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查金忠 通讯员 周雅 刘姣)
“我们将围绕智能机器人、智慧社区、智慧教育和智能生产四大方向,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力争3—5年内登陆资本市场。”10日,中科澳森机器人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曲笛鸣向记者介绍,项目总投资2亿元,大部分将用于在栖霞建设大数据平台“超脑中心”。
今年6月,该公司签约落户栖霞高新区紫东国际创意园。曲笛鸣说,在落户之前,团队经过了近两年的考察,曾与不少城市和园区接触,“栖霞吸引我们的,除了政策优势外,主要是让我们感受到对项目非常重视,有一种‘求贤若渴’的感觉。另外,招商团队非常专业,对产业定位、未来发展都有独到见解。”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2020南京创新周期间,栖霞高新区签约的十大AI重点项目之一。今年以来,栖霞签约项目接连不断:
2月,在全市重点招商项目“云签约”仪式栖霞分会场,栖霞签下5个项目,总投资188.3亿元,涵盖生物医药、新能源、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等领域;6月,在栖霞山“四新”行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正大颐养等6个项目落地,投资总金额约145.5亿元;7月,栖霞赴深圳举办“融合共生
智见未来”人工智能推介会,十个优质人工智能项目现场签约落户;即将召开的“2020金洽会”上,栖霞将举办“数字经济紫东峰会”,其间又有一批重大项目将集中签约。
“2020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招商突破年’和‘招商服务年’,栖霞努力创新工作思路、优化营商环境,大抓优质项目引进,狠抓重大项目推进,全区招商工作实现新突破。”栖霞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7月,该区已完成实际利用内资216.3亿元,进度69.8%;完成签约项目投资总额1345.2亿元,进度69.5%;完成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46个,进度100.7%;招商项目信息数1057条,进度96.1%。
招商新突破的背后,是栖霞聚焦聚力,在工作机制、思路、方法上力求突破。今年以来,该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坚持一把手带头抓招商、创新“1+5”云招商模式、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成功实现招商引资“快增长”。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栖霞十分注重发挥民营园区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区共有恒生产业园、仙林智谷、麦腾纵贯仙林高创中心在内的民营园区31家。通过创新政企合作模式,发挥民营园区“机制活、信息广、专业强”的优势,结合主导产业共同引进优质项目;通过积极对接南大校友会,生物医药协会、知名咨询机构,利用区内高校优势学科、领军人物、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在第三方机构的协助下,栖霞引进了省科发、得康生物、阿博茨科技、丝路视觉华东总部等优质科技型企业160家,创业团队50家,其中亿元项目8个。
“我们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今年4月,在ABC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穿针引线之下,公司把总投资1.2亿元华东总部项目落户在栖霞高新区。”丝路视觉南京公司副总经理徐建喜告诉记者,华东总部将以数字创意为核心,开展数字营销、数字展厅建设、建筑可视化及艺术培训等服务,打造“文化+科技”的业务生态。ABC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是栖霞高新区与南京栖创科技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的创新创业载体。一年不到的时间,基地引进了50家企业,其中亿元项目5个、培育瞪羚企业1家。
“我们的优势是拥有市场化的灵活机制,拥有一支高效招商团队,多年深耕校友经济‘朋友圈’,能够充分整合省内外创新资源。”基地招商总监岳彩茂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