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称号,近日又入围全国第六届文明单位候选名单;一个社区医院,不仅是全国百强社区医院,还曾在央视“霸屏”5分多钟;一个科技园区,不仅获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更是全国唯一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特色的示范基地……
134.6平方公里的雨花台区,历经奋斗拼搏,已从昔日的郊区、半城半郊“蝶变”为如今的主城区。经济社会齐头并进发展,推动大美雨花“焕新颜”。
9月10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雨花台区专场。记者走进雨花台区的社区、医院、园区、企业,感受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雨花温度”“雨花速度”。
增进民生福祉,感受“稳稳的幸福”
“早上参加夕阳书院的阅读会,中午到银发餐厅享受美味,下午和大家商议活动方案,日子过得充实又幸福。”雨花街道翠竹园社区居民华乐明虽已74岁,但看上去精神矍铄、身体健朗,她的话,说出了众多老人的心声。
走进翠竹园社区,迎面一幅号召居民参与全民阅读活动的海报,显示出社区对居民精神生活的关注。社区所辖的玉兰山庄和翠竹园小区,共有居民3036户、8000多人。居民整体文化层次较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社区治理的诉求也相对较高,这些,促进了社区多年来不断强化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创新。
2013年,社区由党组织牵头,通过召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社会组织举行四方定期联席会议,7年来先后推进银发餐厅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环境升级、周边公交车站提档升级为港湾式站台等顺利开展,议题达350多件,解决了众多百姓的烦心事。
中午时分,记者在社区的银发餐厅看到,二三十位老人正在排队打饭,红烧肉圆、炒藕片、榨菜肉丝、花菜肉片、小菜秧汤……琳琅满目的菜品,两荤两素一汤一酸奶,只要12元。一位老大爷一边享受美食,一边笑着告诉记者:“12元一份,在外面到哪能吃到?这是社区给补贴,让我们享受的实惠。吃完嘴一抹就走,享福哦!”
“社区居民中,外籍和侨眷人口占了12%。社区以打造国际社区为契机,中外居民融合互动,共同建设开放包容、富有活力的社区家园。”社区党委负责人单亚丽说,“去年,我们参与组织的一场嘉年华,吸引了110多个‘老外’参加。”
社区倾心为民,换来居民“交心”。市第一医院的骨科医生王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几乎每天都要在居民群里解答邻居们的各种“疑难杂症”,在线问诊不厌其烦。今年被评为社区十佳志愿者时,他说:“邻里好,赛金宝,做一点奉献,应该的。”
补齐民生短板,体会“身边的便捷”
“1968年社区卫生院成立时,铁心桥只有1万多居民,现在,我们服务的居民已有11万多人。”10日下午,记者走进铁心桥社区医院时,院长吴胜利说,“今天,卫生院已经发展成了拥有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多个医护人员的全国百强社区医院。”
雨花台区长期以来缺少三甲医院,医疗卫生保障一直是短板。雨花下决心从自身挖潜,2017年,铁心桥街道办事处腾出办公楼,对社区医院“拱手相让”,并投资3000万元进行整修。
如今,铁心桥社区医院已成为当地居民就医的首选,去年医院门诊量超31.4万人次,住院患者近千人,超过80%的常见病都能在这里得到妥善诊疗。
记者在医院医学检验科看到,这里有最先进的CT机、DR机、全套的生化及肿瘤免疫等检测设备以及最新的胃镜检查机器,心脏和血管彩超等全部能做……铁心桥老居民陈巧生指着手上的缴费单告诉记者,“你看,主任医师的挂号费只要23元。家门口的医院,靠谱又方便。”
目前,铁心桥社区医院已有2万多居民签约了家庭医生,他们享受的“特殊服务”是,医院每天都会安排一名医生,专职接待自己的“签约病号”。正在接诊的副主任医师苏霆说:“我的签约居民我了解,一对一服务效果好,诊室里就有挂号缴费机,不用病号来回跑。”
铁心桥社区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2019年在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高标准通过“推荐标准”。
打造产业地标,争创“国字号品牌”
雨花台区下辖8街道(园区),常住人口约46.39万,素有金陵“南大门”之称,是连接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优越的地理位置,催生了雨花台区特色产业的蓬勃兴旺。历经近十载,雨花打造了产业品牌孵化地——中国(南京)软件谷,围绕全市“4+4+1”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全区正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走向“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
2017年,雨花台区获评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这是江苏省第二家也是南京市唯一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更是全国唯一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特色的示范基地。
多年来,雨花台区持续加强双创建设,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549家,高成长性上榜企业总数达54家,企业服务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入选全国双创百佳案例,今年,中国(南京)软件谷又入选为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10日下午,记者走进软件谷云密城。占地约138亩、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的云密城,采取“联合拿地、统一规划、联合建设、分割出让、统一配套、集中托管”的运作模式,以“信息安全”为主题,辅以科技、金融等高端业态,现已入驻企业超100家,年税收超2亿元。去年5月,云密城的建设运营模式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要求向全市推广。
“作为软件谷的企业,我们的发展离不开雨花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新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介绍,“公司主营ICT与IDC业务,涵盖大数据云平台运营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开发服务、数字视觉创意设计服务等。截至去年底,公司的市场估值超过10亿元,目前已启动创业板IPO工作,计划于明年底上市。”
“南京是中国首座软件名城,软件谷则是其中的核心区、标志区、示范区。软件谷目前已跻身国内千亿级软件园区三甲,去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800亿元,集聚了华为、中兴等涉软企业2900余家,软件从业人才近30万人。”软件谷管委会副主任黄敖齐介绍,“这些企业中,世界500强及世界软件百强企业等有15家,中国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共32家。今年底,软件谷软件业务收入将突破2100亿元。”
通讯员 徐美玲
南报融媒体记者 于洁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