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思想激荡,合作共进精彩上演。
9月16日下午,由南京市政府主办的“长三角科技合作交流洽谈会”在连云港市举行。
会上,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分享了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经验,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长三角科创圈建设构想,上海市嘉定区等推介了第三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浙江省相关部门分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浙江模式,与会创新人才、创业精英进行了项目路演,并与相关园区、载体和投资机构交流互动、合作洽谈。
种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产研院大学”建设正在推进
科技创新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推动科技成果顺利转化,我省种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江苏产研院院长刘庆介绍,近年来,通过不断扩大合作范围,研究院逐步建立起遍布全球的高端创新网,把科研触角向科技前端延伸,培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其中,引进“项目经理”组建研究所、孵化创业公司的运营模式效果显著,“技术订单”不断交付,领军人才团队不断加入。
据介绍,近期,省市相关部门和江苏产研院,又在积极推进“产研院大学”项目建设,努力办成一所与产业链创新链相适应、与企业需求相匹配、与南京未来优势相契合的产业创新型大学。“产研院大学”将以产业的需求为课题,以专业研究所和企业研发中心为平台,以研究所研究员和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为合作导师,与海内外大学实施人才的联合培养。
长三角“科创圈”建设构想发布,南京是重要一极、骨干节点
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孙斌发布了长三角科创圈建设构想。
据介绍,科创圈是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的主体形态,是区域内城市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增加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提升区域整体科技创新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
“科创圈是由区域内城市科技创新引发的经济极化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产生的科技创新资源在空间集聚与扩散的结果。”孙斌说,长三角科创圈的总体框架是,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为骨干节点,优化配置都市圈创新型城市资源,联合发展G60、G42、G25科创和产业创新走廊及生态经济走廊,共同推进“核级引领、圈层递进、点带联动”的长三角科创圈建设。
“科创圈”将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引领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创新高地,率先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高地,率先探索建立科技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推动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创新协同,统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在数字经济、生态经济领域的创新合作。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后推介了中国(南京)智谷园区载体,重点吸引和培育人工智能企业发展。
第三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11月18日—20日在上海举行
会上,上海市嘉定区科委主任陈蕴珠等对第三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进行了推介。
据介绍,第三届长三角科博会将于今年11月18日—20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安亭)举行。本届科博会的口号是“科技长三角,共享新未来”,年度关键词是“激活”,亮点是“激活城市朋友圈”,积极促进跨区域交流机会,让城市间合作的友谊历久弥新。
据悉,本届科博会将在3天的现场活动中,展示新兴产业的最前沿技术,包括氢能源、创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等汽车创新技术,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AR与VR技术及设备等先进制造技术,无线传输、通信应用、行业应用、融合应用等5G信息技术。
“长三角科技合作交流洽谈会”由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技局担任支持单位,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办。
南报融媒体特派记者 王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