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新”赛道加速跑,“大美六合”谱新篇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9月28日,六合“四新”行动结硕果,新产业“百亿级”项目——盟固利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将在龙袍新城产业片区开工,助力新能源“产业地标”再拔高。该项目只是六合今年新引进的7个“百亿级”项目其中的一个。今年以来,六合已签约新能源动力电池、工业储能电池、新一代信息技术、国际电力公司中国区总部、科创产业园、医疗设备研发、数字科技文化产业城等7个“百亿级”主导产业项目,这是六合发力“四新”行动的重要“战果”。

4月11日,我市举行“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动员发布会”,启动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个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有部署,六合见行动。时隔仅4天,4月15日,六合区委区政府就印发了《贯彻落实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四新”行动计划六合区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四新”行动“六合方案”。

吹响“集结号”,开启新征程。六合成立“四新”行动指挥部,下设四个专项推进办公室,进行实体化运作、挂图式作战,聚力实体经济主攻方向,扎实推进181个“四新”项目。在“四新”赛道加速疾驰,“大美六合”正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重点项目全部开工

新基建快速突破

3月8日,六合区2020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华君年产10GW光伏组件项目现场举行。作为六合区列入市新基建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项目,华君项目用地约667亩,分两期实施,一期用地341亩,建设年产5GW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该项目光伏产品组装技术居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兼容167mm电池片及以下尺寸、多栅组件(5-12栅)、半片等光伏组件生产要求,出产的光伏组件具有能耗低、发电效率高等优点。项目建成投产后5年内,将实现年销售收入90亿元,年均税收2亿元,整个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GW高效组件的生产能力,并成为光伏行业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

据悉,除了华君,六合区列入市新基建行动计划中的项目还有中南、国厦、特瑞、六合科创园等4个。截至目前,这些新基建项目已全部开工,1-9月份预计完成投资占年计划的88%。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国厦特种机器人产业园项目主要针对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等相关企业入驻,并且通过产业引领、技术支撑、资金投入、市场支持、场所提供等方式引入企业,实现创新成果聚集、人才聚集、资金聚集、项目产品聚集、制造聚集。在项目投入运营后,能够直接间接带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发展,促进多产业的规模化提升,形成集聚效应;中南智谷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总部大楼、附属厂房及相应配套设施,形成以智能制造业为核心的高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数控机床、精密仪器、电子信息、众创空间、总部办公等产业,打造南京江北新区首席产城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及国内一流的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5G作为新基建的“排头兵”,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六合区深谙其中之道。同时,围绕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六合排定实施新基建及关联产业、重大载体项目20个,总投资约399.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约33.7亿元。截至目前,20个新基建项目(列入区重点项目16个)已全部开工,1-9月份预计完成投资30.5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90.5%,为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

工业经济加速崛起

新产业“链式”发展

4月28日,六合区召开“四新”产业招商发布会暨重点项目签约发照仪式,3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发照。现场,新能源动力电池、工业储能电池等百亿级项目签约“落子”六合。

据介绍,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方专注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开发和运营,旗下30余家企业涵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这与六合区重点打造的地标产业——新能源产业定位不谋而合。依托先进制造业基础,六合先后引进了国轩、建康等一批优质项目,形成了以国轩电池为代表的新型锂电池生产企业、建康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利德东方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快构建“材料制造—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充换电设备制造—零部件制造”新能源全产业链条,一个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经过多番沟通互访,我们感受到六合不仅有优越的交通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还有服务细致的营商环境。”项目投资方负责人最终选择六合。同时,其总部研究院也将“落户”六合,聚焦电池电化学仿真及热仿真研究、固态锂电池及其材料进行研究与开发。“我们将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高品质落实各个项目,助力六合新能源产业地标崛起,共同推进中国新能源产业创新。”该负责人说。

六合把工业崛起作为强区之本,把实体经济作为核心抓手,聚焦新产业,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以赴做强工业支撑。截至目前,新能源动力电池、工业储能电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百亿级”项目签约落户,在“招商突破年”中跑出“六合速度”。

招商引资加大力度,在手项目有序推进。六合共有18个新产业重点项目,其中2020年计划实施项目14个,均已开工建设。南京车创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项目和南京协合大健康产业园一期2个项目列入市新产业核心库,1-9月份预计完成当年投资95%。

凝心聚力加大项目建设,也需多措并举强化企业服务。1-8月份,六合已累计为辖区内企业争取省、市、区工业专项资金8351.73万元,其中市级以上工业扶持资金4421.8万元,区级工业扶持资金3929.93万元;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规范“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推进审批服务化便民化,累计为66家企业办理网上备案,创新构建“111”法治服务体系,在“企业服务年”中展现“六合温度”。

