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汇聚百万职工力量建功南京高质量发展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从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投身创新名城建设、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促进个人职业发展,到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帮职工维权,在南京广大职工身边,工会组织是自己奋斗成长的推动者,也是贴心服务的“娘家人”。

“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当好主力军、建功新时代”。市工会十六大以来的5年,是“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全面推进的5年,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智慧。到2019年底,南京已建成工会组织1.4万个,覆盖工会会员216.9万人。全市工会组织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团结全市职工,为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汇聚磅礴力量,书写了新时代南京工会的精彩篇章。

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引领职工参与创新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电缆运维一班班长吕立翔,是南京第三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立功竞赛中的创新先进个人。他带领团队发明了一种电缆终端特别装置,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更换电缆支柱绝缘子,保障居民群众和企业单位稳定用电。他带领运维团队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成功研发并投运国内首个电缆线路精益化管理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电缆专业的流程化、标准化、精益化和智能化管理。

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南京顺应发展大势、立足实际,在3年前确立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发展目标。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全局性工程不仅需要科研人员、企业家的重大科技创新,也需要广大一线职工的岗位创新、协同创新。为了充分激发职工创新创造热情,市总工会开展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立功竞赛活动,各级工会组织发动,职工群众踊跃参加。

过去5年,市总工会每年都会评选职工十大创新成果,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入选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5项、十大先进操作法3项、十大发明专利1项,赢得2项“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

市总工会还充分发挥劳模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5年来建成14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107个职工创新工作室。

南钢有一个张欢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些年张欢带领工作室团队追随世界轧钢智能化技术升级换代的步伐,在自动化领域改革创新,先后完成减定径机组三大电气系统的技术改造,加热炉二级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制和优化,创造了国内首次自行更换进口吐丝机设备的先例。他们以行业最新纪录完成的“大盘卷”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技术壁垒,铸上中国创造的烙印。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让每个工人都有出彩机会

最近,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钣金工吴斌正在忙着申报个人革新项目,通过技术部门和专家评审后,革新项目也将作为其个人等级晋升的依据。据了解,作为我市产业工人队伍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浦镇公司建立的全员职业生涯发展机制已成为全市改革一项重要实践,通过这一机制,每个工人都将拥有自己的“晋升通道”。

去年年初,我省启动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工作。今年年初,江苏被确定为全国2个全面改革试点省份之一。紧接着,南京被列入全省改革试点城市。市总工会是改革的牵头单位,分2批在11家试点单位探索经验,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

“一次技能比赛,既让我提升了技能,也让我从中级工变成了技师。”金城集团电工赵俊今年26岁,去年参加了全市电工技能大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从中级工晋升为技师。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为了鼓励更多工人积极提升技能水平,市总工会畅通职工技能提升绿色通道,过去5年共组织65.2万名职工参加1.8万场职业(行业)技能竞赛,3.66万人通过竞赛晋升技能等级。

市总工会还将传统劳动竞赛融入了新发展理念,组织职工先后开展“建功十三五、建设新南京”“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劳动竞赛,在城市重大战略中主动作为,在过江通道建设、长江大桥维修等重大工程中攻坚克难,在产业转型、技术改造等重点项目中激发干劲,累计参赛单位2.56万家、职工117.48万人次,覆盖70个市级重点工程。

“职工书屋”也是职工成长成才的空间。在市总工会的推动下,南京已建成1000多个“职工书屋”,过去5年全国、省、市“职工书屋示范点”分别新增24个、46个和308个。

服务职工群众,当好贴心“娘家人”

国庆假期即将到来,这几天,溧水区泽沙农庄的老板刘贤金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长假做准备,“我们准备了一些磨豆浆、抓螃蟹、捉泥鳅的娱乐项目,客人们到时候过来,除了吃农家菜,还可以体验农活趣事。”

刘贤金是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的小额贷款户之一。5年来,市总工会共发放创业小额贷款2322笔、2.69亿元,今年以来,已为500多名创业者发放2500万元贷款资金。面对疫情,市总工会2月份就出台应对方案,原还款期在2020年的贷款户因疫情影响,还款有困难的,可以申请一次展期,期限一年。与此同时,市总工会的创业导师还积极为困难贷款企业上门服务,帮助寻找对策。

除了创业服务,市总工会还以农民工、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完善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一站式服务平台,今年主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找准新形势下劳动就业难点,提高工会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在困难职工的帮扶方面,市总工会围绕全市脱贫攻坚大局,实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计划,开展“健康行”“一线行”“志愿助教行”“阳光行”等活动,唱响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歌”,5年累计慰问困难职工1.3万人次,发放帮扶款物价值3065万元。目前,南京有76万人加入市职工互助互济会各种互助保障项目,参加互助保障的职工每年只需交10元到几百元,如果患上大病或遭遇意外,就可得到几千元到10万元的援助,大大缓解了职工的经济压力,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二医保”。

南报融媒体记者 许琴 通讯员 工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