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农村股改:“土疙瘩”变成“金疙瘩”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邓建鹰摄

秋高气爽。在浦口区星甸街道后圩村,近万亩蟹塘星罗棋布,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不时有白鹭飞过。

然而,对于后圩人而言,他们无暇欣赏美景,眼下正是大闸蟹育肥提质的关键时期,“90后”吴磊正撑着小木船,在自家围网边查看螃蟹长势。一年一度的金秋水产丰收节正在举行,村民们也在为此忙碌着。

因位置偏僻,后圩曾被戏称为“江浦的西伯利亚”,村集体收入和村民经济状况多年来“原地踏步”。近年来,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后圩村不断挖掘水产资源,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路子愈发宽阔,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90后”回乡,“不走了,以后我来养螃蟹”

“从没想过自己会回乡,还跟农业打交道,总觉得外面的世界特别精彩。”28岁的吴磊从小就是父母眼中“不听话的孩子”,大专读了一半觉得没意思就闹着退学,要出去工作。

无奈之下,父母只得同意。2012年初,吴磊在新港工业园一家电子厂找到了工作,每天要在流水线旁站立12小时,日复一日干着同样的事情,月收入只有3500元。

10个多月后,吴磊辞职,回到后圩村。“爸妈搞水产养殖十余年了,刚开始还好,现在干不动了。”吴磊告诉记者,由于不会开车,父母只能通过贩子卖螃蟹,价格一直上不去,再加上年纪越来越大,养殖活干起来越发吃力。

作为家中独子,备受宠爱的吴磊过去从未接触过水产养殖,回家后每天看着父母忙进忙出,他一脸茫然。“在家躺了几天,也算是给自己一个认真思考的时间吧,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能留下来。”一周后,吴磊在蟹塘边找到父母,说了一句他至今都记得的话:“不走了,以后我来养螃蟹。”

吹来股改之风,“沉睡”资源终被唤醒

“养蟹先养草”“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这些经验之谈,吴磊父母几乎每天都会说,“虽然是经验总结,但是很空洞,不够精准,我们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手段。”吴磊说。

更重要的是,家家户户“单打独斗”的模式,让吴磊看不到后圩水产养殖的未来。他掰着手指列举问题:技术方面,没有培训,没有顾问;模式方面,没有形成“强带弱”“大带小”;销售方面,多年来依靠贩子收购,价格不透明,利润不可观……“我记得2006年父母开始搞养殖,因为不懂技术,一年亏损七八万元。”

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2015年,后圩村正式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股改),成立后圩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财产、土地等经营性、资源性、非经营性资产均为合作社所有。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清产核资后,全村共量化经营性资产总值700多万元,并设有集体股、成员股、岗位股三类,一人一股确定总股份,其中岗位股不参与分红,只负责合作社日常管理。

通过股改,后圩“沉睡”的农村集体资产终于被激活,形成了以河蟹、青虾等品种为主的万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大力发展“农户+农场+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全村渔业年产值很快突破亿元大关。“这就相当于每个村民养着一只‘永远下蛋的鸡’,下的蛋归村民,而鸡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后圩村党总支书记董善军告诉记者。

引来“最强大脑”,养螃蟹像玩“开心农场”

同步被激活的,不仅有吴磊家的蟹塘,还有他的信心和斗志。“股改后,我家也参与分红,而且土地资源越来越值钱了,村里给我们组织专业培训,还请来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采访中途,吴磊不时拿出手机,查看自家水塘水温如何、含氧量多少,“这种系统我爸妈根本不会用,现在想想也很庆幸自己回家了。”吴磊所说的是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江苏中农物联网为后圩带来的“最强大脑”。

记者跟随吴磊来到蟹塘边,一台像蘑菇一样的设备固定在水中,杆顶拴着一只浮笼。作为采集器,它的顶端内置无线传输设备和供电电池,溶解氧传感器安装在浮笼里。整个采集器依靠太阳能电池供电,安装简便。

据了解,该系统由采集、传输、控制与中央管理4部分组成,将水质传感器安装在水塘里,养殖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APP等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掌握水塘内水体的水质水温、含氧量、pH值等参数,并可进行调试修改。

“以前我父母养螃蟹,值守在塘边整宿不睡是家常便饭,现在呢,很多工作点点手机就完成了,就像玩‘开心农场’游戏一样。而且专业技术的支撑也带来了产量、品质的提高,现在我家养螃蟹的收入也翻了几番。”看着自家的50余亩蟹塘,吴磊笑着说。

南报融媒体记者 鲁舒婷 倪缪康

记者手记

农村股改,念好“难念的经”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积累了大量财产。然而,农村集体资产是一本“难念的经”,村民、村干部对自己的家底不清楚,造成一些农村集体资产被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有的集体资产运转起来了,村民却怀疑自身利益被侵占了……

股改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作为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区,目前,浦口区已完成多个社区(村)股改工作,将“家底”量给群众,将村民手中的“土疙瘩”变成“金疙瘩”,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