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以下统称《方案》)。
《方案》指出,在北京、湖南、安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
《方案》提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加大开放力度。
《方案》明确了各有侧重的改革试点任务。北京自贸试验区围绕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提出了营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创新服务贸易管理、探索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湖南自贸试验区围绕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提出了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实现湘粤港澳服务业联动发展、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安徽自贸试验区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内陆开放新高地,提出了推进科技金融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布局未来产业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围绕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提出了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方案》强调,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切实加强自贸试验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各地方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地方立法,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完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容错机制,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工作。各地方、各有关部门要依法及时下放相关管理权限,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实施。要加强试点任务的总结评估,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透视我国自贸试验区再扩容
日前,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自贸试验区扩容有何重要意义?将开展哪些差别化的探索?在21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进行了解读。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2013年建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来,我国已陆续建立18个自贸试验区,加上此次的3个,自贸试验区达到21个。
自贸试验区为何要进一步扩容?王受文介绍,此举目的是通过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改革探索,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加快形成发展的新格局。
此次扩容有利于进一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王受文分析,4个新设自贸试验区或者扩区,将实现京津冀全覆盖、长三角全覆盖,同时叠加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打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此次扩容也有利于进一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4个省市中,北京科技创新动能强劲,湖南装备制造业积淀深厚,安徽新兴产业要素比较活跃,浙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4个新设自贸试验区或者扩区,将通过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补链强链,依靠产业链集成创新进一步稳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先进性、稳定性和竞争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王受文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方案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
——北京自贸试验区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湖南自贸试验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
——安徽自贸试验区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内陆开放新高地。
——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王受文表示,方案充分考虑了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和要求,围绕服务贸易、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新业态,提出了特色鲜明的差别化试点任务,打造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据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