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扫码关注“紫金山观察”
以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高成长性企业,是新经济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标志。
今天是南京企业家服务日,正逢星期日。昨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提前举行企业家“早餐会”,邀请独角兽、瞪羚和其他企业负责人共进早餐。
蒋有记牛肉粉丝汤、奇芳阁鸭油酥烧饼、芳婆卤蛋、桃源村桂花切糕、卫岗至淳鲜牛奶……大家围绕“培育高成长性企业、激发创新发展活力”主题餐叙,共话如何保持领跑的姿态,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独角兽”在南京生长情况如何?还有哪些成长的烦恼?南京如何进一步营造“水草丰茂”的环境?记者在早餐会前和会中进行了了解。
成群结队奔来——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第五、全球第九
2018年至2020年,我市在两年多时间里分4次公布了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榜单。截至最近一次公布,我市已有总计422家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其中,独角兽企业15家、培育独角兽企业95家、瞪羚企业312家。
最新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五、全球第九。南京已成为高成长性企业的重要孕育之地、绝佳栖息之所。
市发改委主任许明表示,目前,南京独角兽、瞪羚企业总体运营平稳。共有66家企业完成融资,融资总额超100亿元;一批企业发生股权变更,其中,独角兽1家、培育独角兽21家、瞪羚企业9家;传奇生物、万德斯环保、伟思医疗等3家企业完成上市,稻草熊影业、德纳化学也已提交上市申请。
以奔跑的姿态追梦,在奋进的路上前行。高成长性企业已经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先锋和核心力量,在新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推动经济增长上形成了强劲支撑。两年来,高成长性企业持续大量涌现,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了1.5倍、今年有望突破7000家,独角兽企业从2家跃升至15家,瞪羚企业从28家发展到312家,全市形成超万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南京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新经济成长上发挥了引领作用。高成长性企业创造新的需求、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对传统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进行全新改造。“四新”行动中,一大批高成长性企业借势发展,电子及光电设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经济产业领域都有高成长性企业的活跃身影,有力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业态升级。
——在科技创新上提供了动力源泉。高成长性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沃土,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一大批独角兽、瞪羚企业在南京落地成长,为城市集聚了更多的高端创新人才、产业项目和先进装备,成为创新名城的闪亮名片。
——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企业化危为机、奋力自救,千方百计恢复生产,紧急驰援抗疫一线,在物资供应、保供稳价、捐资捐物等方面积极作为、展现担当,在奋力夺取“双胜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长烦恼有解——企业诉求相关部门都将主动对接、研究解决
高成长企业,引人关注。但高成长,往往又会因为行业的领先性、技术的前瞻性、模式的创新性,遭遇现有政策供给、科技支撑、人才结构等多块“短板”,承受“高成长的烦恼”。
五星控股扎根南京,在宁直接投资了202家企业,总投资超153.5亿元。五星控股除培育汇通达、孩子王、好享家3只独角兽外,还有村鸟物流等培育独角兽、阿格拉等瞪羚企业,是南京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最多的平台。
集团董事长汪建国建议,进一步高度重视和支持本地总部企业发展壮大,适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产业基金和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独角兽俱乐部的支持,让俱乐部在南京高成长性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让高成长性企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格奥光电致力于打造国际国内光电行业一流品牌,公司员工平均年龄32岁。公司总经理崔王斌希望,政府协助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对接国内一些潜在客户,对接一些偏重于长线的投资基金,引入有一定经验的运作人才和团队,优化公司管理,提升公司实力。
瞪羚企业铨铨信息成立于2014年,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气象海洋领域和北斗应用的技术领先企业。公司董事长郭洪涛希望,参与南京智慧出行、自动驾驶等新一代城市交通场景示范项目建设,在项目中开展高精度气象应用场景示范,为自动驾驶解决各类天气下对视觉算法及硬件的干扰问题提供数据支持,也为我市在该产业领域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国投招商(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海、南京工大科技产业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鸿友,作为独角兽企业培育资金和载体服务方,也提出了意见建议。
江苏云快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田波、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等多家独角兽和瞪羚企业负责人也提了相关问题和诉求。
会场上企业家发言“抛问题”热烈,相关区和部门“接球”“抢球”也积极。锦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荆斌华提出,目前正在改造的秦淮区友谊河路产业园项目,将老旧破败的厂房提档升级,引进高端创新科技资源,打造对优质产业和企业充满吸引力的“秦淮硅巷公园”,但因为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存在缺少申报材料无法受理的困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现场与秦淮区“抢话筒”,表示“这是我们的事,我们一起协调解决”。
张敬华表示,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诉求,相关部门都将主动对接、研究解决。
据市工信局介绍,9月19日企业家早餐会,与会60多位企业家共反映问题92个,涉及36家责任单位。从解决进度上看,69个问题已得到解决和落实,11个问题正在有序推进,12个问题待具备条件或进一步创造条件后推进落实,问题解决率为75%。
8月份,这个解决率为69.8%。
成功路上助力——久久为功改善营商环境、做为企服务的“店小二”
高成长性企业,如何保持高速度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敬华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变化,从宏观环境、宏观形势中锚准定位、抢抓发展机遇;从良好基础、良好态势中增强信心、推动企业和城市共同发展。
“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还是靠苦练内功。希望以独角兽、瞪羚为代表的高成长性企业,能够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宝贵机遇期,巧用变量、锻造本领,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继续保持领跑姿态,在‘十四五’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
张敬华希望高成长性企业——
主动把握国家政策导向。积极把握产业政策。要密切关注国家和省市产业重点方向和最新政策,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产业分工调整。积极把握区域政策。要深化对“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同城化等区域发展的战略认识,把产业布局、要素投入与区域政策联系起来。积极参与创新名城建设。要强化自主创新。围绕自主可控,加大投入力度,舍得下本钱,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攻坚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加坚实的源头技术供给。要加快融合创新。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等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扩大创新朋友圈,加快建立创新共同体。
大力强化企业管理能力。高成长性企业,特别是独角兽、瞪羚企业,一般对于科技创新关注比较多,但在企业管理体系、组织领导、文化建设等“软实力”方面有所欠缺。要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灵活用好职业经理人制度,统筹股权激励等措施,加快提高企业运营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要增强稳健经营能力。加强财务、融资、市场、人力、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内控风险管控,特别是要确保企业资金链平稳,切实提升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
更好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要发挥稳就业主力军作用,积极为重点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特别是疫情背景下要更加注重稳产稳岗、关爱员工。带头弘扬创新精神。要在全社会带头弘扬创新创业创造的精神,敢于追求卓越、力争最优,不断出精品、立标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要增强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争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放大自身价值,铸就良好的社会口碑。
张敬华表示,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做为企业服务的“店小二”,在“十四五”期间打造更高质量的政策供给体系、更高标准的要素保障体系、更高效能的企业服务体系,久久为功打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确保持续走在全国最前列。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