彰显六合地域特色

新消费“回补”市场

8月31日,历时两个多月的2020年六合池杉湖荷花文化旅游节落下帷幕。本届荷花文化旅游节期间,荷花精品展览利用设计精巧的园艺造型,以万盆盆栽荷花、30个景观小品以及切花、插花等形式,展出1200种国内精品荷花,搭配睡莲、碗莲、多种水生植物以及夏季草本花卉,充分展示出荷花的花、姿、色、韵,200多种全、新、奇、优、精的国际精品睡莲同步亮相,共呈夏日荷花视觉盛宴。据不完全统计,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池杉湖共接待游客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万。其中,住宿的总人数达2000人,实现住宿收入44万元。

乡村旅游引来游人不断,都市消费吸引大家“剁手”。4月30日,一场以“畅享5G消费,引领智慧生活;促进夜间经济,激发市场活力”为主题的5G电子产品展销会,在六合区金宁广场举行。六合区最大的线上贸易零售企业南京驰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六合分公司、中国移动六合分公司、中国联通六合分公司、江苏中信通大数据公司以及华为、苹果、OPPO、小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电子产品厂商专柜,均参加展销并配套出台多重惠民好礼,点燃了人们的购物热情。

新消费,好戏连台。6月26日-27日,六合区商务局牵头指导区限上贸易单位南京古棠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南京林大汽车有限公司,在龙湖天街外广场联合举办“智能科技

驾享升级暨六合区第一届智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展销会”。各参展单位积极推出优惠活动——以置换购车最高享受1万元补贴、分期贷款购车贴息或0利息、活动期间购车享受千元政策补贴等形式,并以“多重好礼”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优惠和补贴。两天展会时间里,共接待1000多名顾客,有效客户近200人,共成交89台汽车,成交金额近千万元。

六合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消费行动自4月份实施以来,按照“区培育新消费工作方案”,突出六合地域特色,应用网红、直播、打卡等新模式,目前已开展16类105场次活动。其中,市重点挂牌推进的活动项目3个(5G手机电子产品展、家庭汽车消费日、“茉莉六合”秋冬季农副产品展),均已按计划推进。区新城(欢乐港、龙湖天街)、长江路、时代广场三个夜间经济集聚区6月份相继开放。在南京市“销售竞赛月”活动中,六合区获得“最具增长力汽车销售店”和“图书消费创新业态奖”两个奖项。

一场场特色活动,激发消费潜力。据统计,1-8月份,六合区社零总额增幅全市排名第4;限上社零增幅9.2%,全市排名第4。销售额增幅7.4%,全市排名第3(限上批发销售额增幅全市排名第3;限上餐饮营业额增幅全市排名第3)。

描绘宜居宜业图景

新都市提优品质

城市扩建过程中,六合新城将滁河原有大堤后退10-60米,形成一个300多亩的湿地公园,打造城市“绿肺”,这就是周边百姓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果老滩公园。如今,行走在果老滩公园,冶山铁矿窄铁轨、老轧花厂水塔、张果老传说、灵岩山和滁河等文化元素随处可见,移步易景。

在果老滩公园不远处,招兵河右岸的机场安置房拔地而起;六合经济开发区时代大道以东,七里五期安置房排开约2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特大型工程。新都市建设中,六合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广大市民打造高品质生活,让城市充满温暖、人才安居乐业。按计划,今年六合将加快推进扬平公司西侧、七里花园五期、沿河花园二期等重点保障房建设项目,新开工保障房32万平方米、竣工25万平方米。

据悉,4月以来,六合着力在提品质、添活力、补短板、强功能四个方面书写发高质量发展新都市建设新篇。截至目前,19个市级新都市项目已全部开工,143个区级新都市项目已开工132个,这背后是六合广大城乡建设者们的“不歇脚”——

专班推进,“新都市”行动计划推进办与城市精细化推进办合署办公,实体化运作。对新都市各项任务落实清单化管理、精细化组织、精准化调度、常态化督办推进机制,以强大的组织保障,快速的协调响应,助推项目有效落地,以精心精致精细的工作方法,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充分认识六合在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上的重要板块意义,一案一推,稳扎稳进,全力保障滁河近期治理完善工程六合段、绕越高速新篁互通连接线工程等19个市级新都市项目全面开工。其中,由六合区牵头纳入市平台进程监测的3个项目投资进度93%,实现了既定序时进度目标。

自加压力,一体化统筹推进市级、区级项目,补齐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打造宜居宜业新空间。截至目前,区级新都市项目投资超八成。全区143个新都市建设任务,总投资72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3.6亿元,目前已开工132个;完成年度投资107.9亿元。龙津桥改建、滁河左岸环境综合整治等28个项目已完工。作为南京的“北大门”,六合正蝶变成为宜居宜业宜游新高地。

本版撰稿 孙敬清 崔凡

本版图片由六合区委宣传部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