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打稻谷表演
又是一个丰收节,又是一年丰收季。在这金秋九月,南京都市圈里又开始忙活起来,稻谷金黄,瓜果飘香。从农民们一张张喜悦的脸上不难看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宣城宣州
棋盘村持股“新三板”挂牌上市
秋意渐浓,当下已经进入猕猴桃的采摘季。9月19日,记者走进宣城市宣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的一片猕猴桃果园。一颗颗黄褐色、饱满的果实挂在枝头,棋盘村村民麻溜地换上老球鞋、套上袖套走进果园深处,采下一颗颗猕猴桃放进臂弯的塑料桶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片猕猴桃果园属于棋盘村委会牵头组建的安徽棋盘塔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以来,该公司坚持抗疫、生产两不误,新建稻虾基地2000余亩,稻虾基地总面积达到近万亩,火龙果、猕猴桃等水果采摘及休闲垂钓园500余亩。同时,组织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自动售米机进居民小区以及水果、龙虾熟食等外卖服务。该公司今年最大的“丰收”莫过于建成员工持股平台,在“新三板”正式挂牌,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唯一一家农村基层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国家政策资金,直接持资持股的挂牌上市公司。
这只是宣州区农业大丰收的一个缩影。为了引导带动城乡共庆丰收、共享喜悦,宣州区在9月20日—10月24日举办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丰收节活动,将开展农民丰收节庆典、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农民文艺汇演等10余项活动。
镇江句容
水稻“一种两收”增产增效
初秋的早晨,句容戴庄村村民张广才吃过早饭,来到田间察看水稻长势。其他地方的水稻已开镰收割,而他的400多亩越光水稻却还在抽穗扬花期,满眼碧绿。
张广才种的是越光有机“再生稻”,一年可收割2次。“再生稻”俗称“一种两收”,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第一季只收稻穗不割梗。头季收割后,利用头季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重新发棵、长穗、结实,到10月中旬再收割一次。
“8月中旬收割,亩产约五六百斤。”张广才算了笔账,以前种植一季的越光水稻每亩收获700斤,收益约4200元。而采用“再生”技术,越光水稻两季收获近1000斤/亩,效益约6000元。
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技术员任广明介绍,“再生稻”的扬花期在9月中旬,避开了高温,10月份谷粒灌浆结实期正值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大米质量及口感会更好。
有机水稻是句容戴庄村的一张名片。去年,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再生”技术试种了200亩有机水稻。今年是句容市研究水稻“再生”技术的第4年,合作社在以往栽种的经验基础上,有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2700亩,其中“再生稻”增加到800至1000亩,通过增加产量的方式降低价格,让更多人能吃上绿色健康的大米。
扬州宝应
“荷藕之乡”日采鲜藕30万斤
9月21日,扬州市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式在宝应县射阳湖镇荷园举行,“荷藕之乡”射阳湖镇3万亩荷塘也迎来了丰收的采摘季。
凌晨4点,天色刚蒙蒙亮,穿上皮衩,带上水枪、藕拖等挖藕装备,当地的淘藕工早早开始了一天的作业。眼观、脚踩、采摘,一节节鲜嫩的莲藕从淤泥中“淘”出。
“荷藕采摘从7月底开始,现在全镇的采摘面积已近万亩。中秋国庆来临,我们的莲藕需求大增。”射阳湖镇风车头荷藕专业营销合作社理事长王启海说,为保证市场供应,目前该合作社每天有近500名淘藕工作业,日采摘量近30万斤。
鲜藕上市,风车头荷藕专业营销合作社内人头攒动,这里是宝应县四大荷藕批发市场之一,每年的荷藕交易额达2亿元。
据了解,丰收节期间,宝应县将组织大闸蟹开捕节、荷藕芡实采收大赛等独具乡土韵味的节庆活动。
南报融媒体记者 毛琪 许见梅 杨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