11月13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拉开帷幕。其间,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揭晓,六合区在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中排名第47,从2019年的71名上升24名。

12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0)》暨全国百强县案例报告。报告显示,六合区名列全国新城区竞争力指数百强,位列第89位。

频频入围“国家队”,背后是六合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努力。“十三五”期间,六合区紧紧围绕“产业增长极、宜居新空间、生态后花园”的发展定位,牢牢把握“坚持创新赋能、建设大美六合”的总体目标,一着不让抓好工业经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今年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系列冲刺收官的繁重任务和疫情汛情考验,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大美六合”发展蓝图加速铺展。

新能源全产业链初步形成

产业地标再拔高

合浆、涂布、辊压分切、制片、卷绕、组装……经过一道道工序,一块块磷酸铁锂电芯鱼贯而出,昨日,南京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一线场景火热。“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在建的为一期,包含两条电芯生产线和两条PACK生产线,产能约为6GWh/年,产品主要供应华为、奇瑞、瑞驰等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期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5GWh动力电池。

国轩新能源,是国轩高科在六合经济开发区布局的第二子。自2015年注册成立南京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以来,国轩高科已斥资打造了两个厂区、三条生产线。离国轩新能源不远处的江苏建康汽车有限公司,2016年在六合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2017年试生产,2018年销售收入就达到了3亿元,如今新能源整车年生产能力达5000辆,成长迅速。

六合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双提升”,全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南京新的产业增长极,“以国轩动力电池为龙头,先后引进利德东方、凯勒新材料等数十家关联度高的企业,盟固利动力电池、云彩工业储能电池项目加快推进,‘材料制造—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充换电设备制造—零部件制造’的新能源全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一个新能源地标产业正加速崛起。”

产业地标拔节生长,离不开项目强力支撑。近年来,六合区全力以赴抓招商,加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实现了一批批内外资项目落户。尤其是今年,六合区组织了“四新”产业招商发布会、5G高峰论坛等20余场重大招商活动。1-11月份,签约项目投资总额1123.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86个,分别完成年度目标164%、265.7%,全市分组排名分列第一。值得称道的是,截至目前,六合区已签约工业储能电池、新能源动力电池、国际电力公司中国区总部、太空科技产业园、医疗设备研发生产、数字科技文化产业园6个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并首次成为全市招商擂台赛目标任务进度“优胜单位”。

六合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把工业崛起作为强区之本,把实体经济作为核心抓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生态型、科创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招引建设力度,培育壮大新能源、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等特色产业集群,为高质量跨越发展蓄势赋能。

龙袍新城开发建设强势启动

城乡融合再提速

12月16日,南京市六合区龙袍新城项目联合开发签约仪式举行。现场,中国中铁和六合区“牵手”,通过“特许经营+联合开发”模式,联合开发龙袍新城,项目总投资超过28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告别政府举债、PPP等传统模式,六合区与中国中铁强强联合,创新采取了“特许经营+联合开发”的运作模式,即由特许经营者合法采购具备相关建设资质的社会资本方,从而实现特许经营与工程施工两标并一标,将大大加快项目后续实施与推进速度。

按下“快进键”,龙袍新城开发建设跑出“加速度”。今年3月,龙袍新城总规和控规一经通过,六合区以“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和干劲,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从全区各部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龙袍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区委主要负责人直接担任指挥长,定期调度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把专项规划、搬迁安置、产业招引作为“先手棋”。35天,完成产业片区1554户村民搬迁工作;仅100多天,新签约的百亿级新能源科技项目实现开工建设;不到半年,42项专项规划及设计编制全面推进……龙袍,古老的长江渔村,如今正精彩蝶变。

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突破,亟须拉长乡村建设短板。屋内,橱柜、抽水马桶、淋浴设备等一应俱全,窗明几净……虽然搬进新家一年多了,胡光明依然乐得合不拢嘴。54岁的胡光明,是雄州街道瓜埠中心社区大李组村民,年幼时落下了三级智力残疾,平时仅靠低保收入和打零工艰难度日,家里的两间房逐渐破旧也没钱翻修,沦为危房。

去年,胡光明的房子被纳入农村危房改造,重新翻建。经过近一个月紧张有序的施工,两间瓦房拔地而起。“搬进新房的第一天,我兴奋得一夜没睡着。”胡光明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启“美颜”模式,刷新乡村“颜值”。六合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开展全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街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社区)覆盖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的村(社区)6项指标全部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今年8月,六合区被省人居办确认为江苏省首批20个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县(区)。

全域推进生态系统治理修复

生态底色再擦亮

船行池杉湖湿地公园,千亩池杉染红水面。在一片被称为“鸬鹚广场”的水面上,从北方赶来越冬的野生鸬鹚,或水中嬉戏、或栖息枝头、或展翅翩飞,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生态图景。“每年10月中旬,野生鸬鹚‘先头部队’先行到达,数量在一万只以上。”公园市场总监龚金戈告诉记者,除了数以万计的鸬鹚之外,鸿雁、斑头雁以及白眼潜鸭、翘鼻麻鸭、赤麻鸭等部分候鸟也会留在池杉湖过冬。

眼下的龙袍长江省级湿地公园,近万亩芦苇已泛金黄,斑嘴鸭、绿头鸭等候鸟在芦苇荡中悠闲漫步,不时振翅翩跹起舞。“龙袍长江湿地是原生态保存较完整的湿地,成了多种候鸟的栖息地。每逢迁徙季,成群结队的候鸟从龙袍上空掠过,蔚为壮观。”龙袍街道主要负责人介绍,前不久,六合区还监测到全球濒危物种类别之一的黑脸琵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等在这片区域出没。

候鸟频频来“徙”,离不开湿地生态持续向好。六合区在生态保护上持续发力,全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修复。走进平山森林公园,映入眼帘的是“六合区林长制公示牌”,区、街镇、村(国有林场)三级林长姓名、管护范围、职责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我们统一制作并安装了124块林长制公示牌,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六合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设立区级林长7个、国有林场(湿地)级林长18个、街镇级林长93个、村(社区)级林长176个,落实护林员262人,截至目前,林长制工作已实现全覆盖,“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坐拥16.1公里长江黄金岸线,六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拿出“真金白银”,下定决心舍去了一批不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铁腕推出沿江“两减”、宕口治理、退捕转产等“组合拳”,切实擦亮区域生态底色。

绿色生态之美不断彰显,六合区经济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后劲不断增强。今年“十一”黄金周,六合区主要景区景点处处游人如织、车水马龙。据统计,全区共接待游客177.2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5.3%;综合收入达7360.2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5%……六合,俨然已成南京及周边城市居民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南报融媒体记者 孙敬清 倪缪康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六合区委宣传部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